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薪火代代传
2019-11-09左了
左了
历史上,由于白族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文字,白族的民族历史、社会知识、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都是依靠大量的大本曲来进行记录与传承。大本曲演唱技艺高超的老师在白族村寨拥有一种很高的地位,他们是民间传统技艺的继承者、传播者与缔造者。因此,白族人视曲艺技艺的拥有者为宝,他们认为大本曲本身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大本曲曲谱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他们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白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白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白族历史民俗文化的最直接表现。
一
在大理,洱海周边的乡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年年三月开曲头,一唱唱到九月九”。这里的“曲”指的就是白族大本曲,它是白族民間一种特有的说唱艺术,有着数百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深深影响着白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走进喜洲镇作邑村,总会飘来断断续续的三弦声,熟悉的人都知道村里的“大明星”赵冬梅又在演唱大本曲。赵冬梅是大本曲第六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父亲赵丕鼎是第五代国家级传承人,儿子是第七代传承人。父亲从她小时候起就一直唱大本曲,以至于赵冬梅从小耳濡目染并成为大本曲的行家。
一般白族孩子很小便跟随长辈学习大本曲。学习大本曲遵循同族、同性、同辈的原则,由本族或本村经验丰富的大本曲演出者在农闲时间专门教授,直到他(她)们能独立参加演唱为止。
白族大本曲按流传地域细分为“南腔”“北腔”“海东腔”三个主要流派,在白族大本曲的北腔唱法中,喜洲镇作邑村的赵冬梅一家算是其中代表。赵冬梅1971年10月出生于大理农村的一个白族曲艺世家,11岁登台演出;1986年初中毕业。赵家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形式不断传承白族大本曲。赵冬梅家世代相传演唱大本曲,从她曾祖父开始,一直到父亲赵丕鼎,再传至赵冬梅,已经是第六代了。赵冬梅11岁开始唱到今天,让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大本曲功底,家里除了赵冬梅和父亲外,还有弟弟赵福坤、妹妹赵红梅、四妹赵水梅都是大本曲的传承人,小到赵丕鼎的3岁重孙,个个都能唱。
赵冬梅对我说:“我们家的胎教就是大本曲,因为爷唱、爹唱、妈唱、叔唱,他们都在唱,周围好多人都在唱大本曲,所以我从小就胆子很大,跟着父亲走村串户登台演唱大本曲,一路学,一路唱,一直坚持唱到现了在。”
在大理,大本曲是上一辈难以割舍的娱乐生活。“三天不听随堂响,百姓脚底直发痒”,在那个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戏台子上的三弦开拨,一声“老汉我……”的吆喝酥到了人们的骨子里,拂去一身劳作落下的疲劳。台前挤满了如痴如醉的人们,人越来越多,将台边各个路口挤得水泄不通。大本曲艺人们的声音忽高忽低、忽缓忽急,表情忽喜忽怒、忽泣忽诉。他们忽而眉飞色舞、忽而怒气冲冲、忽而悲戚忧伤、忽而评谈论说,充满艺术感染力。那时的大本曲艺人,讲述着白、汉族传统的传说故事,是与观众同声而喜,同声而悲。演唱的扣人心弦,让观众时而如黄河决堤,奔腾翻滚,怒不可遏;时而如长江巨浪,吼声雷动,千里直泻……简简单单的说唱艺术,通过大本曲艺人的唱腔和道白,使之发挥出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由于家庭并不富裕,赵冬梅需要付出比别的同龄人更多的努力,在帮助家里做好力所能及的农活的同时,还要上学,别的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她要抓紧时间练习大本曲,记熟和背诵曲本。对大本曲的喜爱和痴迷,让赵冬梅找到了生活之中的乐趣,也让童年的赵冬梅比一般的孩子要过得充实得很多。从11岁登台演唱大本曲开始,在传承学习的路上,赵冬梅真可谓是一路风雨一路歌。
经过30多年的积累,赵冬梅对大本曲中的“三腔”“九板”“十八调”等各种曲调已经烂熟于心。从第一次登台演出至今,赵冬梅不仅成为乡镇、村文艺骨干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而且经常参加州、市举办的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并多次获得州、市奖励还成为大理州人大代表和州曲艺协会会员。其中,演唱录制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观世音修行》《王素珍观灯》《桥头记》《辽东记》5部经典白族大本曲曲本,并发行DVD光碟。
二
