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直观表征解决数学问题
2019-11-05陈秀娟
陈秀娟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利用生活情境导入让数学问题直观化,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使数学问题可视化。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通过直观表征解决数学问题,自觉建构解题过程。
关键词:生活情境;直观表征;解决问题
一、引言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喜欢探究的心理特征,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鼓励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自觉建构解题过程。如何借助直观表征把单调的数学变得生趣盎然,便于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新课不新”“水到渠成”? 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借助生活情境导入,数学问题直观化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课,把单调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尽快进入探究状态。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这样引入:“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我们给SOS村的小朋友分月饼好不好?谁来说一说6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 ”学生很快出示3张画着月饼的小卡片。教师接着问:“现在还剩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该如何表示呢?”学生出示对折的卡片回答:“每人分到半个月饼,也就是这半张卡片。”教师追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月饼吗?”学生回答:“半个月饼可以用小数0.5表示,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师趁热打铁:“为什么也可以用表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分数。”教学中,教师利用中秋节去SOS村分月饼的场景引出分数,出于对分数的好奇,学生产生了急切的探究欲望,因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又如,人教版六年级“分数乘法3.5×3”,教师这样引入:“同学们,秋高气爽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请看屏幕,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哦,你知道了每个蝴蝶风筝是3.5元。想买3个风筝需要多少钱?对了,3.5×3,如何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乘法。”借助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课题,学生乐学爱学,得出买3个风筝需3.5×3=10.5元,不仅学有所获,还能保持长久的记忆。
再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带小括号的计算”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雷姨上午扎水晶花3小时,下午扎水晶花4小时,平均每小时扎5朵水晶花。雷姨一天共扎多少朵水晶花?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位学生这样列式计算:5×3+4=5×7=35(个)。显然,该生是结合题意根据实际答案推算的,但违背了计算法则。教师不动声色:“如果只看算式5×3+4,谁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学生不假思索:“应该先算乘再算加。”教师继续提问:“可是这位同学的列式5×3+4,为什么先算加再算乘?”学生出现认知障碍:“如果先算乘再算加,即算式5×3+4=15+4=19,会出现15朵水晶花加上4小时,得出的19,这19到底是水晶花数量还是小时数?”教师趁热打铁:“是呀,要是先算乘再算加的话,这道题的算理就会与实际问题相违背,怎么办呢?”学生陷入沉思,教室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打开课本试图从书中寻求答案……,于认知障碍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小括号。学生暗地佩服小括号的神奇作用:“有了它,15×(3+4)就可以先加后乘了!”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的思辨,小括号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明白了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三、鼓励直观体验探究,数学问题可视化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有序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建构认知。例如,教学“1千米有多长”,教师先让学生估一估1千米有多长,再把学生带到操场实践体验。①指一指:100米、400米分别有多长?②走一走:体验100米、400米的实际长度;③算一算:走400米所需的时间(约6分钟)。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1千米到底有多长?并说明理由。有了100米、400米的亲身体验,学生对1千米的长度有了比较直观确切的感知,即1千米有10个100米,1千米可以绕操场2圈半,走10分钟大约可走1千米等。结合现实情境,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交流,体验1千米的长度,这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视化,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走”中学、学中议,这样能提升学生直观意识与解题能力。
又如,教学四年级的一道习题:戴师傅和徒弟3天内加工一批精密仪器,徒弟加工102个精密仪器,戴师傅加工120个精密仪器,平均每天戴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仪器?题目中的“戴师傅和徒弟3天内加工一批精密仪器”不在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内,此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话题入手,现场举行2分钟的拍皮球比赛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四2班举行拍球比赛,2分钟内,陈晓同学拍了168下,吴越同学拍了172下。”教师追问:“根据这组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当部分学生提出“平均每分钟吴越比陈晓同学多拍了几下”时,有学生列出算式:172÷2-168÷2=86-84=2(下)或(172-168)÷2=4÷2=2(下)。
因为有了现场比赛气氛的渲染,学生的探究热情自然高涨,在“玩中”收获了知识,启迪了智慧。
再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相遇问题”,教师出示这样一道开放题:晓琳每分钟走47m,杨磊每分钟走51m,两人相向而行,走了9分钟。求两人相距多少米?学生眉头紧锁:“晓琳和杨磊行走的条件不明确,怎么求两人相距的距离?”教师追问:“晓琳和杨磊相向而行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问题引领学生上台逐一演示各种可能。演示中引导学生发现“相向而行”出现的三种可能,即还没相遇、相遇以及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路程。根據这三种情况,教师让学生分别补充不同的条件,再列式解答。教学中,学生由开始的眉头紧锁到后来的茅塞顿开,该教师重在关注学生亲身体验,抓住核心问题打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同样,教学二年级上册“两步加减问题”,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导入游戏,即让每个小组成员邀请别组同学加入,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游戏之前,教师分配任务:“认真观察小组人数的变化情况,并思考如何描述人数变化的过程。”经过一番变动,新的小组组合成功。学生开始描述组合情况,于描述中展现“两步加减问题”的解题思路。一位学生描述:“我们这组原先7个同学,离开2个同学,又来了4个同学,现在共9个同学。”学生根据这个小组变化情况列式计算:7-2+4=5+4=9(个),再口述编成一道求“现在有多少个同学?”的应用题。接着,学生再次发言:“我们小组原先的6个人一个也没离开,从其他组邀请了3个同学,后来又邀请2个同学,现在我们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旁听的学生迅速地列出算式:6+3+2=9+2=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