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推进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工作的路径探析
2019-11-05商鸿杨友鹏
商鸿 杨友鹏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精准化日益成为高校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指引,必须从树立精准服务意识,用优质化打造精准化;建立精准数据库,用信息化促进精准化;完善精准工作模式,用标准化形塑精准化三条路径入手,探析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工作的新思路,从而更好地满足高校离退休人员的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 精准化 高校 离退休工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做工作要“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化工作的指示,中央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医疗”、“精准就业”、“金融机构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等政策举措。时至今日,精准化工作思路,已经成为助推中国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指引。
高校离退休人员,因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阵地优势,在舆论引领、知识储备、塑造人才方面,具有其他離退休人员难以比拟的重要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离退休部门要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老干部的各项政策,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让老干部在政治上更加有荣誉感、组织上更加有归属感、生活上更加有幸福感。因此,对于高校的离退休管理部门,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落实精准服务理念是关键。
201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上,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提出要“突出抓好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质量”。精准化在离退休工作中要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精准化”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指利用信息化方法(技术)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二是指要依托信息化工具主动挖掘合理共性需求并努力找到方法予以满足。
精准化推进新时代高校离退休工作,可以从精准服务意识、精准数据库、精准工作模式等三条路径来协调推进,对于提高离退休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发挥老同志的正能量,助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精准服务意识,用优质化打造精准化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变观念,建立需求导向为主线,主动出击,做到精准发现需求,发现问题。找到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各项工作做到精心、精确、精细、精到。精准服务意识,不仅包括精准对接服务需求,更要囊括精准定位政治需要。鉴于离退休人员“后双高期”实际情况,采用“四就近”原则精准展开党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传达中央和学校重要精神,切实做到“送学上门,”让他们思想常新,理想永存。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要依托关工委、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老年体协等平台,充分满足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需要,精准引导老同志发挥正能量。
二、建立精准数据库,用信息化促进精准化
融媒体时代,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要求。高校李离退休部门尤其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和其他科技手段,拓宽渠道,使工作更精准有效。要实现校内数据共享和分层管理,以更好地建立需求导向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开展离退休各项工作。积极协调二级单位党组织和退休党支部,着力打好“党建+”这个“组合拳”,把“党建+学习”、“党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抓好离退休支部书记等骨干群体,大力开展“老党员驿站”、“老干部学习园地”等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党建的更好发展。
三、完善精准工作模式,用标准化形塑精准化
新时代离退休工作的精准化,对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多管齐下,条分缕析地把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做到精准落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精准掌握离退休人员的家庭情况、居住地、身体状况等信息;要及时掌握好子女的联系方式,完善数据库;要切实做到“五必访”,即春节前必访、暑假前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有困难的必访、家庭重大变故的必访;要精准搭建特殊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平台对家庭困难、身患重病、丧偶(子女不在身边)及家庭发生;要对遭遇重大变故的离退休人员重点关注,身体力行,及时给予帮助支持。
四、结论
高校离退休工作,是一项长做长新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模式的工作。高校离退休部门工作人员,要以上述三条路径为着力点,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奋力推进,开拓进取,精准化推进离退休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2月08日)[N].人民日报,2018-12-09
[2]程丽英.如何做好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文教资料,2019,(7):125
[3]胡春雷.对高校离退休教师关怀工作的思路探讨[J].智库时代,2019,(4):57
[4]钱兴霞.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4):29
[5]王寒.高校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创新研究[J].科技导刊,201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