据赵冬梅介绍,《五代会要》中有《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附有转韵诗一章,诗3韵,共10联,类似“击筑词”。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记录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史料。明代有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俗称“山花碑”),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腔有3腔、9板、18调。3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东腔3个艺术流派,9板是基本唱腔,南北两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黑净、提水、阴阳、大哭、小哭、边板、路路板。“18调”(或13腔)是辅助唱腔,分别为螃蟹、老麻雀、新麻雀、花谱、家谱、起经大会、蜂采蜜、放羊、上坟、道情、祭奠、阴阳、琵琶、花子、拜佛、问魂、思乡岭、血湖池调等等。大理白族大本曲韵式主要分为“花上花”“油鲁油”“捞利捞”“翠幽幽”(一说,“翠茵茵”)4大韵,下又分若干小韵,唱腔悦耳动听,内容丰富。大理白族地区的大本曲其唱本为汉字记白音,内容有移植外地剧目或新创作的大理民间故事。
昔日洱海夸一夸
十八溪水来相会
水质顶呱呱
儿童时代海边玩
海菜螺蛳捞回家
洱海是我母亲湖
共同来保护
弹起三弦把曲唱
七大行动紧跟上
眼前利益不能贪
为后代打算
……
这首关于洱海保护的大本曲唱词,就是赵冬梅结合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并在父亲的指导之下创作出来的。
赵冬梅不仅掌握了大本曲的所有唱法,同时能把大本曲唱腔与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巧妙结合,然后创作出讴歌时代、讴歌生活、讴歌人民的新时期白族大本曲作品,并在群众之中进行广泛宣传。
对于在大理已流传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大本曲艺术,当地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传承,特别是近几年一直在帮助三腔建立传习点,政府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不断为传承人们提供活动的经费,努力想办法促进大本曲融入现代生活,给老艺人创造生存空间。
大理州非遗中心主任赵向军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熟练掌握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具有区域性和代表性,产生一定影响力,并自愿开展自身技艺技能传授活动的人,因文化遗产制作以及表演难易程度,在对传承人数量上应区分对待。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才能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落到实处,实现保护目的。我们也不是没有难处,眼下要申报处理的非遗项目有三百多个,每一位传承人都伸着手跟你申请资源、申请经费。需要保护和传承的项目那么多,手心手背都是肉,割舍哪一块都是可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向上争取各种支持。”
采访中,赵冬梅的父亲赵丕鼎說:“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难免会发现盲区、概念的不正确等将可能导致保护工作进入误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则要明确工作主体,现实生活中将有两个主体,即传承人主体和保护人主体,传承人主体则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延续的载体。虽然保护人主体不直接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但是以其丰富的保护资源、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话语权,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角色仍是传承人主体,外界因素只能发挥自我优势,从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若保护人主体出现取代行为,将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的保护性破坏,不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的。我们也试图带着老艺人冲破漫漫迷雾天,并为之努力。但奈何前有狼后有虎,“文化还得依靠着经济发展,大本曲不像扎染本身就具有实物的商业价值,自身的观赏性不强,加上语言(白语)受限。它们(大本曲)想有活路,就得跟旅游结合形成一条产业链。你到博物馆里唱上个三五片段,他们也能提供些固定的工资。但非要连唱四五个小时,那些走马观花的游人哪里会来听?何必如此较真呢。所以,要吵吵大本曲,我们只能够用土办法,那就是融入群众!在群众之中把它唱好,得到群众的喜欢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播。”
赵冬梅说:“白族大本曲的发展也遇到一定的困境,年轻人对传统民族唱调的接受度不高,且大本曲的唱法技艺学习时间长,很多人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导致学习基础不扎实。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人从小有了习唱大本曲的意识,但在音乐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今天,如何传承和发展白族大本曲,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也是代表性传承人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完全理解父亲的说法,父亲一辈子的美好时光都花在了大本曲上,大本曲是几代流传下来的心血,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它传承好!”
