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X3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19-11-05
胃癌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2-3],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胃癌患者的早期表现不具有特异性[4],故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即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仍有一部分患者复发[5-7]。胃癌复发提示预后不良,会降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临床上需要探索新的有效指标来判断预后情况。DDX39是DEAD-Box蛋白分子家族的一员,其在分子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及RNA代谢,从而调节相关组织的特异表达[8],已有多项研究显示DDX39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9-11],其还可能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本研究探讨了DDX3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期为胃癌的诊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诊断为胃癌。排除标准:(1)身体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后续治疗;(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其他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4)术前曾接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患者术后随访2年,收集生存资料。
1.2 DDX39表达的检测和分析
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中的DDX39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所用标本包括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组织3 cm)。所用抗体购于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染色后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应用软件分析染色结果的DDX39相对光密度值(IOD),取平均值作为单张切片的最终结果,再以癌旁正常组织的IOD值为基线分别计算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相对IOD值作为后续统计分析的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DDX39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DDX39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2年预后情况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DDX39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DDX39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IOD值为2.1±0.4,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IOD值(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片组织中DDX39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见图1,DDX39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相对IOD值见图2。
图1DDX39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00A胃癌组织B癌旁正常组织
注:两种组织中DDX39相对IOD值比较,aP<0.05
图2DDX39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相对IOD值
2.2 胃癌组织中DDX39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相对IOD值的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DDX39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如表1所示,DDX39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DDX39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
2.3 DDX39表达对患者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的影响
如图3所示,DDX39高表达组的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DDX39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296,P=0.038)。
表1 胃癌组织中DDX39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注:组织学类型中其他分类包括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
图3 DDX39表达对患者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的影响
3 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及自身免疫因素等关系密切[5-6,12]。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研究表明慢性胃炎[13-14]、异型增生[15]及幽门螺杆菌感染[16-18]均可影响这个过程,由于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目前尚无有效的对因治疗。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一部分患者可复发,而胃癌的复发则提示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探索遗传分子水平的因素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12-19]。有临床研究表明DDX39与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细胞癌及膀胱癌等的发生及预后均有一定的相关性[9-11],但其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探讨了DDX3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DDX39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提示DDX39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DDX39与胃癌组织学改变的关系,结果显示DDX39的高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提示DDX39与胃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DDX39的表达可能会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
应用K-M生存曲线分析胃癌患者术后2年的累积生存率,结果显示DDX39高表达组的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DDX39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检测DDX39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患者的预后。对于DDX39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更应多加关注,加强术后复查及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
本研究中DDX39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关系虽未获得明确结论,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肿瘤相关分子水平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将明确胃癌的基因学病因。本研究虽有了一定的发现,但可能存在研究环境的差异且样本量有限,今后将对机制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综上所述,DDX39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