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电影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9-11-11吴玉霞

新疆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疆一带一带一路

□ 吴玉霞

文化交往是“一带一路”进行“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为新疆电影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展示平台。但在这良好的机遇中也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如在选好故事和讲好故事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疆电影只有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迎接挑战,才能使新疆电影走向世界,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明确将“文化交往”作为“民心相通”重点,开展合作,进而使之成为加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途径。文化交往成为“一带一路”中重要的合作项目,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式被列入“一带一路”整体构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良机。

一、“一带一路”为新疆电影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国家为新疆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与扶持,促进新疆电影更好地发展

每一个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都需要“代时代立言、发时代之声”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展示(记录)时代的变化,抒发人民的心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各方面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领域需要有一批敏锐把握这些变化的文艺作品来展示这些变化,需要形式多样的“中国故事”来展现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这既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文艺发展的使命。新疆电影是中国电影百花园中的奇葩,它的发展,顺应了“一带一路”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国家政府部门会对新疆电影的发展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扶持,促使新疆电影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从新疆电影的发展史看,国家一直在支持新疆电影的发展。自1955年第一部新疆电影《哈森与加米拉》创作完成,截止2019年《远去的牧歌》与《昆仑兄弟》的放映,新疆共创作了近200部电影,有些影片诸如《不当演员的姑娘》《买买提外传》《西部舞狂》《良心》《真心》《会唱歌的土豆》《风雪狼道》《望山》《大河》《真爱》《梦开始的地方》《远去的牧歌》等,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影视领域著名的“天山现象”。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是国家文化部门长期对新疆电影创作高度重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国家支持新疆电影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坚定了国家文化部门持续不断地扶持和帮助新疆电影发展决心。如1979年派遣谢飞、郑洞天等著名艺术家帮助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向导》,既帮助新疆推出了优秀的影片,又帮助培养了新疆电影人。国家广电局多批次大批培养新疆电影人,如2009年,北京电影学院为新疆培养了28名包括编、导、摄、录、表等电影人才,成为新疆电影发展的后备军。最突出的就是在全国所有影视制作机构转企的情况下,只有天山电影制片厂在2002年转为全额事业单位,国家全额拨款支持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这为新疆电影人创作解除了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电影的发展。此外,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多部电影都得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广电局资金支持,激励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出高品质的优秀影片。促进新疆电影事业的发展,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目前已成为国内拍摄民族题材影片的领军者。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家必将会给予新疆影视方面更大力度的扶持和支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会使更多影视从业者来新疆进行投资拍摄,使更多的人关注新疆影视业,这对于新疆电影赢得更多的观众提供了可能,也必将促进新疆电影的发展。

(二)为新疆电影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集之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为新疆电影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疆电影经过近70年的发展,100多部电影的问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为新疆电影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广春兰、高峰、高黄刚、董玲、周军、严高山、杨国华等,这些电影人是新疆电影创作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新疆众多的优秀作品即是他们创作出来的。当然从全国电影市场看,他们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由于多种原因,新疆电影在国内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还十分有限,新疆电影需要有更大的作为,产生更大的影响。“一带一路”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文化交流更加多样化,交流渠道、交流方式也更加全面,新疆电影创作要努力抓住这个机遇,利用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新疆电影创作自身的有利条件、巧妙运用电影影像传播的优势,形象生动地讲好新疆各族人民的故事,力求积极主动地获得国际主流文化的接受和认可,争取在国际文化领域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和更多发展空间,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争取更多的艺术资源,赢得更好的发展。

机遇常常与挑战是并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电影的发展亦是如此。“一带一路”给新疆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创造了更好的机遇,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机遇,促使新疆电影更好地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电影《真爱》剧照

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本土电影所面临的挑战

(一)“选好故事”方面的挑战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电影海报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文化合作交流日益广泛的情况下,大量中亚、西亚地区影视作品从不同渠道流入,境内外敌对势力借由文化交流合作对新疆进行分化和颠覆活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新疆电影的发展要特别警惕,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新疆电影不仅仅要给广大观众提供“好看”的故事,而且承担着为新疆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进行宣传的任务,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选择新疆的“好故事”就尤为重要。这个“好”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有社会现实意义,要能够为新疆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服务。所以新疆电影的内容,应该关注现实题材。要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宣传方面把好关,要具有抵制分裂思想的内容,要积极对新疆的形势进行正面宣传,通过影像将新疆人民当前的幸福生活、当前发生的伟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这就要求新疆电影人要深入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刻领会党和国家、自治区党委治疆方略精神,在文化宣传的阵地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发声亮剑。近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梦开始的地方》《真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远去的牧歌》《昆仑兄弟》等影片,就巧妙地实现了意识形态形象化呈现,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影片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新疆电影还应该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和发展潜能。“好故事”另一层含义就是故事要“好看”,要具有吸引观众的艺术内涵。电影艺术不仅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还要有审美娱乐功能,“不好看”的电影是难以吸引观众,也很难发挥出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电影创作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配合时代的需要、挖掘具有现实意义的“好故事”,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多彩逼真的影像展示新疆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抒写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真情实感。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时刻关注国家发展的脉搏,在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情感之时,充分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国家意志,既要努力寻求新疆观众的情感共鸣点,又要善于把握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的审美期待,力求有效实现全球化传播。新疆电影创作在建立一种多民族、多元化、现代化的视觉传播系统的同时,要把故事中的国家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价值融合在新疆电影中。要重视支撑整个电影的好故事与思想。文以载道,电影创作也一样。一方面是国家精神对于整个故事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价值。电影创作者对故事中的人文思考要具有全球化的前瞻性眼光。也许有人会认为新疆电影要想达到这样的高度,赢得全球性的关注可能性不大,也许他们夸大了新疆电影创作中的挑战性因素,忽略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给新疆电影所提供的良好机遇,这样的想法无疑是缺少应对挑战的勇气的。伊朗电影的全球化影响力,对新疆电影有借鉴作用。新疆电影人必须迎难而上应对挑战。