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张锡禄教授倒是看得洒脱、通透,他说:“现在搞文化,有很多路子都并非恰当,我个人认为要让大本曲艺人自己走市场,在市场之中杀出一条出路,这样才能有出路。想要活着就得有竞争意识,否则大家都争着抢着评几级干部,分进去了却又不负责任,吃老本。那还不如让他们到生活中去磨练,走到群众中,创作群众喜欢的,然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现在的很多艺人已经被打懵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迎合,他们也无法适应这些文化发展的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顺应变化。当然,大本曲本身就有教化人心的功能,按原来传承的经典,往往取材于汉白两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叙述的是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传说故事,因此演唱大本曲在娱神娱人的同时,还能普及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赵丕鼎说:“刚开始,带着赵冬梅她们走村串户的民间演出就是创造出来的生存空间之一。现在,有些旅游景点也在演唱大本曲,但是有时候偌大的院子里只坐着两个读稿的预备讲解员,院子里的萧瑟、悲凉与屋内挤着、好奇说笑着听私奔爱情故事的喧嚣人群成了鲜明对比。偶有两三旅客经过,或是拍照完事,甚至绕道而行。台上的演唱者,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只是目光无神地望着远处,平静、毫无波澜地弹唱,提不起特别高昂的兴致来,脑袋里似乎装着很多事儿,他们想不明白,就干脆不去想,这种现状,实在让人感伤,这不应该是大本曲传承艺人的生存现状,真不应该。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们,包括赵冬梅,她的资质很好,从小跟随我演唱大本曲,但是,要传承大本曲的精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唯有坚持艺人的‘本分,才能够在传承之中争得一席之地,从而更好地把大本曲技艺传承下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介入,人们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所赖以生存的观众基础和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门古老的说唱艺术,以前村民的生活简单,娱乐渠道单一,大本曲是村民们日常唯一的娱乐方式,在婚丧嫁娶、节日庆祝、休闲娱乐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技艺高超的大本曲艺人更是受到村民们的格外尊敬。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发达的通讯手段让娱乐形式趋于多样化,人们可选择的休闲方式前所未有地丰富,大本曲的生存市场被严重挤占。加上大本曲是白族起源于田间地头的古老说唱艺术,主要讲述白、汉族传统民间故事和传说,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也致使现代观众对传统乡土社会大本曲的演唱形式和内容生发出强烈的疏离感。而几乎所有的大本曲艺人又都提到,白族语言普及度下降也成了大本曲发展的一大障碍。
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张锡禄教授说:“现在,我们很多白族年轻人都不会讲白族话了。年轻人不会讲白族话,也就听不懂传承人们在唱什么,他们怎么会有兴趣嘛。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培育非遗产品市场,培育非遗‘客户群,在对传统兼容性改造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可以对其整容,不能伤其筋骨。民族文化传承主体依据个人习惯、经验、记忆与日常实践,依据观众的在场与缺场,解析传承人对大本曲欣赏的动力要素,并总结了包括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台前幕后的空间重叠等重构形式,为大本曲的保护性开发与传承工作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在我国,早期在宁夏、江苏等地方制定相关民间美术的法规或规章制度,进而国务院出台相应的关于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条例。
现今为止,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依据国家政策保护和地方区域保护,同时将这两个方面的保护措施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前我国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条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地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也相应的发布相关保护条例,以便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赵冬梅的父亲赵丕鼎说:“不求人见人爱,但求独一无二;不求流入市井,但求保全品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为何如此固守所谓的传统,正如一段时间的白族大本曲,至纯至美却无人问津,得意之作不得民意,可叹又可悲。坚守不是顽固不化,固步自封;坚守不是自以为是,不思进取;坚守是对原则的敬畏,是对理想的永不言弃。为保持技艺的纯正,古老的技艺白族大本曲,扇起一阵悠远的文化风,但这股吹皱春水的暖风想要留下持久的涟漪,还需凭借外力。与知名企业联合,融入市场运作,当技艺精美的古老的技艺白族大本曲走进万户千家,古老的白族大本曲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胜过新枝,老树着花。”
