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2O对SO2在CaO表面上吸附的影响理论研究

2019-11-04闫广精王春波

燃料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团硫化构型

闫广精,王春波,张 月,陈 亮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煤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SO2作为煤燃烧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形成酸雨、腐蚀生产设备,还会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中国很早就将治理SO2污染作为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并将长期严格执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燃煤电站SO2排放小于35 mg/m3[2],更是彰显了国家治理SO2等污染物的决心。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B)具有燃烧效率高、煤质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火力发电等行业应用广泛[3]。CFBB使用石灰石进行燃烧中干法脱硫,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石灰石在CFBB中先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反应(1)),然后CaO与SO2发生硫化反应生成CaSO4(反应(2))以实现SO2的脱除。

CaCO3→CaO+CO2

(1)

CaO+SO2+1/2O2→CaSO4

(2)

H2O是燃煤烟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已有研究发现烟气中的H2O对CaO硫化反应存在显著促进作用[4-10]。例如,Wang等[9]发现,H2O在扩散控制阶段显著促进硫化反应并使CaO硫化反应90 min的转化率相对提高60%。Stewart等[6]也发现,H2O在扩散控制阶段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并使硫化反应进行10 h后的转化率提高一倍。对于H2O促进CaO硫化反应的机理,Wang等[9]提出了一种猜测,即H2O可能与CaO反应生成以暂态形式存在的Ca(OH)2(反应(3)),其与SO2反应生成CaSO4并重新释放出H2O分子(反应(4))。

CaO+H2O→Ca(OH)2

(3)

Ca(OH)2+SO2+1/2O2→CaSO4+H2O

(4)

由于Ca(OH)2的硫化反应具有比CaO硫化反应更小的活化能,因此,H2O通过催化作用加速了CaO硫化反应的进行。王世昌等[10]也曾作出类似的推测。

姜中孝等[5]对900 ℃含H2O环境下的CaO硫化反应产物冷却后进行XRD测试,以未发现Ca(OH)2为理由认为上述机理不正确。但是,考虑到姜中孝等[5]实验中900 ℃下的温度已经明显高于Ca(OH)2的分解温度(400-700 ℃)[11],在最终硫化产物中检测不到Ca(OH)2是正常现象,以此来否定暂态中间产物Ca(OH)2的存在是不正确的。无论如何,对H2O以通过与CaO生成Ca(OH)2暂态产物的形式促进硫化反应这一猜想的支持或否定,目前缺乏更有力的证据,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量子化学作为一种分子层面的研究手段,可以通过计算吸附能、电子轨道和电荷转移等参数分析异相吸附反应机理[12-16]。已有研究者将该理论应用到了钙基脱硫领域。Galloway等[17]通过对CaO表面预先吸附不同种类基团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烟气组分对CaO表面吸附SO2和SO3的影响。Sasmaz等[18]研究了不同存在形式的Hg和SO2在CaO表面上的吸附。Wang等[19]对碱金属掺杂CaO表面进行了SO2吸附研究。

综上所述,H2O使CaO脱硫过程中生成暂态Ca(OH)2从而促进了CaO硫化效果的猜测,限于传统研究手段很难获得直接证据。而量子化学可以从分子及电子层次更加深刻地研究H2O对CaO硫化的影响机理。基于此,本研究首先计算了SO2在洁净CaO表面上的吸附,作为H2O影响SO2在CaO表面吸附的对比基准;然后分析了H2O在洁净CaO表面上的吸附构型,作为讨论H2O影响CaO吸附SO2的构型基础;最后计算了SO2在吸附H2O后的CaO表面上发生吸附的构型,并与洁净CaO表面吸附SO2进行了对比,以探究H2O对SO2在CaO表面吸附反应的影响机理。

1 计算方法和模型

本研究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ateria-ls Studio 软件CASTEP (Cambridge serial total energy package)模块[20,21]研究H2O对SO2在CaO表面吸附反应的影响,CASTEP模块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在计算晶体等周期性结构时比其他模块具有更高的精度。选用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22]中的PBE(Perdew-Burke- Ernzerhof)[23]密度泛函进行电子间相互作用的交换关联能的描述。选取BFGS(Broyden-Flechter-Goldfarb-Shanno)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

几何结构优化收敛标准设置如下:截断动能选取520 eV,相邻离子步之间的总能量差小于1.0×10-5eV/atom,最大原子间相互作用力为0.3 eV/nm,最大原子所受应力为0.05 GPa,最大原子位移为0.0001 nm,自洽场运算中电子步的能量收敛标准为10-5eV/atom,K点设置为3×3×1以保证计算精度和速度。采用上述参数对初始CaO晶体进行几何优化得到的Ca-O键长为0.241 nm,S-O键长为0.144 nm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24,25],说明计算设置参数选取合理。

