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融入我们的课堂
2019-11-07石家海
石家海
内容摘要:初中學生正处在对事物的看法和各种观念容易改变的时期,所以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针对学生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上、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上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正如此,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且也唯有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方能将学生培育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就当代初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而言,其程度尚远远不足,也这意味着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也尚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目前我国的社会建设正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热烈的时期,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全社会热烈响应,各行各业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做出贡献。初中生作为国家的新青年,民族的希望,更应该感受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具备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使学生能更加贴切的感受到现在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课堂,实践到生活中,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的培养,应注重跟上社会正能量的发展,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人品质,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对认知的转换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所以对于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较好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且也唯有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方能将学生培育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就当代初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而言,其程度尚远远不足,也这意味着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还需大力进行探索。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
1.知行脱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中学生对个人、家庭、公共生活等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自然导致了行为上的不良;大部分中学生对一些道德规范是知道的,但实际行动中却不去遵守,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责任意识差。表现在:有些中学生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社会和自然少,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热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差,在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3.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观、价值观中,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哥儿们义气”、金钱至上等。
4.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忽视与厌弃。一个人不成才,最多算是个废品;而一个道德品格恶劣的人,就如同一个危险品,随时可能爆发,随时可能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危害,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现代中学生缺乏传统美德的行为比比皆是,表现最突出的为:学生追求时髦,讲究所谓的个性,而缺乏羞耻心、同情心、恻隐之心;做事没有诚信,没有毅力;以“我”为中心,不孝敬父母,对尊老爱幼表现出更多的漠视;校园奢侈之风、盲目攀比之风渐长,不少同学以节约为耻、以浪费为荣;不能与人为善,缺乏自强的精神;沉迷网络,无心学习等。
初中作为学生的一个学习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功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品质。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他们一生。这门功课旨在教育学生,在人生的基础阶段认识和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好道德与法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识,能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明白做人最基本的是善良。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明确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关系;能够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能正确辨别善与恶,懂得当老弱病残需要帮助时,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给予帮助;能正确对待生命,积极乐观健康的成长……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在社会中的定位,不会去做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在对待一件事情时可以去正确的辨别,有正确的判断,而不是是非不辨,能遵守社会法治,和同学和睦相处。在学习中学会并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确“道德与法治”的含义,然后能结合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去分析判断,并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应采用的有效措施
1.重点研究学生的价值认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初中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初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明确的价值观,社会流行因素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影响巨大。因此,教师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研究他们所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与成人、与同龄伙伴的矛盾点等,把握学生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
2.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这方面的教育方式很多,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话、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活动;开展爱国先爱校、爱校先爱班、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系列活动。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员誓师大会、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我爱学校爱什么、怎么爱”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明确,爱学校就要爱它的荣誉,爱它的一草一木,爱辛勤的老师,爱每一个学生,遵守它的规章制度,从而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3.教师要率先垂范,注重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学校里,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十分注重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处处为学生起示范作用。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4.要积极开展心理建康教育。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深入学生,深入实际,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坚持“三个贴近”原则,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一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三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批评;四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關系。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方向,不但融合了社会层面的体现,也有国家层面的要求,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践行,它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门必须的课程。学生作为祖国蓬勃发展中的一个集体,更应该学习新时代所发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更利于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如此,不但使道德教育更高效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品质的发展和形成,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给学生心灵以美好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朝着既定目标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一门普通学科,而是可以从中学习到人生发展方向的学科,可以找到自己奋斗目标的学科。它是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体现,相信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所要表达的正确的观念,能让个人充满正能量,也就能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当社会充满正能量后,这个国家的发展力量将是不可预估、所向披靡的!能够让祖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更加坚固和重要。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来虚的,只说不做,只说不干,而缺乏执行力。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真心的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结合,实践到教育中去,实践到生活和工作中去。从自身做起,真正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
三.结束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去,是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并且做到的一项重要事业。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在课内课外都能运用和融合多种方式去实现教学目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J].新课程.中旬,2017,12
[2]李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J].读与写,2019,05
[3]何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丝路视野,2018,20
[4]张国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J].教育学文摘,2017.1
[5]刘黔敏,王彦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2),64-67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