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效果评价
2019-11-05胡伟华
胡伟华
(航空工业襄阳医院放射科 湖北 襄阳 44102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脑血管畸形疾病,其血管瘤往往由大小不均等的血管窦所组成,并且管壁与毛细血管壁相似,可发生于脑硬膜、小脑、桥小脑脚、鞍区、脑室壁及大脑各叶等区域。同时,血管瘤大小并不均等,小至几毫米大至高达3~4厘米,表现为鲜红色或草莓状,具有易自发出血或形成血栓等鲜明特点[1]。即便多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不存在典型临床症状,但是血管瘤发生于鞍区的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或视野的变化,甚至有局灶性压迫表现。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所有患者先后实行CT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其中,3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例:13例;年龄最高者78岁、年龄最低者52岁,平均年龄为(58.69±2.47)岁。本次研究明确要求所有患者及其亲属提前阅读实验同意书,了解实验基本流程及具体内容,并且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的审核及同意;此外,将存在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及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者逐一排除。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先后实行CT诊断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1)CT诊断:即实施CT平扫检查及强化扫描检查,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沿着颅底部向颅顶部扫描,于强化扫描前期由右肘部静脉注射1.5mg/kg的碘海醇,控制注射速度不得超过3ml/s,获取动脉期扫描结果、延迟期扫描结果及静脉期扫描结果,所有数据输入工作站后进行全面分析。
(2)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即实施常规序列平扫检查、SWI序列扫描检查及强化扫描检查,选择头部线圈维持仰卧位姿势,沿着颅底部向颅顶部扫描,由右肘部静脉注射0.2mmol/kg的钆喷酸葡胺,再实施横轴面扫描检查、冠状面相关TIWI序列扫描检查及矢状面检查。
1.3 判定标准
全面分析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脑内型及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涉及的计数数据,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本次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31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4例为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2.2 两组诊断准确性对比
CT检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0例、检出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例,检出准确率为67.74%(21/31);核磁共振成像检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检出脑外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3例,检出准确率为94.77%(30/31)。由数据可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分,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诊断准确性对比[n(%)]
3 讨论
从本质角度来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不属于肿瘤的范畴,是薄壁血管累及所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其实质为畸形血管团,一旦出现畸形后则可能减缓大脑组织血液流动速度,造成血液滞留、钙化及血酸等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多数生长于大脑内部且少数生长于大脑外部,仅仅有20%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病灶,并且肿瘤大小不超过6厘米,开展血管造影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检查效果[2]。CT检查出现前,临床往往倾向于选择X线检查,但是深受X线检查自身局限性的影响,仅仅能表现部分钙化情况,其血管造影结果不够明显,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直至医疗技术日趋成熟,CT检查替代X线检查成为主要检查手段,并且CT检查普遍选择平扫方式,能全面展现病灶边界是否清晰,尤其是出现钙化的病灶其检查优越性远远高于核磁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与CT检查相比,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时T1WI出现低等混杂信号或低信号,例如:以病灶内出血为例出现高信号或混杂信号,信号强度不等说明出血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并且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水肿情况相对敏感。由此可见,CT检查具有定位准确、扫描速度快及成本投入低等鲜明特点,适用于测量肿瘤大小,而核磁共振成像能平扫脑部病灶,完整呈现病灶轮廓,二者联合使用能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实行核磁共振成像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后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