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
2019-11-06黎淑芳
黎淑芳
【摘 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之一在于学生对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与语文课程资源匮乏以及教学方法僵化的矛盾。新课标从多个角度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课题。因为教学不仅是从表层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是在全面发展的理念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要从深层次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全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09-02
一、前言
教育的意义何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是从知识的传授进行阐述的。韩愈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说教育是传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引导学生掌握研究学问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个阐释对传统教育的发展影响非常深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都是从传统教育的角度入手。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这种知识性的教学活动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教育的解释更符合现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念,他说:“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综合性活动,教育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在教育中,最关键的就是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依据[1]。
二、语文学科教学资源与创新精神的融合
(一)文学、文化、语言与语文创新教学的契合点
据德国语言学家汤姆森·德莫克里斯研究,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就在孩子3-9岁期间。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孩子读小学的时期。为什么要从语言学习最佳时期来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话题呢?因为从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是有区别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的文化知识和文学阅读鉴赏这两个主要的板块,而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中的语言教学范畴。由此可见,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进行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很强,语言思维非常迅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二)语文阅读与写作中的思维训练
思维是认知层面的概念。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在教学中,最基础的是知识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让学生反复背诵,不断做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但是思维的训练远远没有掌握知识那么简单。很多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这是因为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缺乏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没有形成完善的语文学科思维。然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完善的语文学科思维[2]。
语文学科范畴中,语文阅读和写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叶圣陶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信息的输出。”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能够培养信息搜集、筛选、整合、归纳、转化以及信息的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从教学实践中加以提升,更需要认真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语言运用到口语交际和造句、写作中。如在教授学生学习“黑暗”这个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或者回忆生活中与“黑暗”有关的现象,很多学生都说夜晚关灯的时候,天黑漆漆的,那就是“黑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当周围黑暗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学生机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不同学生的回答也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新词,而且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
(二)以阅读为触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式,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阅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阅读为触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在进行《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桂林山水的独特性有哪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化,将阅读中的感受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色,提出“有哪些景色最吸引人?”这个问题将学生从阅读中走进生活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和角度,提示学生多体会生活中的美景,感受生活。在课堂引导和探究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也非常开放、活跃,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式。
四、結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有理论层面的支撑,还要有实践方法的指导。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教学实践就会失去明确的方向,如果没有实践方法的指导,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别说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由此可见,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高远,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探寻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仅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更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掘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开放自主的语文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郝玲君.新课标的实施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和原则[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方彩雯.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理论的运用与中高级综合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词语解释研究[D].广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