赵冬梅说:“世间百态,林林总总,人生百味,云淡风轻。生命跋涉中总有不期而遇的诱惑。只有懂得坚守,才能奋勇前行。如果古老的技艺白族大本曲的传承人为了利益放弃技术专有,他们得到的是钱,放弃的是传统文化的纯洁性,钱包鼓起的同时,精神荒芜,灵魂空虚。”
大多数民间技艺的失传,不外乎后继无人,甚至某些绝活,就因秉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训,走向了灭亡的境地。如此的坚守,可笑可悲!
赵冬梅说:“古老的技艺,似那王谢堂前燕,何时飞到寻常百姓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只有走进千家万户被大众接受认可,传统才算真正得以发扬;只有让传统绽放光芒,其存在和延续才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虽然我是个女人,但在传承父亲的技艺上,我非常自信。”
再高昂的薪金,再尊贵的地位,比起人的志向,不过是泥中落叶,风中苇花,污浊而飘渺。沧桑的人生,无尽的岁月,坚守信念,在历史的风口微笑,在岁月的浪头舞蹈,在历史岁月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份传奇。一门技艺想要长久屹立于艺术之林,必先有所传承,若要有所传承,必先熟知于众。目前这种古老的艺术正远离我们的生活,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赵冬梅深知自己身上的传承重担。接力传承,要唱好大本曲,并非一日之功,而年近50岁的赵冬梅如今已经从父亲那里传承和熟练掌握了大本曲演唱的诸多传统技艺,并得到了专家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赵冬梅现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参加云南首届艺术节;1989至1991年参加古城艺术团;1992年至1994年受聘在昆明民族村演出;1994年参加大理州首届银河文艺大赛并获银奖;2003年由云南音像出版社拍摄并出版个人演唱专集大本曲《三公主修行》《梁山伯与祝英台》;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演出;2004年加入州曲艺家协会并担选为理事;2010年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赴法国巴黎参加中国艺术节演出并获《卢浮银奖》;2012年签约非遗博物馆演唱大本曲至今;2013年赴贵州传承大本曲;2014年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2015年应邀大理电视台《海思过秋》栏目组和大理州电台拍摄和录制大本曲《迎东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王素珍观灯》《王实鹏祭江》《张元庆敬宝》等十多部大本曲;2015年和2016年赴北京参加驻京办三月节演出;2016年被聘为大理州旅游形象大使;2016年底至2017年初和父亲赵丕鼎开办了大本曲花上花传习所;2017年赴上海参加大理旅游文化交流节演出;2017年传习所的团队赴贵州参加贵州白族火把节,得到了贵州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现在正在筹备大理国际电影展的大本曲演出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大本曲录制。
赵冬梅热爱大本曲以及白族文化,积极投入到大本曲和白族文化的学习、宣传、表演,也积极投入到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传承中,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白族文化和大本曲,这就是赵冬梅最大的欣慰。
喜洲镇下作邑村村民:“把非遗变‘活,在赵冬梅的带领之下,我们村老老少少全部会跳霸王鞭,她还教我们唱大本曲,我们不会唱她就一遍一遍地教,教得相当细心。”
三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的多元要素,同时构成了绚丽多姿的生活色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和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人生存现状、学历学识、掌握現代科技水平等与传承效果有直接关系。尽管民间仍不乏大本曲的艺人,但事实上它已经不能带给艺人更多的荣耀和经济收入,市场的不景气、观众群的萎缩,使他们从职业半职业化艺人的身份退回到偶尔才为之的境地,单纯依靠大本曲维持生计早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也使得大本曲的传承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赵冬梅说:“再美的花,若无人欣赏,也只能在角落里自生自灭,正如美丽却又鲜为人知的古老的技艺白族大本曲。白族大本曲具有白族特色,它们一般都非生活所必需,故传播受限,发展缓慢,这正是白族大本曲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原因。它们多产于小聚居群落,很容易因不可抗拒的因素消失,再加上过去族内单传的固定模式,大本曲实际上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保护大本曲势在必行。”
平时,在演唱之余,赵冬梅也和父亲一起编写创作贴合乡村生活的新剧本,以此传承好大本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她在各村免费办起了大本曲和霸王鞭传习班,义务为群众进行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大本曲演唱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走村串寨、独立登台演唱的大本曲歌手和霸王鞭舞者。
