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19-11-06孙源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培养

孙源贞

【摘 要】作为汉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18-02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因为是基础学科而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适应,以至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着明显缺失。因此,强化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也就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小学生语文教学侧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记忆与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却忽视了以语言感知为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培养。因此,我国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言感知能力缺失

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语言感知能力不仅仅是指以听觉器官获取的语言信息,其中还包括视觉系统对文字信息的感知。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两种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存在着明显缺失,导致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感知问题。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准确断句,阅读流畅度较差[1]。

(二)阅读中的个人情感表达缺失

阅读是小学生与文章作者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情感的融入,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含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仅仅是小学生对文字的简单复述,教师并未对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情感理解进行有效引导,如此一来,则导致小学生的阅读缺乏情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为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采取多种策略[2]。

(一)引导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兴趣能够使其在某一方面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选择科学的方法引导小学生阅读興趣的养成。

如在《曹冲称象》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通过给小学生分配不同的人物角色,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现这一历史小故事,从而使小学生对历史类小故事形成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更多与历史有关的文章,以供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二)丰富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多来自于课本,对于课本以外的内容很少涉及,长此以往,单调的学习内容极易导致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降低。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以外,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从而使小学生对阅读保持新鲜感。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小学语文阅读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所选阅读内容与小学生自身水平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避免阅读内容难度较大而打击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强化语言感知能力

语言感知能力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是通过不断的获取外界语言、文字信息来实现的。因此,在强化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分别对其进行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官刺激。

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相关内容以外,还可以通过观看与雷锋相关的影视纪录片来加深小学生对其事迹的认识。在视觉、听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加强[3]。

相比较而言,语言感知能力的强化依然取决于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身边的语言、文字信息有着一定的敏感性,并将其作为个人阅读能力培养的素材,以促进个人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尝试个人情感在语文阅读中的流露

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由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深刻剖析阅读内容,如创作背景等信息,使小学生对阅读内容有着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小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阅读之中,阅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以《亡羊补牢》为例,文章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人员的情感是不同的。既有牧羊人未能及时修补羊圈时的急切与责备,又有牧羊人在后期修补羊圈后的懊悔与欣慰,这其中的许多情感就能够通过阅读环节进行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小学生能够试着以多种不同的语气完成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情感表达,进而准确把握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变化[4]。

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出现的情感表达错误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从细节入手,避免直接否定而打击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需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情感表达,这也是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正处于个人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有效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使其对语言、文字等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将个人情感融入至阅读之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进传统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化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晓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

[2]黄芙蓉.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

[3]庞县根,吴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

[4]熊婷婷.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浅谈[J].中华少年,2019(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