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阅读的良好习惯

2019-11-04姚艳红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数学课堂阅读

姚艳红

摘 要 小学是学生教育生涯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教育工作当中则应当避免过分看重于成绩,而结合综合素养的视角,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小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等特点,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则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本文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阅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数学课堂;阅读;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00-01

数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提高小学生数字敏感度和计算能力为主,所以相对来说教师的工作重点往往倾向于单纯的数字计算方面,反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阅读是集中注意力和加强记忆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阅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公式的记忆方面,而且在对题目的阅读当中,学生更加能够将精力投入其中,避免由于看错等情况而导致计算结果脱离题目本身的问题发生。

一、小学生在数学课堂阅读的重要性

(一)集中注意力

在当前社会发展当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日益完善,现代小学生的生活条件更加富足,物质基础较为夯实,而由于家庭的过分宠爱或是电子设备等外因的干扰,却导致学生自身的注意力分散,不能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发挥主体作用,基于此种情况,则需要以有效的手段进行改善,而学生在进行阅读当中,为了避免读错或脱离班级节奏,则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本身,进而在提高自身注意力的同时,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记忆

目前小学数学的人教版课本当中所包含的简易方程、面积计算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并且其中所利用的大量公式也会形成学生的记忆难点,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强化,势必影响学生的解题思维形成,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合以阅读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并理解,更加能够将课本内容当成记忆节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以便于未来在实际问題和考试当中更好的对记忆进行调取并应用。

(三)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虽然数学问题和考试内容主要是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但题目当中的文字描述却是学生应用公式和计算方法的主要依据,如果在审题方面出现偏差,则会导致学生的计算愈加偏离实际,导致成绩下降,所以在数学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解题当中更好的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其计算过程和结果也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不仅能够实现成绩的提高,在学生步入初中或是高中后,也会在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学业。

二、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培养阅读良好习惯的实现方式

(一)教学理念创新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教职人员则应当明确自身工作职能,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所以在教学计划制定当中则应当能够明确阅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自身教学理念的改良,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数字为核心的弊端,通过加强与语文教师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定制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案,实现学科之间的共融,进而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阅读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在新时期下,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将学生本身作为课堂主体,进而在数学课堂的阅读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在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并结合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评定,适当进行奖励,以促进学生之间竞争意识的形成。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或进行模拟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以集体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演练,从而形成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则更加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

以传统填鸭式教育为主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在新时期下难免存在滞后性,所以教师则应当主动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目前电子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强,所以教师在创新当中则可以对其进行良好的利用,或是以微课的形式,通过视频软件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阅读习惯,或是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阅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解决,从而能够对小学生的碎片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在课堂当中,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课堂本身内容的同时,对其进行延伸,以影像形式展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并拓展课堂内容范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明确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在拓展知识的阅读后,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则能够主动形成数学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并且在阅读当中体会到其实用意义,更加有助于学生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加入阅读习惯的培养看似毫无根据,但进行分析后却能够明确其优势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对知识进行记忆并加强审题阶段,以提高数学成绩,而且在习惯的养成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和发展当中也将富有综合能力,进而为成为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1804143)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邦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2014.

[2]王艺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J].快乐阅读,2013(6):52.

[3]肖清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2):155.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数学课堂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