(二)、“讲好故事”的挑战

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独有的民族风情、一体多元的文化,都为选好故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具备电影国际化的可能性。但是在新疆电影70年的创作历程中,新疆电影虽然屡获大奖,但是真正走进观众心中的影片并不多。很多观众在谈起新疆电影时,首先想到的是广春兰的电影,对于其他新疆电影,所知甚少。这是新疆电影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有人认为,艺术不应该太政治化,新疆电影中政治宣传元素任务比重过大,所以不好看。持这种观点是偏激的。纵观中外电影史,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都不可能脱离国家意识形态。美国好莱坞电影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成为美国重要的文化产业,不仅为美国挣得大量财富,而且电影巧妙地实现了美国价值输出,只是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传播美国价值观,对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输出时,它们更会讲故事,所以它们有效地实现了他们文化输出的目标。所以说,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新疆电影不好看的原因,只是某些别有用心者的蛊惑。新疆电影必须为新疆的和谐稳定服务,必须承担宣传国家、自治区大政方针的使命,这是毋庸置疑的。电影是艺术,新疆电影不仅要“选好故事”,而且要“讲好故事”,这就为新疆电影艺术品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挑战。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国内很多优秀电影实现了政治宣传与市场的统一的。如《战狼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影片,都是积极反映中国现实以及人民精神情感的优秀佳作,这些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大的突破,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些影片的出现,充分说明中国电影是可以兼顾意识形态宣传与艺术化的表现相统一的。新疆电影也应该走这条路。新疆电影70年,电影人经过了一系列的摸爬滚打,电影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全国乃至世界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电影原创力不足,掣肘着新疆电影创作。另外,新疆比较偏远,拍摄设备局限,这也给新疆电影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虽然国家出台对影视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应该能吸引内地电影人将目光投向新疆,投资拍摄新疆题材的影片。但新疆电影不能依赖内地,事实也是如此。一些大制作、大投资、大品牌的影视作品,如《小女花不弃》《再见阿拉斯加》《我的早更女友》《爱情开关》《帝凰业》《精诚的心》等,除了《精诚的心》在新疆采景拍摄,其他影视作品基本都是在内地拍摄,他们不用新疆电影人,不拍摄新疆题材电影,实质上对新疆电影的创作没有多少帮助。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新疆电影要想真正发展,如果不从内部突破,仅仅依靠国家提供的扶持、帮助,是无法发展壮大新疆电影的。所以,新疆电影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必须激发真正“讲好故事”内驱力,提升原创力,寻找新的途径,努力创作出独具审美意趣的影片。这就需要新疆电影人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在电影创作全过程,创新新疆电影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讲故事的能力,让新疆电影真正“显人性”、“动人情”,吸引广大观众,实现新疆电影有效传播和社会影响。由此可见,提高新疆电影艺术品格,艺术化地讲好新疆故事是摆在新疆电影人面前一个无限风光的险峰,只要新疆电影人敢于攀登,就一定能够登顶。

《远去的牧歌》电影海报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中国电影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新疆电影要想真正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就需要新疆电影人正视现实,既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同时又必须要能够客服困难,迎接挑战。鼓起勇气,抓住机遇。乘着“一带一路”这股东风,深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敏感地把握住在新时代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人新貌,深度挖掘新疆丰富的文化精髓,通过声音画面真切感人地展现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在巧妙地展示国家形象的同时,反映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理情感、精神风貌,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佳作,使新疆电影在“一带一路”互相交流合作中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一带一路”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合作,新疆电影人要利用好这次机遇,要有全球化眼光和独特的思路,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新疆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壮美的自然风光,以敏锐的艺术感觉、真挚的情感,深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中,选好故事,将国家精神与这些故事相互融合,通过新颖独特的艺术表达使新疆电影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新疆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