Fan等[26]对CaO进行粉末XRD测试发现CaO(001)表面所对应峰值最高,即CaO细颗粒的外表面以(001)表面为主。因此,本研究以CaO超晶胞为基础,建立(2×2)的CaO(001)表面作为周期性结构进行计算,研究表明 (2×2)表面能够消除周期性结构相邻吸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8,26]。垂直表面方向上的原子层数选取为四层,对下面三层原子进行固定,真空层高度设置为1 nm以消除周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27]。本研究选取0.25 ML作为覆盖度进行计算。单一分子吸附于CaO表面的吸附能按照公式(5)计算,多种分子共吸附于CaO表面的吸附能按照公式(6)计算。

ΔEad=-(Efinal-Eclean slab-Egas)

(5)

ΔEad=-(Efinal-ESA slab-Egas)

(6)

式中,ΔEad、Efinal、Eclean slab、ESA slab和Egas分别代表体系吸附能、吸附后体系最终能量、洁净表面能量、已吸附基团表面能量和吸附气体分子能量,单位均为 kJ/mol。

2 结果与讨论

2.1 SO2在洁净CaO表面上的吸附

首先计算了SO2在CaO(001)表面的吸附,并得出两种稳定吸附构型,具体见图1。两种吸附构型中SO2均吸附于O顶位,S原子与CaO表面的O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说明洁净CaO表面对SO2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CaO表面上的O原子。1-a型和1-b型的吸附能分别为163.99和172.07 kJ/mol,两者吸附能相近。

两种稳定吸附构型的主要区别在于SO2基团O原子的位置,构型1-a中O原子位于Ca-O桥位,而构型1-b中O原子位于CaO表面空位。从电子密度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结构SO2基团上的S原子电子云都与CaO表面上的O原子电子云有范围重叠,说明S原子与O原子存在着相互作用。

2.2 H2O在洁净CaO表面上的吸附

计算得出H2O在洁净CaO表面上存在三种稳定的吸附构型,具体见图2。

总体上H2O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H2O仍以原有分子的结构存在于CaO表面(构型2-a),另一种则是H2O中的一个O-H键断裂,以一个OH基和一个H基的形式存在于CaO表面(构型2-b、2-c)。构型2-b中H2O的O原子位于CaO表面空位,而构型2-c中H2O的O原子则位于CaO表面Ca-O键桥位。三种构型的吸附能分别为67.53 kJ/mol(构型2-a)、85.86 kJ/mol(构型2-b)和79.39 kJ/mol(构型2-c)。

从构型2-a电子密度图可以看出,H2O的电子云与CaO表面上两个O原子的电子云有很大的重叠范围,说明对H2O起吸附作用的依然是CaO表面上的O原子,与SO2吸附原子相同。构型2-b、2-c中H2O的一个O-H键发生断键,但其O原子的电子云仍与已断裂的H原子电子云有着重叠,说明断键后O原子、H原子之间仍存在着相互作用,但与H2O有着不同吸附性质。

2.3 H2O对SO2在CaO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由2.2节的分析可知,H2O分子在CaO表面上存在三种吸附构型,但根据H2O是否解离又可分为两类表面结构,第一类是H2O分子保持原有的分子结构直接吸附于CaO表面(即构型2-a),记为-H2O表面;第二类是H2O分子的一个O-H键断裂,H基和OH基吸附于CaO表面(即构型2-b、构型2-c,下文将两类构型对应的表面归为一类),记为-H &-OH表面。已有研究发现[28-31],H2O在CaO表面上发生裂解后还可能另外两种表面结构:OH基从CaO表面解离,H基团单独吸附于CaO表面上,记为-H表面;H基从CaO表面解离,OH基团单独吸附于CaO表面,记为-OH表面。

综上,H2O在CaO表面吸附后共分为-H2O、-H、-OH、-H&-OH四种表面。下文分别对SO2在上述四种CaO表面上的吸附进行了讨论,并与SO2在洁净CaO表面吸附进行了对比,以揭示H2O对SO2在CaO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2.3.1 SO2在-H2O表面的吸附

SO2在-H2O表面吸附得到的邻位吸附构型见图3,吸附能和成键参数见表1。由图3可知,SO2的结构与发生吸附之前大体一致,SO2的吸附可能会使H2O旋转(如构型3-b、构型3-c)。由表1可知,相比于SO2在洁净CaO表面的吸附,SO2在H2O邻位吸附能小3-20 kJ/mol。对比SO2在洁净CaO表面(图1)和-H2O表面吸附构型(图3)可知,对SO2基团和H2O起主要吸附作用的都是CaO表面上的O原子,因此,两者会发生竞争吸附并可能导致吸附能减小。

