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精神气质
2019-11-05章捷
章捷
摘 要: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所在。文章立足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从校园精神、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角度来阐述文化立校的重要意义,通过传承创新学校文化,涵养师生精神气质,从而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关键词:学校文化;校园精神;制度文化;文化活动;校园环境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所在,对教育学生、熏陶教师、凝聚人心、展示形象和促进教育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一所有品质的学校必然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和丰厚的文化教育理念。
长沙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六中”)着眼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和谐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一、创新办学理念,强化校风建设,树立校园精神
良好的学校精神理念能够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力量,催人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涵盖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校训、校史、校歌、校徽以及师德师风等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表达。六中文化建设首先就从校园精神的提炼与领悟开始。
(一)重温校训,创新理念,立校之魂
不论什么创新,其前提都是立足于传统,在传承中求发展。我们要把六中百年校史的精华发掘出来,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和有生命力的。
六中在1905年创办之初,取名为“兑泽中学”,是极富文化内涵的。“兑”是《周易》中第五十八卦,寓意亨通。《象辞》解释说:“本卦为两兑相叠,兑为泽,两泽相连,两水交流是兑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广交朋友,讲习探索,推广见闻。”
教育者如能从中理解“两泽相连”的含义,将更注重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教育也将能润泽生命。
校训,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学校形象的重要标志,学校文化的点睛之笔,六中秉承“公、勇、诚、朴”的校训。“公”,阐释为“远大理想、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正直无私”;“勇”,阐释为“献身精神、英勇无畏、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诚”,阐释为“以诚待人、诚实守信”;“朴”,阐释为“朴实无华、实事求是”。
六中在每届新生开学典礼或升旗仪式上都会让师生重温校训,不断挖掘六中百年办学历史的深厚积淀,传承六中“公勇诚朴”校训精神,它对六中师生教学成长与进步、素质提升与发展具有重要的自省和激励作用。我们在认真梳理校史的过程中,沿用了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老校歌并将歌词全文雕刻在教学楼墙上醒目位置。同时,全面征求听取了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重新设计了校徽、校服、校旗等一系列视觉传达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六中不断提炼与升华学校发展与教育实践的新經验,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确立了“立德、明理、务实、笃行”的办学理念。六中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国家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立德”,为“人文底蕴”,也是“责任担当”;“明理”,为“学会学习”,亦为“科学精神”;“务实”,为“健康生活”;“笃行”,为“实践创新”。
笔者在六中百年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之上,顺应新的办学形势,作为现任校长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想,并提炼出“温润、仁爱”和“给师生37℃的温暖”的教育理念,(注:37℃是人体最健康、最舒适的温度。适度地让师生每一个人在兑泽校园里,都能相互感知到自己和他人和谐存在,并且都作为独立的个体被关注、关心和引导)这是对“兑泽”的一脉相承,并适应新时代教育背景的创新,也是全校师生发自内心认可的东西。新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的确立,大大提升了六中办学品位,引导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向教育更高境界发展。
(二)强化师德,优化校风,兴校之本
校风是学校教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结晶,是教风和学风的融合。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会对学校师生产生内在动力,促人上进,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要抓好校风建设,只有在教师中树立起良好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第一,通过他律与自律,规范师德行为。结合教育的发展要求,落实《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从业十不准》《长沙市第六中学教师师德规范要求》,签订《长沙市第六中学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书》《长沙市第六中学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师德师风规范性文件,通过学校阳光服务平台、家长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系统等,来进一步建设良好师生关系,搭建好家校互动平台,规范好教师行为,将具体的师德要求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第二,通过学习与体验,提升师德修养。学校让教师通过专家讲座、校本研修、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学习校内外师德典范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高尚的师德境界,明确师德发展的追求目标。
坚持师德师风专项培训。通过重温“师德规范条例”,学习师德典型事例、举行师德先进经验交流、放映师德教育影视片等方式,对教职员工进行师德教育;学校工会开展师德师风的专项活动,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师德师风专题征文”“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研讨”等活动,培养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第三,树立身边榜样,引领师德发展。学校每学年组织“七一”和“教师节”系列表彰、年度考核,评选和表彰师德师风优秀分子;定期组织推选“身边好教师”“我喜欢的老师”等多种方式,评选出学生和家长喜欢的老师,树立起身边的师德榜样和师德标兵,在增加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引领学校师德的提升和发展。
在长期的教育与管理中,学校逐渐形成了“明理、诚信、弘美、尚新”的良好校风;“敬业、求实、奉献、进取”的优良教风;“勤思、善问、博学、致用”优秀学风。
第五,倾注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我们在加强“教工之家”建设的同时,继续办好教工低龄子弟托管中心“放心吧”, 精心设计了“心灵氧吧”,开办了静雅的“兑泽书屋”和“明志轩”书画室, 在体艺馆设立乒乓球室、形体室、舞蹈室、瑜伽室等。坚持每季度举办教职工的集体生日会,组织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登山祈福、环年嘉湖跑等活动。
四、完善文化设施,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是展示学校文化和体现校园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精致、高雅的校园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优化学生的品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近年来,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个性化、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规划设计,较好地营造文化气息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的环境文化,有效提升了学校环境文化品牌形象,较好地发挥了环境育人的特殊功效。
第一,对校园环境净化、美化。通过常态化的卫生清扫活动的开展与卫生保洁意识的培养以及无烟校园的创建活动,校园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通过对校园道路的整修、校园墙壁的粉刷、钟楼的改造、学校教学楼走廊的植被绿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对兑泽园内水塘的清污,让水流动起来,鱼儿游动起来……校园环境得以不断净化、美化。
第二,对校园设施提质改造。全校各班配备好“智慧云”黑板和节能护眼灯,全面改造教学楼、体艺馆、学生寝室、足球场,先后新建录播教室、校史馆、书法室、美术室,学术报告厅、党建工作室、班主任会议室、团队活动室等各种功能室得以重新修缮与装饰。学校的硬件与软件全面升级换代,教学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第三,打造校园文化景观。兑泽之精神在于温润仁爱,一草一木润师生于无声。近三年来,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从赏心悦目的兑泽园、明志园,到主题鲜明、润物无声的校史浮雕背景墙、图腾柱、校歌文化墙,再到杰出校友雕塑,无不彰显出六中优雅别致的校园环境、悠久的办学历史、浓郁深厚的文化氛围。焕然一新的宣传橱窗与文化墙、文化雕塑以及精心设立的校园文化标志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景观。漫步在文化景观长廊里,师生就犹如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又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时时感受到一种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使校园环境成为無声的教育者,“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全方位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显著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有来访嘉宾这样评价:长沙市第六中学就是一所“丰富而安静的学校”。在校门口,在校园里,我们都能感觉到学校的静谧与灵动:精致的校园是静悄悄的,鸟儿婉转的歌声清晰入耳;小讲解员的导引是活灵活现的,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次第呈现、历历在目。近年来,长沙市第六中学校园面貌的华丽转身、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及校园文化的进一步积淀就是佐证!
学校文化建设一直在路上,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努力,一定让全体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真正成了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黄国胜.打造特色 提升学校文化内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2013(7):19.
[2]闫继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境界[J].基础教育参考,2013(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