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痔疮术治疗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
2019-11-07王彩
王彩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山东 青岛 266100)
0 引言
痔疮是临床常见肛肠科疾病,其定义是肛门直肠或黏膜静脉丰富处的出现静脉曲张,形成的静脉团,患者以疼痛、瘙痒、肛门出血或痔块从肛门内脱出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和表现,病情严重患者可引发贫血,或痔疮处感染、肛周组织坏死等,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使得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了严重的阻碍[1-2]。目前该疾病的治疗首选手术方案,该种治疗方法见效快、效果显著,微创手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且手术部位特殊,因此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为巩固患者手术疗效和提升术后安全性,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3-4]。本次研究择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重度痔疮患者开展不同护理模式效果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 例重度痔疮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取抛硬币方法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50 例,观察组50 例。对照组内包括男性35 例,女性15 例,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48 岁,平均(36.5±2.5)岁,其中12 例内痔患者,15 例外痔患者以及23 例混合痔患者;观察组内包括男性33 例,女性17 例,最小年龄26 岁,最大年龄50 岁,平均(37.3±2.4)岁,其中15 例内痔患者,14 例外痔患者以及21 例混合痔患者,统计学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内容、目的及流程等材料均已上报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并获得了研究批准,同时两组患者对此均知情,属于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术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为其介绍手术优势、流程、预期效果、注意事项、并发症风险等,术中做好医生的操作配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异常并立即汇报,配合医生进行对应处理措施。做好术中保温护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术后定时为患者换药,对其病情进行观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开展药物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术后进入稳定期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了解其情绪变化,同时联系患者家属,告知其在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监督职责,需要家属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保证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护理方案和具体措施、进程均有全面了解,以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配合度。开展强化基础护理,术后不仅需要定时为患者切口进行换药,还可以通过药浴方式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常用川百止痒洗剂等,将20 mL 止痒洗剂加入500 mL温水中进行手术部位药浴护理,每次持续10 min,每日可开展2 次。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按摩方式,患者应呈平卧位,将其肚脐视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通过手掌进行腹部按摩,每次可持续按摩15 min,每日按摩2 次即可以促进患者排便。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可进行穴位按摩,在其合谷或足三里等穴位处进行按摩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缓解,若患者疼痛严重无法忍受,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方案。在饮食方面需要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膳食计划,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6 h 内可食用流食,以肉汤、水果蔬菜汁为主,保证患者正常营养摄入,增强其术后免疫力。术后6 h 后可食用半流食,饮食应慢慢进行,同时注意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①VAS评分通过标记有11 个刻度的游尺进行评定,其中0刻度表示患者无痛;1~3 刻度表示患者轻度疼痛,在可承受范围内;4~6 刻度表示中度疼痛,需要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缓解;7~10 表示重度疼痛,需要通过镇痛类药物或止痛泵等医疗方式进行缓解[5]。在患者术后2 周和术后4 周时进行评定;②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开展随访以统计患者术后尿潴留、肛门水肿、出血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③护理后为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统计每组满意患者在组内总患者中的占比作为满意度指数[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值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术后VAS 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术后2 周、术后4 周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显示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术后VAS 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s)
表1 组间术后VAS 评分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s)
2.2 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 %,护理满意度96.00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0 %,护理满意度82.00 %,统计学显示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分析[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苏醒并增强,因此临床护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患者的需求[7]。临床护理工作以护理高效、快速和方便为追求的重点。重度痔疮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对较高,加之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和私密性可能导致患者在接受护理操作时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这就需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护理模式规避并发症风险,提升手术疗效[8]。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定义是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和活动的设计,为患者提供的不同水平护理之间连续性和协作性统一的照护,其强调的重点不在于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护理,而是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家属的护理、监督能力,进而提升患者临床疗效[9]。本次研究择取100 例重度痔疮患者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通过不同模式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改善效果、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风险更低,疼痛改善更显著,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提示观察组的延续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更理想。延续性护理方案中,通过术后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情况,在其亲自参与情况下确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保证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展强化基础护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以控制术后并发症风险,实施饮食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免疫力下降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重度痔疮手术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对其术后康复及控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用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