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2019-11-06谢丹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课外阅读习惯

谢丹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训练,可以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评价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而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扩展,甚至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33-01

小学生因为处于心智发展阶段,整体的心智以及学习思维系统还没有养成。所以这个时候想要更好地培养其阅读能力,需要学校任课教师、家长在其中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当然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与学生所处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就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内容进行系统介绍。

一、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因素分析

(一)相关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作为最专业的引导者,其专业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相关任课教师在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效掌握应用之外,还应该学会与时俱进,通过应用诸如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全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阅读课堂中。如可以通过给动画配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现场的实时配音,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更有专注度的投入到其中,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阅读的整体水准。

(二)学生的家长

学生家长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学生课外阅读读物的选择,往往会决定着一个学生阅读习惯以及发散思维的养成。所以学生家长要在其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虽然绝不能强迫孩子进行某一类课外书的阅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良性诱导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往什么样方面的课外阅读发展。

(三)学生所处的整体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而学生所处的阅读环境,往往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营造。学校和家长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阅读的环境,不要太多的干涉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当然也不能放任其不管不顾,学校和家长要进行良好的诱导。

二、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实用方法介绍

(一)通过情景带入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还在心智发展阶段,所以其的整体思维系统还不成熟,有时候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课本中内容的深刻理解。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任课老师作出良好的引导,通过情景带入的方法,将课本中所描绘的场景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看的见、摸得着。如在低年级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名叫《庐山中的云雾》,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有雾的天气带着学生在户外,对于云雾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二)通过导问法的应用,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设计有效的导问是语文课堂中最经典的教学手段,而在阅读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关键词的有效导问,可以达到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学习。如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阅读训练中,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大家是通过哪些文中的描述,可以知道邱少云在战斗中虽然被火烧身但为了胜利,牺牲自己一动不动的?通过“一动不动”这个词在文中体现语句的寻找,让学生更加耐心且认真的进行课文的阅读,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邱少云烈士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三)巧用评价法,激活课堂阅读积极性

任课教师要时刻用鼓励和肯定的眼光看待学生阅读的行为,如课堂中当有同学一篇文章阅读完毕后,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瑕疵。但是作为任课老师不要先急于指出问题,要先对学生的阅读做出鼓励,告诉他表现优异的地方,然后再将他的不足进行举出,从而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欣然接受自己的问题,并且也可以促进其认真的改进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四)家校联动,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发起的亲子阅读课堂活动中,家长与学生在课堂中共同阅读,共同成长,有了家长的陪伴和老师的鼓励,学生才有更高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作出良好的阅读内容选择。在很多学校的案列中可以发现,通过高效的亲子阅读课活动的打造,让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度大大提升。同时学生家长要和老师建立深入的联系,无论是在家长微信群或者电话沟通等方式,如老师在课下留下的阅读训练,家长要积极配合进行学生阅读的监督工作,确保其学习内容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小学的语文阅读训练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通力协作,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当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使用,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