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效导入开启小学数学学习的智慧之门

2019-11-04李慧云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演示实际设疑

李慧云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实施导入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得以调动。该文以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为例,结合新课导入的要求,介绍了激趣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巧妙设疑法、联系实际法在数学导入课的有效运用,对于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智慧之门起着积极促进意义。

关键词 导入;原则;激趣;演示;设疑;实际

中图分类号:O615.12,{DF711},U46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86-01

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衔接新旧知识、开启新知的重要地位,教学实践证明:新颖、有效、精致的课堂导入,能有效地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很快融入到学习氛围中,促进后面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

一、新课导入的原则

(一)科学启发性

在设计教学导入环节时,应遵从科学性、启发性的教学原则,首先导语的内容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科学设计。其次在设计导入语时,应结合任教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致、开启学生思维的导语,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以《比一比》的学习为例,认识、会用“=”“>”“<”来表示两个动物的大小。在设计导入环节时,组织了森林动物运动会的情境教学,从参赛动物的数量来设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哪些动物的数量多,哪些动物的数量少?从而有效导入一一对应比多少的内容学习。

(二)簡洁实效性

数学导入是为了能将新旧知识有效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进入新知的学习状态,有些教师为了遵循所谓的新颖、趣味性,从教具到形式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搞不清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所在。应用简练精准的语言、简洁的形式来直接导入新知的学习。

在设计《分一分》学习导语时,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法,创设有关逛商店的情境,展示商店货架图,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摆放如何?营业员是按照什么标准来摆放商品的?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效地导入了有关分类新知的学习。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有效地进入新知的学习氛围中,这是设计教学导入环节的意义之一,尤其是数学学科,其思维逻辑性较强。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结合教材内容和一年级的学生认知规律特征,时常采取具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猜谜语形式、情境教学导入式等多种类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新知的学习。

以《认位置》的学习为例,它需要学生能在具体场景体会、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向感平时是很弱的,所以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实行游戏教学导入:师生集体做游戏(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让学生之间互相来说上、下、前、后的方位,接着以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来引入左和右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为有效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位置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直观演示法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依据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演示导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中获取感性认识,从而加深了对具体、表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在导入《认识图形》的学习时,考虑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图形较为形象化,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能更好地、直观地识别这些图形。教学伊始,介绍给学生带来的几位老朋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同时介绍新朋友——三棱柱,接着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模型,为后面的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的教学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三)巧妙设疑法

设置悬念以质疑的形式来有效导入,是小学数学时常采用的导入方法之一,有效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有效的、巧妙的设疑,以“疑”来促“学”、以“疑”来促“思”,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猜想、探究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探讨、勇于探讨,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起着积极促进意义。

以《分与合》中的“2-5的分与合”的学习为例,它需要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拿了3个桃子,首先询问学生,若用两只手来拿,两只手都不可以空着,有多少种方式?学生进行实践演示,分析自己的思路,接着教师进行适时引导:通过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动手实践,来学习新知。

(四)联系实际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指导、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设计教学导入内容时,积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经历入手举例,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生动,切实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广泛性,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会更强,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在设计《认识11-20各数》的导入学习时,以班级的8个小组的评比报展示为例,引导学生评比表现好的小组前三名,在小组后面贴星星,数数他们的星星数量,当数到10的时候停下,接下来会数吗?当数完第一名14颗星时,教师将10颗星换成一朵红花,将4颗移过来,若还有就继续贴,这样计数真方便,这样就很自然的导入10个一是一个10的学习。

新课教学导入的方法众多,需要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研讨、敢于创新,让导入学习真正开启知识的智慧之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演示实际设疑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高中生物教材《生物技术实践》的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替换策略探究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浅谈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
试论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