APP下载

布比卡因药物体积对犬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9-11-11熊晨昱成安慰汤小朋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布比卡因硬膜外

熊晨昱,周 意,成安慰,汤小朋,4

(1.美联众合动物医院,北京朝阳100101;2.芭比堂动物医院望京分院,北京朝阳100101;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北京海淀100193;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硬膜外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硬膜外腔,给动物提供有效的局部麻醉与镇痛效果[1]。布比卡因是硬膜外麻醉中最常用的局部麻醉药,药效是利多卡因的4倍。药物起效较慢,通常为20~30 min,持续时间长,通常可持续2~10 h。在兽医临床常用的浓度为0.5%。药物体积增加,药物在硬膜外腔内移行的长度增加[2-3]。目前国内兽医临床实施硬膜外麻醉技术的方法通常为盲扎,成功率不高,鲜见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实施硬膜外麻醉[1]。因此试验旨在评估不同体积布比卡因用于犬硬膜外麻醉的体积效应,探究合适的药物体积,指导临床用药,并探究不同方法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改善该技术的成功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试验分为6组,ASA I-II级实验犬6只,雌雄各半,体重7.45±1.48 kg,年龄1~6岁。同一条件下饲养1周后进行试验,每只犬试验后间隔7 d后进行下一轮试验。

1.2 设备与药品 Patient Animal监护仪(Votem,Korea,Zip.200-944)。Wagner压力计(Force ten fdx digital force gage):WAGNER INSTRUMENTS,USA。0.5%盐酸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25mg,批号:74151105。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0.1 g,批号:11711231。盐酸阿替美唑注射液:芬兰Orion 制药厂 Espoo 生产厂,规格:10 mL/50 mg(2011)外兽药证字45号。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芬兰Orion 制药厂 Espoo 生产厂,规格:10 mL/5 mg(2011)外兽药证字45号。神经刺激器(Stimuplex HNS 12):B.Braun Melsungen AG,Germany。)

1.3 试验步骤 试验前,记录动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双后肢可承受压力,作为基础值。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3 μg/kg,15 min后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至实验犬意识消失,犬俯卧保定。盲扎A(BL-A)、B(BL-B)、C(BL-C)组分别使用:0.5%布比卡因0.1 mL/kg·bw、0.2 mL/kg·bw、0.4 mL/kg·bw;通过解剖定位,确定脊髓穿刺针位于硬膜外腔后缓慢推注相应体积布比卡因。神经刺激器A(S-A)、B(S-B)、C(S-C)组分别使用:0.5%布比卡因0.1 mL/kg·bw、0.2 mL/kg·bw、0.4 mL/kg·bw;利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确定硬膜外腔后,缓慢推注相应体积布比卡因。注射完药物后,在t0(0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25 min),t6(30 min),t7(45 min),t8(60 min),t9(90 min),t10(120 min)时间点分别监测各项指标。记录起效时间,犬后肢恢复运动时间。120 min之后每隔1 h进行上述各项指标监测,直至动物完全恢复。

犬完全恢复后,间隔24 h,静脉缓慢给予丙泊酚至实验犬意识消失,使用各组相同操作方法,缓慢注入等同布比卡因体积的碘海醇。保持布比卡因与碘海醇的给药时间一致。碘海醇给药结束后进行腰荐椎侧位X线片拍摄,记录硬膜外腔分布(Epidural distribution,ED)值。

1.4 监测指标 用听诊器监测动物心率、呼吸频率。利用监护仪进行血压监测,将监护仪的专用血压袖带系于犬左前肢腕关节以上肘关节以下进行测量。用温度计测量动物肛温。利用压力计按压后肢趾部,犬出现反应后撤除压力计,记录后肢可承受压力值。用止血钳钳夹脊柱两侧皮肤,观察犬有无反应,记录无反应的区域长度,并进行感觉阻滞(SB值)评分。观察后肢运动阻滞(MB值)情况并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5]。ED值测量通过计算X线片造影剂移行距离与脊椎相对位置来确定,若脊椎有一半未被造影剂覆盖则不被记录。若硬膜外麻醉时间持续大于2 h,则视为操作成功。

表1 评分标准[5]

1.5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7.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连续变量进行一维方差分析,试验结果以平均数± 标准差表示,对等级变量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图表均使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绘制。

2 试验结果

2.1 各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的比较 分别将BL三组、S组三组组内及组间进行对比,发现各组组内与组间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体温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BL组与S组同一剂量各组数据的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2.2 各组硬膜外麻醉持续时间的比较 使用同种方法时,A组硬膜外麻醉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组和C组,两种方法的组间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但是B组和C组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剂量不同方法的A、B、C三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 各组SB值的比较 各组SB值见表2,BL组与S组的A、B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使用不同方法时A组SB值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不同方法同种剂量对比时,BL-A组与S-A、BL-B组与S-B组组无显著差异(P>0.05),BL-C组显著低于S-C组(P<0.05)。

表2 各组硬膜外麻醉持续时间和SB值 (n=36)

2.4 不同体积药物ED值的比较 不同剂量组的ED值见表3,注入0.1 mL/kg·bw(A组)时,碘海醇可移行至第5腰椎至第6腰椎,小于0.2 mL/kg·bw(B组)(第11胸椎至第12胸椎)和0.4 mL/kg·bw组(第2胸椎和第3胸椎),组间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0.2 mL/kg·bw(B组)小于0.4 mL/kg·bw(C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

