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1-07李金枝
李金枝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是胰腺组织炎症反应疾病[1],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等特点[2],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疾病,临床以禁食、抗感染、解痉、输液等治疗方法为主[3],可有效缓解症状。在此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病情治愈。因此,我院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2019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抽取7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判定标准[4]者;(2)经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淀粉酶测定、腹部X 线检查、B 超、CT、腹腔穿刺术、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确诊者;(3)伴随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黄疸等临床症状者;(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字确认者。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者;(2)有精神类疾病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4)重要器官严重衰竭者;(5)并发恶性肿瘤者;(6)配合度差,沟通困难者。72 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2 组,普通组中,患者共36 名,男14 名,女22 名,患者年龄47-75 岁,平均(60.13±8.09)岁。综合组中,患者共36 名,男15 名,女21 名,患者年龄45-76 岁,平均(60.21±8.02)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比较研究的条件。
1.2 方法
给予普通组(36 例)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综合组(36 例)综合性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途径和预期效果,多介绍临床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对于治疗的不确定感,提高对医疗人员的信任度,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2)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多安慰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内心的压力,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3)并发症预防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 小时液体出入量,给予吸氧护理,采取排痰、气道湿化、雾化、必要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另外,给予胃肠减压护理,血糖监测,并维持患者血压、电解质平衡。(4)用药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错服漏服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5)饮食护理。临床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进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胰腺炎复发。注意食物烹饪方法。油脂宜少,不宜使用动物油脂,烹调方法以蒸、煮、烩、水滑为主,禁用油煎、油炸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再进食过程中如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应暂停进食。
1.3 评价指标
(1)分析2 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评价指标包括显效: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黄疸等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临床检查白细胞等指标水平值恢复正常范围;有效: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黄疸等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临床检查白细胞等指标水平值接近正常范围;无效: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黄疸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检查白细胞等指标水平值异常。
(2)分析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腹内压增高、胰性脑病、败血症。
(3)分析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分,共19 个测试项目,评分范围0 分~95 分。采用1 分~5 分5 级评分量级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价,其中1 分:代表非常不满意;2 分:表示不满意;3 分:表示一般满意;4 分:表示满意;5 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护理满意度NSNS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 分析(T值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 followed by Dunnett's test)分析。临床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 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果
2.1 分析2 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
综合组显效22 例,有效12 例,临床护理有效率94.44 %,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2 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
2.2 分析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综合组呼吸衰竭0 例、消化道出血1 例、腹内压增高1 例、胰性脑病0 例、败血症1 例,并发症发生概率8.33 %,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2.3 分析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合组护理满意度NSNS 评分(86.14±5.28),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见表3。
表3 分析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现代研究表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相关[5-6]。患者多伴随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黄疸等等症状和体征[7-8],若治疗和护理不当,易引发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不利于临床诊疗安全。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好坏。
常规的情况下,临床护理措施不够全面,护理效果欠佳,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综合性护理干预相比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护理,消除错误思想,改善其健康行为,促使患者配合进一步的治疗;其二,通过并发症预防护理,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健康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预后;其三,通过用药护理,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重视,确保药物治疗效果,避免错服漏服药物对病情的不利影响;其五,通过饮食护理,保证患者身体康复所需营养,促进胃肠功能快速康复,避免不当饮食造成病情复发,促进病情尽快康复。本研究显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相比常规护理模式而言,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