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手册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9-11-07王沙刘红

智慧健康 2019年28期
关键词:导图依从性病人

王沙,刘红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据我国文献报道,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人群发病率高达46.26%,素有“十人九痔”之说[1]。而肛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后疼痛、尿潴留、术后大出血、便秘等,其常常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围手术期间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延长病程,进而降低患者满意度。肛门术后诸多并发症提高了对护理的要求,护士的健康教育和病人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病人个体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健康[2]。传统的健康教育常采用口头宣教形式,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知识需求及文化层次不同,理解能力有差异,护士的知识水平也有不同,导致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掌握不全,甚至理解错误[3],故急需寻找一种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病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而国内外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法可提高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4-6]。

我科制作图文并茂、标准统一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思维导图手册,运用于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统一了我科护理人员宣教知识点的同时,也让患者及家属能有效学习到相关知识并提升依从性,从而寻求到一种更利于患者认识疾病、预防或降低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健康教育手段。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7 月-12 月,我科收治入院行混合痔手术患者144 例。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混合痔手术标准;

(2)年龄在18~65 岁之间;

(3)病人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下同意接受本次科研的护理方法,依从性良好者,能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沟通者。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混合痔手术标准;

(2)年龄<18 岁或年龄>65 岁;

(3)患者有精神异常、严重认知障碍、言语表达缺陷及不能合作者;

(4)患有肿瘤等器质性病变等因素影响排便者;

(5)符合纳入标准,未按照资料收集程序接受问卷调查者;

(6)研究中途退出、自然脱落失访者。

2 试验方法

2.1 分组

2.1.1 病例数确定

按等比例设计,计算得观察组(对照组同)样本量约为60 例,则观察组(对照组同)样本量约为60 例,考虑到脱落率按20%估计,本研究计划入组144 例。

计算公式

(P1=观察组有效率,P2=对照组有效率)

2.1.2 随机分组方法

简单随机分法,用SPSS 软件包在计算机上产生随机号,填写随机分配,注明序号、分组,装入不透明、密封的信封。

2.1.3 盲法

本次试验采用双盲法,试验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试验设计者、受试者、研究者、疗效判定者及统计者分离。

2.1.4 护理方案

(1)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护理。

(2)观察组: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护理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健康指导。

思维导图的设计: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本研究中思维导图手册设计以手术天数为中心点,以围手术期每一天的护理知识(包括用药、饮食、活动、心理、伤口观察、治疗、康复、并发症等)作为手册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将所对应的防范策略重点问题集中于中央图上,将核心问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向四周发散开来,再由各个下级分支形成一张图形,加以整理,形成一张树状图;进而制作成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归纳性手册。

2.2 观察指标

2.2.1 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知晓率

通过小组讨论、咨询医生、查阅文献等方法,制定符合实验调查要求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

(1)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前知晓率;

(2)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后知晓率。

2.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术后第三天疼痛程度:依据数字疼痛评分标准制定:无疼痛或疼痛消失:0 分;轻度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1-3 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4-6 分;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7-9 分。

(2)术后7 天便秘发生人次:符合罗马Ⅳ标准和患者主诉便秘诊断标准[7-8],即诊断前出现6 个月,其中至少近3 个月有症状,且至少四分之一的排便情况符合下列2 项或以上:A、排便费力感;B、干球粪或硬粪;C、排便不尽感;D、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E、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F、每周排便少于3 次。

(3)患者满意度:患者出院后1 月电话随访满意度;

计算公式: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0.6)+(满意例数×0.8)+(非常满意例数×1)]/总例数×100%。

3 实验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3.2 两组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率对比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率对比

3.3 两组术后第三天疼痛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第三天疼痛情况对比

3.4 两组术后发生便秘人次对比,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便秘情况对比

3.5 两组出院满意度对比情况,见表5

表5 两组出院满意度对比

4 讨论

1971 年,英国学者托尼.博赞发表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并成功运用于教学、管理、培训等领域。思维导图又叫脑图、心智图,思维导图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它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信息归纳和总结,转换成色彩鲜艳的图形,帮助理解记忆[9]。国内也有研究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培养护士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移情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10]。另一方面,利用图形及色彩效果,吸引病人注意力,使病人在宣教过程中能够积极关注,加强理解、记忆,提高了护患沟通交流的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1-13]。我科制作做的思维导图手册,从围手术期的各个时间节点和关键治疗入手,利用图片、文字、符号等增进患者理解、加深患者记忆,从而提高的患者依从性,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

猜你喜欢

导图依从性病人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谁是病人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病人膏育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