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从广州走向世界
2019-11-05冯海波
冯海波
中国茶叶,岭南出海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四大茶文化之一,岭南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唯一口岸,是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叶之路”的一个起点,全国各省茶叶均运来广州,茶市极旺。
在广东,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东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特色。广东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非常普遍。至清代,广东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东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数百年来,广州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最大的茶出口外销口岸、最大的茶消费市场。
广州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对外贸易中心,有着悠久的茶叶外贸传统,是中国历代茶叶国际贸易的主要口岸。茶叶作为中国的商品出口产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汉朝与南洋诸国通商,广州当时称为番禺,是国际贸易都会。中国商船由此出发,曾到达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南部等地,带去黄金、茶叶等物,换回奇珍异品。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茶叶的传播,他回国后带去茶叶和瓷器等物,震惊西方。明嘉靖年间亦有一威尼斯著名作家拉马斯沃,著有航海旅行记,其中提到中国茶的情况,并将一本书命名为《中国茶》,从此把中国饮茶知识全面传到欧洲。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有康熙帝在1685年的亲笔御批,钦定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茶叶对外通商口岸。由此,广州成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叶之路”的一个起点。1640年,荷兰商人首次将中国茶叶从广州运销欧洲,其后又于1673年陆续运销伦敦。自此,中国茶叶成为世界商品。18世纪20年代以前,荷兰主要以巴达维亚(即今印尼雅加达)为据点,与中国到达的帆船进行易货贸易,茶叶是其中的主要货品。之后,以广州为口岸的国际贸易中,茶叶仍是荷兰的首选商品。直到1795年荷兰人退出茶叶贸易前,茶叶占荷兰输入商品总值,大部分年代保持在70%-80%,有时甚至超过85%。
茶叶贸易,兴盛于十三行
1720年,茶叶贸易开始兴盛,当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除了丝绸之外,第二宗便是茶。当时广州有“十三行”,主要经营丝、茶销售。英国先以银两购买中国茶叶。到了18世纪后期,发现鸦片贸易能赚取高额利润,于是运来鸦片并换走大量茶叶和丝绸。当时广州设公行,名义上是料理清朝政府与英商间的贸易,实际上受英人利用。那时英商不明白中国习惯和法律,请求公行代纳租税,代办交涉,清朝官吏也因语言不通的缘故,利用公行代收租税,代办交涉。广州公行在茶市有特权,可以操纵茶市,支配茶价。
公行收茶時,资本分21股摊派,大商每人四股,中商有四人各三股,余各二股半。公行代英商雇用买办、账房、书记、挑夫等人。茶市专利机构在中国方面是公行,在英国方面是东印度代理公司,即俗称洋行。到了1793年,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瑞典、西班牙也曾设驻广州代理公司,但英商和公行来往最多,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广州代理公司在洋行中势力最大。
当时售卖外商的茶叶均在广州查验,不够标准的茶需酌量减价。英商拒绝不要的茶,公行再转卖给其他商人。茶到伦敦时再查验一次,在英国查验的报告送回广州英国东印度公司,做下年收茶的参考。密尔本著《东方商业》,载有东印度公司17年的详细统计。从这些统计看来,广州运到伦敦的货品,茶占全数的95%,可见中英两国最初通商始于茶叶,且为中国大宗出口货物。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运华茶入英,其量仅65公斤,以后日增。1715年绿茶初次出口的时候,广州的中英茶市方完全成立。1780年,由广州输出上等茶达8吨,砖茶500箱。
在美洲大陆,中国茶叶最早是1711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转运入美国。美国独立战争后,中美最先通商之货物为茶叶。1784年,美船“中国皇后号”来到广州,翌年即满载茶叶而归。以后美国商船来华日增,1800年从广州运往美国的茶叶已达1781吨,1830年增为2700吨,1840年上升到7670吨,茶叶已成为中国输美的大宗商品。
欧美庞大的茶叶消费需求带动了中国茶叶的出口。清代茶叶贸易在一时期形成了联通国内外的茶叶之路。中国外销茶的流通体系完整且分工明确,基本转运程序是:茶农一茶贩一茶庄一茶商一十三行一洋商—外国。中国外销茶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而以红茶为多。根据《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所述,当时通过行商出口的茶叶,包括红茶、武夷、工夫、色种、绿茶、松梦、屯溪等。但由于西方对茶叶偏好的不同,因而不同的茶叶品种在出口贸易商有着明显差异,西方人往往难以接受带有苦味的绿茶,偏爱红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茶叶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茶叶每年出口约22500吨,全是从广州出口。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广州出口的茶叶仍占多数。如1845年,广州出口茶叶为34500吨,占华茶出口总数的95.3%,1850年仍占60%以上。
此后的100多年,茶叶贸易兴衰演变。在这期间,广州一直是茶叶外贸的重要门户。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成为中国红茶和特种茶出口的主要口岸。近年,经广州出口的红茶,占全国总数40%左右。
茶叶,带动世界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茶叶贸易影响了世界,首先表现在饮食上。葡萄牙开辟通往亚洲航线后,中国的茶叶从广州传人欧洲。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素有“饮茶皇后”之称,她在嫁予英王查理二世时,把茶叶带到英国,中国茶叶又迅速通过英国传遍了欧洲。在葡萄牙,贵族、皇室养成了饮茶的习惯。17世纪以后,饮茶之风在西班牙、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普遍兴起。18世纪,英国和美国的家庭和咖啡店普遍把茶作为饮料。如今茶已经发展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饮料。
东方人饮茶,讲究的是内敛,是神韵,是品道。品茶需静心,体会不同茶种的气味,或甘或苦,各有千秋。而英国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下午茶,以红茶为主,它的开创者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贝德菲尔公爵夫人。作为维多利亚女皇的闺密,公爵夫人常进出皇宫,与贵妇小姐们聊天休闲。由于英国皇家晚餐时间较晚,女伴们常抱怨午后到晚餐期间太过漫长,无所事事又容易饥饿。公爵夫人发现,泡一壶茶,配一些松饼蛋糕,就能打发这漫漫午后,也让社交谈话更有兴致。于是她邀请贵妇们一起喝茶吃点心,渐渐地,其他贵族也效仿贝德菲尔公爵夫人的做法,下午茶随之风靡英国。后来随着英国在世界的殖民扩张,英式下午茶也成了一种世界闻名的文化形式。
除了饮食文化,茶叶贸易也促进了航海业与造船业的发展。“一口通商”政策规定,中国所有产区的茶叶必须集中到广州,由十三行商进行海外贸易。而从欧洲、美洲往返广州的航程遥远,动辄需要花费一年之久,运输效率和竞争利益的驱使,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变革,进而推动了航海业与造船业的发展。
茶叶贸易不仅影响了世界,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首先影响的是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从播种、施肥、锄地、采茶,到拣茶、晒茶、炒茶、揉茶、筛茶、舂茶,直至装箱、水运、行商,在贸易驱动下,每个环节都趋于细致入微。其次,衍生了中国南方特有的茶楼文化,乃至凉茶文化。最早的凉茶就出现在广州十三行的商馆区,十三行使岭南凉茶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使之逐渐享有世界声誉。此外,十三行的茶叶销售,带动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西方的科学技术、餐饮食品、建筑风格、医学、宗教、体育、音乐、美术等,也通过茶叶之路回溯来华,引介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