赵冬梅说:“我知道,自己要不断学习才能把大本曲传承好,特别是在担任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为了更好地履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责,我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来,赵冬梅一直为群众说话,带来群众的声音,最重要的还在于她一直在群众中间。她关心群众的困难、疾苦,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记在心里,做好登记、整理、归类,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赵冬梅说:“不光是我一个人学习,也不光是我一个人传承,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会跳的、会唱的,一代一代的传给他们。哪个愿意(学)我都是免费的教。”
近几年,赵冬梅与父亲、兄弟不仅“自掏腰包”宣传改革开放、宣传生态文明、宣传低碳生活、宣传洱海保护,还经常运用手中的文艺“资源”开展“送戏”上门服务。还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设了“白族大本曲保护洱海进校园”乡土课程,每学期有20多个课时,许多学生不仅因此掌握了“大本曲”的基本知识,还增强了洱海保护的意识。
赵冬梅说:“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一些主流传统文化技艺已经深入人心,非遗保护传承关键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对待大本曲,我们当然要自信,但这种自信指的是发自内心,出于对白族情感的赞赏。而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大本曲本身不能丧失自己的特点和本质,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不忘自身‘传承者的身份。”
喜洲镇作邑完小六年级学生李弈涵:“赵老师每个月都会来教我们大本曲和霸王鞭,我长大以后想要把白族的文化带到外地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白族的文化。”
从2013年至今,赵冬梅每天都在大理古城的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蒋公祠)演唱白族大本曲,平均每天观众达2000人以上,年观众量达80多万人次,每周五晚上赵冬梅还会在大理古城电影院演唱白族大本曲,每场观众达500人以上。
2018年底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赵冬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白族大本曲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宣传和表演中,带头成立了本村的花上花科普宣传艺术团,每年会进行12场左右的公益演出,培训大本曲爱好者近500人。赵冬梅教唱大本曲的同时,还教授霸王鞭,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带出了一支能唱、能跳的民间文艺爱好者队伍。
“跟随赵冬梅老师学唱大本曲和霸王鞭有3年多了,她很热心,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打给她电话,她就把开在大理古城的铺子关了回来免费义务教。现在大家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在赵冬梅老师影响下,吃了饭就聚在一起跳跳舞,说唱大本曲,老老少少也带动起来,大家都很开心。”赵冬梅同村的徒弟说。
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腔大本曲传承人的赵冬梅,经常思索如何才能让“大本曲”得到传承,并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认识。除了各地表演培训外,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白族大本曲,赵冬梅还开通了快手账号,每天都直播一段大本曲。
“直播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每次都有不少粉丝在看,还和我互动呢,我们也要与时代共同进步嘛!有些人还通过快手联系上我,来找我学习大本曲,对于学习大本曲,如果收钱,就对不起国家给我们的荣誉,我是有义务和责任传承的。”说起直播,赵冬梅脸上堆着笑容,显得十分开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听懂大本曲,赵冬梅也在想办法对白族大本曲改进创新,使其在符合现在更多当代人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不丢失大本曲的本真性,遇到年轻人和游客听的时候,赵冬梅就唱易于听懂的汉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本曲也可以由播放器和手机进行传播,这让传统的“老手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愿意专门学习大本曲的人也越来越少。
赵冬梅表示:“以往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当下,除了收徒传业,我也会去学校公开授课。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高校学子,只要愿意学,我都会教。”
赵冬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2年她在快手上注册账号,在展演的同时进行现场直播,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大本曲。据赵冬梅介绍,开播几个月时间,自己的粉丝已经达到几万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中之重在于其文化内容的延续,延续的载体则是人,因而对传承人的保护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与发展有直接影响。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前提。