表1 SO2在不同CaO表面吸附构型成键参数及电荷转移Table 1 Adsorption energy,S-O bond distance,O-S-O bond angel,S-Osurf distance and charge transfer to SO2 for SO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CaO surfaces

SO2除在H2O邻位吸附,还会直接吸附于H2O上(见图4),吸附能为208.32 kJ/mol,比在CaO洁净表面上吸附更加稳定。由图4可知,吸附后H2O发生断键现象:断键后的O原子与SO2分子上的S原子成键形成SO3基团结构;H原子与CaO表面上的O原子成键,在局部形成了与Ca(OH)2类似的表面结构。吸附完成后被吸附基团向CaO表面转移的总电荷量为1.25 e,明显大于洁净表面。在电子密度图中可见,SO2分子上O原子的电子云与其相邻的H基团大范围重叠,说明在构型4中新生成的H基团对SO2起主要吸附作用。

2.3.2 SO2在-H&-OH表面的吸附

SO2在-H&-OH表面的吸附也可分为邻位吸附和基团上吸附。邻位吸附构型见图5,吸附能和成键参数见表1。由图5可知,吸附后SO2仍保持原有结构,-H&-OH基团稳定位置都处于CaO表面空位。由表1可见,SO2在-H&-OH基团邻位吸附能基本与在洁净CaO表面吸附时相同。对比SO2在洁净CaO表面和-H&-OH表面构型可知,虽然SO2基团和-H&-OH基团都吸附于CaO表面上的O原子可能发生竞争吸附,但两种情况的吸附能基本一致,-H&-OH基团的存在对于邻位吸附情况基本没有影响。

SO2在-H&-OH基团上吸附得到的稳定构型见图6,吸附能分别为88.07和 121.57 kJ/mol。与邻位吸附情况相比,SO2吸附后并没有保持原有的分子结构而是与-H&-OH基团之间形成新键。从电子密度图中能更清晰地看出成键情况,SO2中的S原子与OH基团中的O原子成键形成了HSO3基团(结构类似亚硫酸氢根)。对比吸附能可知,生成HSO3基团的吸附构型比SO2在洁净表面上吸附能更低,体系能量更高,更不稳定。

2.3.3 SO2在-OH表面上的吸附

SO2在-OH基团表面吸附后的稳定构型见图7,吸附能分别为160.62、156.66和133.83 kJ/mol。由图7可知,当SO2吸附在OH基团邻位时,对SO2产生吸附作用的位点仍为O顶位,吸附能都略小于洁净CaO表面吸附能。

当SO2直接吸附于OH基团上时,SO2分子上的S原子会与OH基团上的O原子之间成键形成HSO3基团(结构类似亚硫酸氢根),此时起吸附作用的主要是CaO表面上的一对Ca原子和O原子,吸附能小于洁净CaO表面上吸附能。对比吸附能可见,当SO2在OH基团邻位吸附时对吸附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当SO2在OH基团上吸附时会与OH基团形成HSO3基团,此时吸附能较小,体系能量较高。

2.3.4 SO2在-H表面上的吸附

计算得四种SO2在-H表面上吸附的稳定构型见图8。

由图8可知,当SO2吸附于-H表面后,SO2基团仍然保持与SO2分子相似的结构并且没有与H基团之间发生成键。对于吸附构型8-a,SO2位置相较于其他构型最接近H基团,受到H基团的影响也最大。从吸附构型8-a电子密度图中可见,SO2基团上的两个O原子与H基团和CaO表面上的两个Ca原子之间存在电子云重叠,说明它们之间作用力较大。

吸附构型8-b中SO2基团的S原子位于CaO表面空位,SO2的O原子位于近邻CaO表面侧且与-H表面的Ca原子之间存在电子云重叠,这种吸附情况在洁净CaO表面上并不会发生。吸附构型8-c、8-d的SO2分子都吸附在-H表面的O顶位,区别在于SO2基团与H基团的距离。各个吸附构型的吸附能及电荷转移情况见表1。通过与SO2在洁净CaO表面上的吸附能和电荷转移对比可以发现,SO2在-H表面上的电荷转移更多,且吸附能高出50%左右。

2.4 H2O对SO2吸附影响机理

2.4.1 SO2在不同表面吸附对比

对比2.3节中SO2在不同CaO表面吸附情况可以发现,SO2在不同表面邻位吸附情况中,-H表面上吸附能更大且电荷转移更多,其余基团有可能与SO2竞争O吸附位点但对吸附无明显影响;SO2在-OH表面和-H&-OH表面吸附生成HSO3基团时,吸附能较小于洁净表面;SO2在-H2O表面上吸附生成SO3基团时,H2O基团发生断键并在CaO表面上生成类似Ca(OH)2的局部结构,吸附能比洁净表面大。