表3 各组ED值结果 (n=36)

2.5 各组后肢趾部可承受压力的比较 各组在布比卡因给药后后肢趾部可承受压力均显著上升,见图1。BL-A组与S-A组在给药后15~20 min达到最大值,维持在6~10 kg左右,约1 h后逐渐下降,2 h后恢复正常。BL-B组与S-B组在20~25 min达到最大值,维持在10~12 kg之间,约1 h后逐渐下降,7 h后恢复正常。BL-C组与S-C组在5~15 min达到最大值,维持在14~18 kg之间,约2 h后逐渐下降,7 h后恢复正常。

2.6 各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比较 同种方法不同剂量组(见表4),A、B、C三组两两对比,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组间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剂量升高阻滞程度升高。

2.7 BL组与S组成功率比较 本次试验中BL组一共进行28次硬膜外麻醉操作,成功率为64.29%(18/28),S组一共进行22次硬膜外麻醉操作,成功率为81.81%(18/2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图1 各组不同时间点后肢压力值结果

表4 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评分 (n=36)

3 分析与讨论

3.1 不同体积布比卡因对SB值和ED值的影响 皮片感觉阻滞的区域与药物体积有很大的关系[6],且药物在硬膜外腔移行的距离与皮片感觉阻滞程度具有相关性[7-8]。Won-gyun Son等人发现在试验中ED与SB相差较大,相关性显著[9]。本试验SB值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BL组3种剂量下SB值由低到高分别为1.67±1.37、2.5±0.55、4.67±2.94。S组3种剂量下SB值由低到高分别为0.67±1.15、2.83±1.47、7.8±4.66,不同剂量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本次结果与Won-gyun Son等人试验结果相符,说明相同剂量下ED值明显高于SB值。Freire等人[10]对不同体积 0.25% 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SB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0.2 mL/kg·bw、0.4 mL/kg·bw的布比卡因分别能够到达第3腰椎、第9胸椎水平。本次试验的不同剂量组ED值由低到高分别为2.83±0.75、9.67±2.66、17.17±2.14。注入0.1 mL/kg·bw碘海醇可移行至第5腰椎至第6腰椎,小于0.2 mL/kg·bw组(第11胸椎至第12胸椎)和0.4 mL/kg·bw组(第2胸椎和第3胸椎),组间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ED值试验结果大于Freire等人的试验,文献表明除药物体积之外,推药时间、单位面积压力、药物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ED值结果,影响因素和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不同体积布比卡因对后肢趾部可承受压力、感觉阻滞的影响 William J.Tranquilli的文献中提到药物体积是影响局部麻醉药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硬膜外麻醉注射的体积为0.14~0.22 mL/kg·bw之间,在硬膜外腔分布的长度不同。使用0.22 mL/kg·bw 0.5%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有80%的犬均可以达到腰部(第12胸椎至第1腰椎),而0.14 mL/kg·bw~0.15 mL/kg·bw的0.5%布比卡因只能提供30%~70%的犬腰部感觉阻滞效果[11]。本次试验中,使用0.1 mL/kg· bw 0.5%布比卡因时腰荐部和后背侧肋骨周围未出现感觉阻滞,而后肢趾部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良好。6组试验组中,布比卡因给药后,后肢趾部可承受压力迅速上升,组内差异极显著,不同剂量组进行两两对比,组间差异极显著。由结果可知,随着剂量升高,感觉阻滞的程度明显升高,镇痛持续时间也明显升高,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和镇痛程度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与前人试验相符。

3.3 不同体积布比卡因对后肢运动阻滞的影响 Feldman等人研究表明,使用0.75%布比卡因0.14 mg/kg·bw进行硬膜外麻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约160 min[12]。本试验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160 min。在本试验中,6组在布比卡因给药5 min 后运动阻滞评分均大幅度下降。BL-A组与S-A组约在4~6 h恢复至3分。BL-B与S-B组约在7 h恢复至3分。BL-C组与S-C组约在布比卡因给药后8 h恢复至3分。结果表明局部麻醉药对于运动阻滞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增加,运动阻滞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推测本次实验所用体积大于Feldman等人试验,增加药物体积能够一定程度延长运动阻滞持续时间[11]。

3.4 不同方法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成功率的影响 Fernando L和Garcia-Pereira评估了盲扎法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法的成功率,结果显示,盲扎法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9%和83%[13]。本试验中BL组一共进行28次硬膜外麻醉操作,使用盲扎法定位,成功率为64.29%(18/28),S组一共进行22次硬膜外麻醉操作,成功率为81.8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可能与试验样本量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相关。

4 小结

本试验发现,使用0.5%布比卡因进行犬硬膜外麻醉产生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和阻滞程度随药物体积增加(0.1 mL/kg·bw、0.2 mL/kg·bw、0.4 mL/kg·bw)而增加。使用不同体积(0.1 mL/kg·bw、0.2 mL/kg·bw、0.4 mL/kg·bw)0.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无显著影响。本次试验中盲扎与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对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无显著影响。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操作者对于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持续时间的不同需求合理的调整布比卡因的体积,通过多次实践,可以提高硬膜外麻醉盲扎操作的成功率。对于经验不足的麻醉师,建议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进行硬膜外麻醉,提高成功率。

猜你喜欢

布比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腹直肌鞘联合腹横筋膜平面神经阻滞对脾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研究现状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