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9-11-07王茹
王茹
(天祝县人民医院 外一科,甘肃 武威 733200)
0 引言
手术是治疗临床很多疾病的重要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1-4]。本文针对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总结并归纳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在我院所收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40 例患者,时间选取为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将所选患者数据及本研究基本内容提交,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女患者之比为11:9(例);年龄最小21 岁,最大75 岁,平均(58.53±2.32)岁;对照组:男女患者之比为13:7(例);年龄最小23 岁,最大74 岁,平均(58.45±2.34)岁。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信息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在我院检查后预计进行手术治疗者;符合手术适应症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者;资料完整可随访者。
排除标准[6]:三代以内血亲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有躯体功能障碍或先天残疾、先天畸形的患者;妇产科手术患者;有免疫功能障碍或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围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前行各种准备工作,同时降低肠道内细菌数量,防止术后出现感染,并强营养给予,避免患者营养不良);术中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对其进行护理,强化与医生的配合,加快手术效率);术后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各方面的观察,注意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加强巡视,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况,立即予以及时处理)。
探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术前访视。具体内容如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确保患者各项指标处于稳定状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医疗水平及医生的技术水平,提高患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应注意的事项。
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多项指标(包括患者配合度、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等多项内容)。
1.4 观察判定标准
采用科室自制配合度调查表比较两组配合度,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越配合。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均为20~80分,评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7]。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配合度的比较
探究组配合度评分为(94.31±1.47)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8.59±1.97)分,组间比较(t=4.9661,P=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配合度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配合度的比较(分,±s)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比;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s)
3 讨论
外科手术是一种具有一定创伤性的治疗方式[8]。作为一种应激源,手术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为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可在围术期对其实施术前访视,通过术前访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增强患者的理解[9-10]。
此项试验中,探究组配合度评分为(94.31±1.47)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8.59±1.97)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材料,表明在手术治疗中,术前访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期间配合度,与陈美晴等人的研究内容相符,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