综上,除生成HSO3基团情况外,H2O使得SO2在CaO表面吸附更稳定,而生成HSO3基团的体系能量更高并可能向更稳定的SO3基团结构发展。

2.4.2 电子态密度和化学键布居数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H2O如何影响SO2在CaO表面上吸附,本节对不同吸附情况的电子态密度和化学键布居数进行分析讨论。

图9(a)、图9(b)和图9(c)分别为SO2在CaO表面(构型1-a)、-H2O表面(构型4)和-H表面(构型8-a)吸附的电子态密度图。由图9(a)可知,SO2在CaO表面吸附时,S原子的s轨道和CaO表面上O原子p轨道在-9.6和-22.1 eV处有着态密度峰重叠发生轨道杂化。S原子的p轨道和表面O原子s轨道在-17.9和-19.7 eV 处有较多轨道重叠。这说明SO2在CaO表面上的吸附时,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SO2中S原子与CaO表面O原子之间新生成的共价键。

当SO2在-H2O表面吸附时(见图9(b)),H2O的引入导致SO2中S原子p轨道态密度峰跨度增大并使O原子p轨道态密度峰发生劈裂,原子的离域性增强。S原子p轨道和H2O上O原子s轨道在-6.3和-17.9 eV处出现轨道重叠,说明S原子和H2O带来的O原子之间新生成了共价键。H2O中H原子s轨道和O原子p轨道仅在-6.2 eV处有着较弱的杂化,说明SO2的吸附使H2O上O-H键相互作用减小。而H原子s轨道与SO2中O原子p轨道在-8.0 eV存在明显轨道重叠,反映了之间的共价键作用,与SO2在CaO表面吸附轨道杂化存在明显区别。

图9(c)为SO2在-H表面上吸附不同原子的电子态密度分布图。相比于SO2在洁净表面吸附,-H基团使S原子s轨道、p轨道向更低能级方向移动,并使-17.9 eV处波峰数减少,可能是由于SO2分子贡献电荷给-H表面。

此外H原子的s轨道和SO2中O原子的p轨道在-8.0 eV处存在较弱的轨道杂化,SO2中O原子的s轨道和-H表面的Ca原子p轨道在-22 eV附近也存在较弱轨道杂化。综上可见,SO2在-H表面吸附相比于洁净表面吸附体系的态密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体系能量降低。轨道的重叠和电荷转移的增多使得SO2在-H表面的吸附能大于洁净表面。

表2为吸附前单独的SO2分子、在洁净CaO表面吸附、在-H2O表面吸附和在-OH表面四种情况化学键布居数对比。由表2可知,当SO2在洁净CaO表面吸附时,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SO2分子上的S原子和CaO表面上的O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该S-O的布居数为0.19。当SO2在-H2O表面吸附时,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SO2分子上的两个O原子和H2O上的两个H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即O-H键,布居数分别为0.48和0.59。显然-H2O表面比洁净CaO表面的吸附成键布居数要大,也反映了其更强的吸附稳定性。

当SO2在-OH表面吸附生成HSO3基团时,在该吸附构型中布居数大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HSO3基团内部,O-H键布居数为0.48,三个S-O键布居数分别为0.45、0.37和0.13。而对于该基团起到吸附作用的Ca原子与基团上O原子之间的布居数仅为0.11,说明该Ca原子和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进而说明产生HSO3基团时吸附能小的原因。

表2 不同情况吸附构型化学键布居数对比Table 2 Bond populations for SO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surfaces

3 结 论

H2O的存在可以改变SO2在CaO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当SO2在不同形式H2O基团邻位吸附时,H基团会使吸附构型更加稳定,其余基团则对吸附能无明显影响;当SO2在-OH表面和-H&-OH表面吸附生成HSO3基团时,吸附能相比于洁净表面较小,体系能量更高,可能作为暂态结构向更稳定结构发展;当SO2在-H2O表面上吸附生成SO3基团时,H2O发生断键并在CaO表面上生成类似Ca(OH)2的局部表面结构,此时吸附能高于洁净表面。综上,H2O的存在会使SO2在CaO表面上更加稳定地吸附并可能生成暂态的HSO3和类似Ca(OH)2结构,有利于脱硫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基团硫化构型
硫化历程对胎面胶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实心轮胎变温硫化工艺的研究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变稳直升机构型系统设计及纵向飞行仿真验证
Ti3C2电极材料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费歇投影式中手性碳构型判断及不同构型表示法之间转换的简便方法
探究团簇Fe4P的稳定结构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汽车橡胶制品硫化过程简述
基于基团视角下对有机物性质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