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职业应用能力培养

2019-11-04周细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职专业语文

周细梅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已不满足于专业技术能力,越来越把敬业负责、忠诚奉献、吃苦耐劳、沟通协调等职业素养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基础学科的中职语文在这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有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语文科还处于尴尬的处境,主要表现在:(1)学校师生对文化课重视不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训练轻课堂教学的现象;(2)语文教材内容脱节:有些文章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有一定距离,很难引发共鸣;(3)语文教学与专业各自为政:语文教学未能融入专业特色,以达到助力专业发展的目的;(4)教学方法老旧:仍然沿袭应试教育的老路,教师唯本是从,一味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个性体验和创造,未能体现职教的特色和活力。

那么,中职语文教学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将语文人文素养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强化中职语文实用性特色?

一、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基于中职生基础薄弱,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应切合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和就业实际,以提高学生兴趣。比如中职教材中所选的《眼睛与仿生学》《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谏太宗十思疏》等经典文章,和学生生活认知有一定距离,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时就有必要进行增删,适当补充契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笔者就此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主题分别为“自然回声”“生命畅想”“生活温情”“经典漫游”“职业理想”和“闽东情怀”。在单元后设置了“拓展阅读”“影视欣赏”“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实用写作”等版块,每个版块的内容都紧扣单元主题,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让教师多了自由灵活的选择余地,学生学完后也能有明晰的收获。校本教材内容例举如下:

校本教材的文章秉承趣味性、思想性、经典性宗旨,或通过文学形象,或通过哲思情理,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在为人处世、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是中职生充分认识自我价值、重塑自信心的好教材。《一碗清汤荞麦面》中一家人团结努力、相互扶携、共同拼搏的励志故事对学生心灵的冲击力是巨大的;面馆老板夫妇以他们的真诚尊重诠释了职业美的内涵。通过“闽东情怀”单元的文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踪迹,更增添一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和担当。

二、有效融合专业特点,培养职业应用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要改变与专业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形,要在训练语文基础能力时适当渗透专业特色,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专业能力互促互进。比如笔者在讲授《胡同文化》《过万重山漫想》、“闽东情怀”单元时让旅游专业的学生撰写导游词,口语实践活动主题设置为“今天我当导游”,评出最佳解说员;让动漫班学生画出情景动漫图,并配上解说,通过幻灯片加以展示评比,使文章内容具象可感。在赏析唐宋诗词单元时,让美术特长班学生分组给《雨霖铃》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配上简笔画,要求体现两首词婉约和豪迈的特点。学生集小组之智慧,有讨论,有合作,有分析,有创意,对文本的内涵特点自然了然于胸,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比教师单纯讲授效果好很多。学习《我的母亲》《项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让学前班学生简化故事情节,以对小朋友的口吻进行描述,或改成课本剧并分角色表演。根据视频传播专业特点开展“微视频竞赛周”活动,对经典课文或选取片段,或延伸拓展,或改编重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让班级评委团评出优秀编剧奖、生动表演奖、最佳摄像奖等。凡此种种紧扣专业、寓教于乐的形式有别于初中的应试教育,深受中职生的喜爱,既能让学生愉悦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体现专业特色,达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效果。[2]

叶圣陶先生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础。”[3]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中职生都有自卑心理,不愿开口表达。针对此种情况可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表达。每一轮确定一个主题,如“我和我的专业”“经典诗文诵读”“难忘的一次实习经历”“展望未来”等,由学生点评优缺点,教师给每生评分,作为学期语文口语总成绩的参考。学生每学期经过几轮这样的当众口语训练,逐渐克服了怯场心理,胆量得到锻炼,收效相当明显。

中职学生写作能力尤为薄弱,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诸如条据、说明书、计划、总结、合同等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还要想办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改变完成整篇大作文的做法,采用“微言微语”“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片段作文练习。如学完《第六枚戒指》,明白善良无处不在,让学生用只言片语记录对“善”的看法;学了《再别康桥》,以“忘不了母校的……”为主题写几句情真意切的话;或以周记形式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每月每生自选一篇汇编装订成班级月刊,供大家阅览点评,这种“我手写我心”看似随性的无压力写作训练,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表达意愿。

三、灵活结合情境渲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改变唯分数论的状况,可以借助多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营造新颖灵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以达到乐学好学,提升学生思辨沟通、创新合作、审美品鉴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1.音像辅助激情趣

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比较困难,假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将影音资料融入课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过万重山漫想》时可播放《长江之歌》《黄河颂》,学习《胡同文化》可播放《北京北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播放《好汉歌》……运用音乐营造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学与音乐相融合的美妙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笔者在讲授唐宋诗词单元的《将进酒》《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相关视频,其中既有歌曲欣赏,又有专家对诗歌内涵的点评,这种古典与时尚结合、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创意,使学生的品味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可以让音乐专业学生模仿尝试吟唱其他的诗词,学生们的兴致被调动起来,课堂精彩纷呈。在讲述莫言《卖白菜》中母亲的细节描写时,可播放电视《红楼梦》林黛玉刚进大观园时小心翼翼喝茶的片段和电影《人在囧途》中农民工在机场一口气灌进一大瓶牛奶的画面,让学生描写淑女的饮姿与粗汉的喝相,学生可以直观地领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笔下母亲的“无奈情、痛心情、失望情、期待情”。布置课外撰写亲情作文时,请学生先欣赏歌曲《感恩的心》和香港微情书竞赛一等奖视频《你还在我身旁》,丰富他们的情感意识。

当下很多优秀的电视栏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开讲啦》《朗读者》《我是演说家》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使知识信息来源更丰富,形象更为生动,可以增强吸引力,唤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熏陶,提升语文素养。

2.讨论碰撞起火花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素质发展。课堂上不但要讲究“师生互动”,还得让“生生互动”。[4]可让小组讨论学习常态化,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主讲,组员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点评驳斥。如评选《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最感动人物并撰写颁奖词,学生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这样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意外生成,而这往往是课堂的亮点高潮。如笔者在学前专业分析《项链》一文人物形象时,提问学生喜欢的人物,本以为学生会选择发生蜕变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可出人意料的是好几个女生的答案是弗莱斯洁夫人,理由是她富有。这反映了当下社会部分学生扭曲的价值观,这种超出预设的意外生成教师就得及时加以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有学生反驳提出弗莱斯洁夫人既然很富有还戴假的钻石项链,可见她更虚伪、更虚荣。还有学生提出文中记述路瓦栽先生的笔墨很少,却他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因为他能与妻子同甘共苦,对妻子不离不弃,有担当肯负责。这种由学生互相讨论碰撞出的意外“火花”,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它能充分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的融入感参与感更强烈,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未来走向职场奠定基础。

3.拓展迁移引共鸣

中职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点的掌握,要尽量开拓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笔者在讲授《那一年,面包飘香》时由面包师傅没有大学文凭,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显赫的背景,但他牢记教师的教诲,掌握一技之长,立志创业成才,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加以延伸拓展,给学生展示学校优秀毕业生取得成就的实例来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讲述这篇课文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何启示,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一份职业发展规划方案。还可以假设面包师傅成了面包大王,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接受电视台采访谈自己的创业史,请学生表演这次访谈节目。这样的教学迁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收效甚好。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要敢于突破种种传统羁绊,多管齐下,结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学科的价值和特色,将语文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将授课内容与职场应用有机融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职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中职专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