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策略

2019-11-04张丽

课外语文·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融合策略传统文化

张丽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中所遗留下的产物,其中展现了民族特色的文化。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学科教育中要从教育特点出发,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在明确中华民族特色与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承与发展文化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落实课程标准

在学科教育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中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况,首先选择好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学科性质开展实际教学,能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学科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教师要加大教育研究力度,在开展赏析、研读等模块教育的基础上发挥出教育功能,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标。在常规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虽然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实质上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育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梳理,对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学科教育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可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筛选工作,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在展现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引入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教学融合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重视丝路文化的传承和渗透,引导学生有信心和恒心传承丝路文化的精神,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丝路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学习活动,了解相关的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调节学生的心态,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丝路文化中包含较多的文化故事和璀璨历史,让学生完善品格的同时,可以认识到敦煌丝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国际交流的意义,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二、尊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做好启发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育中可以借助古诗词、爱国故事等来引导学生学习,或是可以借助节假日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在培养学生感知与思考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开展认知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阶段,要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借助传统音乐、戏剧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科教育中要从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在找准教育方向与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如开展经典阅读、组织学生鉴赏古典文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感悟中华文明的发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借助有效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学生在学习与古代思想文化相关的典籍时,可以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出发,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品格与修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真正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支持。在教育中教师要从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与修养出发,在关心国家发展的基础上,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融合在一起,保持思想信念的合理性。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从精神层面、人格修养、道德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如果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实践等手段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感悟与理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发挥课堂的教育作用

课堂教学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入手,结合教学标准、目标、内容以及效果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中借助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如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要从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出发,借助学科教育优势,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组织学生学习古文知识时,可以从写作主旨出发,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将正面内容融入教育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学科教育作为启发学生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学科,要从教学环节出发,做好渗透教育,抓准教育渠道,找出教育的关键点。此外,在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对当地情况进行调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保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关于丝路文化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方式展示关于张骞、丝绸之路相关的雕塑、图片和文物等,组织学生了解张骞的丰功伟绩,并且阅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和途中的所见所闻,对所历所感有详细的了解。学生可能感叹先祖的光辉事迹,并且自身内心会产生较强的爱国精神和使命感,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也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素材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保证教育渠道的先进性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的学科教育重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没有凸显教育的民族性,不仅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影响到学生思想层次的提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之间的联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出学科教育的优势,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教育中,教师要从理念等方面出发,真正将学科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并将其融入教育中。其次,在教育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专题讲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开展学科活动,在结合专题内容的基础上收集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此来确保教育的充实性。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相互之间的探讨与分析中掌握学科知识,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科教育中教师要采取先进的教育方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的融合,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教育目标。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学科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也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做好与学科融合工作,给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附   注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013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融合策略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有效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沉默不言现象的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