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中创新,创新中提升
——2019年浙江高考数学命题特点

2019-11-07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痛点运算平面

浙江

2018年浙江高考数学卷比较,2019年高考数学命题呈现出命题的稳定性,其显著特点为“突出四基”——基本运算成为学生痛点,“重视素养”——核心素养的考查呈现难度提升,“风格简洁”——题干信息量丰富,设问角度新颖.新特点对2020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启示是教学中要更加重视“数学基础的训练”“核心素养的渗透”“变式教学的训练”和“思维痛点的消除”,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引领下,扎实地做新时代数学基础教育.

一、2019年与2018年浙江高考数学比较

1.内容比较

2018年2019年2019年应试特点1数字集合,求补集数字集合,求补集、交集2双曲线方程,求焦点坐标双曲线的渐近线,求离心率3三视图,求体积线性规划,求最大值4复数,求共轭复数数学文化三视图,求体积5复杂函数图象的直观分析判断充分必要条件,不等式性质点集判断快6充分必要条件,空间直线与平面指对数函数图象的直观分析判断7分布列,方差性质的分析分布列,方差性质的分析有一点计算量8四棱锥,线线成角、线面成角及二面角的大小的比较三棱锥,线线成角、线面成角及二面角的大小的比较特殊化思考9平面向量,求模的最小值分段函数,零点,参数范围综合性强10等比数列与自然对数,比较大小数列性质的分析逻辑思维强11数学文化,解线性方程组复数,求模

续表

从考查的主干内容上来看稳定优先,由上述对照可见变化不大,基础题保持高度一致,有创新亮点的题如第17题,在平面向量上显示亮点;第9,10题为难度较大的题,设计目的是要显示区分度;第16题考查函数不等式有解条件;第22题考查函数不等式恒成立时参数的范围.

2.2019年浙江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

(1)突出四基

分析:在思考过程中蕴含了“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的基础知识,“运用乘法公式”的基本技能,“整体换元”“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基本思想和“存在性、恒成立问题解决”的基本活动经验的综合,考生只有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四基”,才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因为6t2+12t+8∈[2,+∞),

解析2:f(t+2)-f(t)=2a(3t2+6t+4)-2,令3t2+6t+4=m,m∈[1,+∞),

(2)重视素养

分析:以平面向量为背景,考查了考生是否具备核心素养:数学抽象(将具体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多个平面向量抽象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用平面向量的基底描述问题本质)、数学建模(在众多平面向量中选取其中两个最特殊的向量作为研究问题的基底,然后建立模型解决向量问题)、逻辑推理(将所要求解的六个向量的线性式转化为两个基底向量的表达式,进行分析研究)、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结合题设所给关于几个向量系数的选取条件,结合向量模长变化进行处理与确定)和直观想象(充分发挥平面向量作为数形结合典范的作用进行想象,确定问题答案),考生只有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才能顺利解答,反过来,这个问题设计的亮点在于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达到甄别和选拔人才的目的.

(3)风格简洁

浙江高考数学命题一直保持着“入口宽、起点低、解法活”的风格,2019年浙江高考数学命题见证了文章“2019年浙江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新视角”中的预测,渗透“核心素养”,内容无变化,题型无变化,在三大方案中,仍然按方案二呈现“低起点高品位,简洁语内涵丰,强基础重主干”的特点,题目中最短阅读量只有10个字,最长阅读量也不会超过100个字,但是题干中信息量丰富,设问角度新颖.

( )

A.a<-1,b<0 B.a<-1,b>0

C.a>-1,b<0 D.a>-1,b>0

分析:本题涉及三次函数,分段函数、函数零点、方程求解、导数应用、双参数分析和数形结合分析等知识点,给应试者提供的思考空间很大,此题的解题思路很多.

二、新特点对2020年高考的影响

1.重视数学基础训练

浙江高考数学,数学基础何其重要!唯有数学基础扎实,才能有所作为;唯有数学基础扎实,才能谈数学方法.否则就如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数学复习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由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基础薄弱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影响极大,因此,每一位学生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对初中和小学的数学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欠缺的应及时补上,并记录在笔记本上,随时复习与记忆,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数学运算,包括分数运算、繁分数运算和解各类方程(组)的运算,特别是含有参数的运算,运算训练的目标是会、准、快、简、优!高考数学应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所以任何弱化运算能力培养的观点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解读:这是一道涉及向量函数的基本运算的试题,许多学生过不了关有两个原因,一是向量函数本身的运算,只需要根据定义(*);二是向量函数定义中向量夹角的变化对向量运算的影响(**),这两处是学生运算出错较多的地方,如果对如此简单的向量基本运算都不重视,将如何应对高考数学平面向量问题呢?

2.重视核心素养渗透

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数学教学要渗透“核心素养”,并给出了水平评价指标与案例,今后的高考数学题只会越来越强化这一点.特别是数据分析素养是数学教学的弱项,必须强化.

(Ⅰ)求角A的大小;

(Ⅱ)设b=c,N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与点A分别位于直线BC的两侧,如图,若BN=4,CN=2,求四边形ABNC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

又a2=2b2,

解读:

(1)第(Ⅰ)问中边角之间的灵活转化是求角A的关键,运用辅助角公式以及解三角方程是基本功;

(2)第(Ⅱ)问中如何选择变量建立关于面积的函数是解题关键,根据题设给定的边的关系以及对角A的确定,从而找到a2=2b2是一个关键点;

(5)最后借助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利用正弦函数有界性求出函数最大值;

(6)此题求解中蕴含着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3.重视变式教学训练

有效运用问题变式和解法变式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数学难题,而要多关注基础性试题对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

4.重视解除思维痛点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痛点反映在“难题”的突破上,“运算力”的突破上,“基础”是否牢固上,“数学学习心理”是否优良上,“逻辑推理能力”是否形成上,“数学公式”是否记牢上,“数学解题目标意识”是否形成上,以及对“题目条件的解读”是否精准上等.

数学解题过程中遇到的痛点是由“错点”“漏点”与“智慧点缺失”所组成的一个问题,从已知信息出发,推出错误的结论,必然导致问题求解失败,这是错点;在求解过程中漏掉某一个条件的思考而形成的结论也是错误的,这是漏点;求解过程中需要一些智慧点才能实现问题的转化,而缺少这些智慧点就不能实现问题的突破.因此出现错点和漏点,以及缺少智慧点,共同构成解题失败的痛点.其中错点的“痛”是失败造成的痛;漏点的“痛”是遗憾不为造成的痛;而智慧点缺失的“痛”是激起奋进的痛.

当n=1,2,3,5,11时,t=-1,1,2,3,4,所以符合题意的正整数t的个数是4.

解读:

(4)等差数列中,通项、中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也是高中数学中应用的一个知识点.

猜你喜欢

痛点运算平面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有趣的运算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