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经典,浸润心灵

2019-11-05魏世杰

教师·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传统文化

魏世杰

摘 要:传统文化进课堂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但怎样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润物无声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则是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究的课题。它需要执教者抓住语文学科特点,从作品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方面去整体解读,让学生全面认知传统文化,促成文化与学生达成共鸣,批判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批判性传承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已成席卷之势。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应该怎样与传统文化融合,一直以来,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着。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囿于传统教学方式,捕捉不到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传统文化的融入成为空白;另一部分教师只要看到课文涉及传统文化,就勾连放大,铺陈展开,将语文课上成了传统文化宣传课,以传统文化教育替代语文教育。我认为,执教者应放出眼光,理清文化精华与糟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找准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认同中弘扬传统文化。

一、找准文化元素,认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精神,传统精神的载体在经典诗文,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深入理解经典诗文不朽的经典意义,并不断发掘其文化意义。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都是经典诗文,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执教者应立足社会,把握时代脉搏,多角度寻找传统文化元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从文化常识、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方面,抓住某个切入点解读作品。

一是寻根溯源,从作品产生之初时的本义去解读。如对《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很多人理解为“老百姓可以任意摆布,但不能让他们明白道理”。之所以这样理解,是不清楚“由”的本义,将“由”按现代义解释为“顺从、摆布”了。如果我们寻根溯源,就会知道,此处“由”与“从”同义互训,“从”是会意字,由两个“人”组成,前面一人引领,后面一人跟从。本义即“引领、带领”,“由”的意義也是“引领、带领”。再联系前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教化人民,可以让他们跟从好人学好样,不必让他们听空洞的道德说教。这才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本意。如果我们脱离了文本诞生之初的本意,就会曲解成孔子要阻挠人民寻求知识,是愚民之术。东汉大儒郑玄在注解“民可使由之”一句时也将“由”解释为“从”。他说:“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这个注解充分展现了孔子民本政治与榜样政治的宝贵底色。

二是见微知著,寻找文化元素的普遍含意。经典诗文的作者因受政治因素、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常运用特定的意象或事物来表达情感,这些意象与事物积淀下来,便拥有了普遍的文化含意。如饮酒多表达送别、愁苦、孤独之感,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望月寄托家国之思。东篱菊多象征隐逸之士,昆山玉则比喻杰出之才。大雁是信使,象征着两地相思;寒梅是勇士,象征着高洁坚强等。

三是由浅入深,领悟作者赋予它的特殊含意。同一个意象,往往由于作者境遇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是写大雁,同是出自李清照的笔下,却因词人境遇不同而文化内涵各异。词人早年写给丈夫的《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此时雁传递的是希望和相思,虽然略带不得相见的幽怨,但仍满含甜蜜的期待,此处大雁的文化密码就是雁的普遍含意。而她后期创作的《声声慢》一词中,又赋予了雁特殊含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中的雁则是南归的秋雁,看似是普通的意象,裹挟的却是词人的身世飘零之感、生命垂老之伤和故国亡破之痛。

因此,读经典就是要找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解读其蕴含的文化密码。正确解读文化密码,才能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才能显示出经典的广袤与深邃,才能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二、把握文化本质,认同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应以何种姿态 “立德树人”?我认为应挖掘作品的文化本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触摸古人的心灵,在春风化雨中,让学生认同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是一种‘自我认同,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应于人存在的生命意义的建构。只有把本民族的特性融入个人存在的内核,才会对个体和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以足够的信心和肯定。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少注重对人情感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课堂教学中生硬地掐断了文化与学生之间的共鸣之弦。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文化情怀根植于自己的心灵,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引导学生透过文化现象,抓住文化本质,把握文化精神。把阅读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赋予阅读以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心同此情,情同此理,以点带面,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认同传统文化。我以为其途径有三:一是梳理作品内在的情脉,二是关注与作品联系密切的写作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三是多角度探究文章主旨。

如学习《陈情表》可先从标题入手,推“情”探“脉”:言身世苦之“实情”, 念祖孙间之“孝情”, 感圣朝恩之“忠情”,极言“怖惧”之“两难境”。然后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汉代儒家思想要求“忠君”,晋朝由于得国不正,没有底气谈“忠君”,因此“以孝治天下”。而晋朝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慢慢演变成门阀制度,造成“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再加上社会长年动乱,文人有避世之心。作者本乃敌国遗臣,应诏不应诏都有风险。最终引导学生“以意逆志”,从“两难境”的角度探究文章主旨:李密是两难的,一个关乎生命,一个关乎道德。李密正是在这种政治处境中“陈情”的。他选择避开两极,有限地拒绝,保持观望。其实,李密这种退一步的务实做法,也是人类求生本能下的必然选择。“在至情的孝道与至圣的忠情下,文章深刻地折射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严峻的封建集权统治下,处处表现出的小心、恐惧——在强权面前,作为微小个体的痛苦与无奈。”教学中,我们应由浅入深,层层探究,让学生领会其情,理解其择,实现其文化之认同。

又如学习《项脊轩志》一文时,可以从“志”这种文体入手: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文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中“喜”“悲”二字便能带领学生融入文本,体味作者的情感。“喜”于修缮后的项脊轩的环境,“悲”于对亡母、对祖母、对亡妻的怀念。我们在讲授课文时,有必要补充文章的相关背景:归有光九岁能文,35岁中举,连考八次,直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一职,一生郁郁不得志。且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因而作者的“悲”中也含有科举不中、未能光耀门楣的愧疚,作者的种种情感完全可以感染到读者。我们结合文章的选材和写作手法体会文章主旨,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一个小阁子,却关联着兴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我们还可以向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讲述与亲情有关的故事,从课内到课外,从触摸作者内心到学生内心认同。

这种剖析与解读既能以简驭繁,又能将文本与学生融合,让学生在文化认同中去传承传统文化,抓住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作品的文化情境中,触及肌理,受其感染,得其真味,求得心灵与作者的对接,使其思想撞击,情感相遇,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没有这种剖析与融合,那么教学永远无法穿透作者與学生之间的隔膜,抵达不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践行拿来主义,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古,甚至不是为了复兴,而是为了把学生逐渐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敢于质疑和具有文化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传统文化厚重而又芜杂,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例如,《弟子规》中很多观点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譬如:“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孝顺”的角度看,这句话确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质,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时也有可能考虑不周,如果父母之命中有很明显的差错,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好好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畅所欲言,在辩论中去辨明真理,明确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譬如:“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虽有“慎言谨行”之训导,但很明显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应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讨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路见不平,到底该不该出手,该怎样出手,在师生的互动中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碰撞与反观,古今关照,对接了当代文明,才不致让教学陷入凌空蹈虚的境地,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担当,才会在经典的古曲中弹奏出鲜活动人的旋律。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分辨“鱼翅” 与“鸦片”,理清精华与糟粕,扬弃之,吸收之,让学生含英咀华,质疑创新,从而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观,渐臻丰沛的生命境界。

传统文化是宝库,我们要想不在传承的路上落窠臼,走弯路,就应仔细捕捉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认真解读,正确认知;透过文化现象,把握文化本质,认同传统文化;强化批判意识,创新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覃  燕.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绽放魅力——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8(12):150.

[2]吴 琰.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速读(下旬刊),2019(2):188.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传统文化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