据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负责人董宗梅介绍说:“赵冬梅老师在我们这边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展演了6年的时间了,在这边她每天从早晨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她用她像百灵鸟一样的歌声把大本曲传送给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游客对她的展演都很感兴趣,特别喜欢听,有时候都要在这听上好一会才走。”
赵冬梅说:“大本曲和其它许多地方曲艺、剧种一样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失落和尴尬。大本曲娱人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消隐和被取代,许多村庄年节时请艺人到村中演唱能排队排到一年前的传统被悉数丢弃。除了传承,甚至大本曲能不能被年轻人认知和接受都成了未知的命题。年轻人很少再对传统的娱乐方式产生兴趣。艺人们不是没有做出过改变,但现代化的步伐把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头到脚地推翻,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到似乎没有耐心,静下来完整地听一场三四个钟头的大本曲表演。即使是乡野山村,也已经全面、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变化的气息。这场突如其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艺人与时代之间割开了难以填补的巨洞,他们被打蒙在原地,看彼岸推陈出新一派繁荣。”
赵冬梅接着说:“我不明白,自己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费了这么大力气,创造出来的《劝君莫赌》《社会主义好》怎么就行不通了呢?市场在哪里,需求在何方,他们看不清也道不明。”
近几年,赵冬梅与父亲和家里面的兄长、弟弟不仅“自掏腰包”宣传改革开放、宣传生态文明、宣传低碳生活、宣传洱海保护,还经常运用手中的文艺“资源”开展“大本曲”上门服务。她还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设了“白族大本曲保护洱海进校园”乡土课程,每学期有20多个课时,许多学生不仅因此掌握了“大本曲”的基本知识,还增强了洱海保护的意识。
“我们在不断地创新这门技艺,使大本曲的主题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这可以让更多的人喜爱上它,也不会让这门传统艺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赵冬梅感叹说。
非物質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曾经拥有不等于永久留存,现在“活着”不等于“长生不老”。对于非遗的保护,我们要树立一种活态传承的理念,因为非遗不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够了,而应是一种“活态流变”代代相传的延续。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非遗源于生活,只有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活”得更滋润。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赵冬梅最后说:“作为传承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不让老祖宗的技艺断送在我们的手里!一滴水只有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涸。同样,一门技艺只有与时代合拍,才能生生不息,活力永续。我相信,大本曲能够通过活态传承让非遗保值甚至增值,进而在非遗名录之中永绽光彩。”
正因为有这些民间艺人的执着和努力,相信我们的大本曲技艺一定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花园中永开不败,代代相传。
编辑手记:
大本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曾在白族民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娱乐功能。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遵循“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一张桌子、两条凳子即构成表演台面。曲本的结构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演绎故事,故事内容多是取材于汉、白民族的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中,正如好多传统技艺一样,大本曲也面临后继乏人、受众缩小、生存环境萎缩等困境,大本曲面临的困境也折射出今天非物质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尴尬。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在传承的路上,出生于大本曲世家的赵冬梅与父亲和兄弟姐妹们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曲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