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
2019-11-01黄莹雪
黄莹雪
【摘要】研究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并构建评价指标得分模型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估,对提升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及完善企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年至2016年在创业板挂牌的335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成长性进行了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当前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发展概况,对促进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和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成长性;主成分分析
1 引言
创业板是我国资本市场又一重大创新,其特有的平台融资性质丰富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平台。研究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对促进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和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可以激励企业经营者不断重视和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及时发现并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增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潜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2 文献综述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出现了高新技术的概念,当时称为高技术,指的是可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尖端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活动多是研发高新技术,通过其顶尖的创造力创造领先于世界的一流技术,源源不断地促进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优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及提升综合实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高新技术领域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知识密度高、成长能力强、风险高、投入高以及获利能力强。
企业成长性内涵的界定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由于其涉及领域和涵盖范围广,以其为基础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吴永林(2009)认为企业成长是指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技术水平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财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与内外环境不断协调的一种战略增长过程。张秀生(2013)在研究中提出,成长性反映了企业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获得超额报酬的潜力。谢文君(2016)发现了与创业板挂牌企业成长性相关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谢晓丽(2016)选择了17项指标,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评估了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在质量与数量上共同进步,从而反映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随着企业成长性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相关学者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他们认为企业成长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公司组织结构及经营策略等内部因素以及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形势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发展状态,是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综合表现。
3 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3.1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9到2016年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57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筛选出374家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的样本,剔除部分極端值后剩下335家高新技术企业,将其作为最终研究样本。
3.2企业成长性指标选择
本文以企业成长相关理论为依据,从创业板挂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成长性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方法的数据降维思想,从多个指标中提炼出少数能反映原始数据大部分信息的指标,在尽可能得到科学有效信息的同时使问题简单化。最终选取了七个复合增长率作为研究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分别是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收益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为尽量避免偶然性,选取各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后连续2年的复合增长率指标来测量企业的成长性。
3.3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方法
经相关文献梳理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β系数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关联性,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在模型构建中选取了7个财务指标来反映成长性,其中α代表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模型的得分权重,G值代表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模型的综合得分,构建出成长性评价模型如下:
G=FI*α1+F2*α2+F3*α3+F4*α4+…
3.4实证研究
3.4.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7个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所选样本显示,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成长速度较好,具备一定的成长潜力,但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现阶段的发展参差不齐。且其运用自有资本获利的能力还不够强,投入转化为收益的效率还比较低,累积资本的能力较弱,没有较强的发展保障。同时,样本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较为明显,但净利润增速较为缓慢,说明其成本费用率较高,创业板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内部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以上分析,从选取的七个指标来看,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盈利情况和成长速度良好,但是企业运行自身资本获利的能力和效率仍偏低。
3.4.2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
本文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理研究,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首先,测试所选样本企业成长性指标,通过相关系数检验判断其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SPSS25.0软件的相关系数检验的测试结果,KMO值为0.667,大于0.6,说明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测试结果表明,统计量是3616.389,P值是0.000,因此检验结果可以拒绝巴特利球形检验零假设。由此证明相关矩阵并不是单位矩阵,所选样本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3.4.3方差解释变量
本文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总共提取了两个公因子,对应的两个特征值分别为4.503和1.549,且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458%,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包含86.458%的原始数据信息,信息损失量在15%以内,证明我们的分析是可行的。因此,本文确定的主成分为2个。
3.4.4因子的提取和成长性得分公式的得出
本文所选七个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中共提取出两个主成分,再利用主成分载荷计算主成分系数,其通过各自的主成分载荷向量来除以各自的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这个计算公式求得。因此,表6的主成分系数可由表5的成分载荷计算得到。再将原始变量作标准化处理,即可得到主成分的计算公式。公式如下所示,其中Ai代表标准化的原始变量。:
F1=0.3365*A1+0.4599*A2+0.4519*A3+0.3718*A4+0.3497*A5+0.3167*A6+0.3322*A7
F2=0.2185*A1-0.1157*A2-0.1503*A3-0.4387*A4-0.3897*A5+0.5303*A6+0.5383*A7
通过上面的两个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主成分F1和F2的值,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得分G值为两个主成分的值乘以权重,公式为:
G=FI*4.503/6.052+F2*1.549/6.052
本文使用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得分G值来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情况,若G值为正,表明企业成长情况较好;反之,若G值为负,表明企业成长性有待提高。且G值有效反映了企业成长性的强度,G值越大表明企业成长性越强,G值越小表明企业成长性越弱。
3.4.5成长性综合评价分析
根据335家公司得分排名结果分析,样本成长性评分结果的分布区间为[-3.3416,10.5273],为便于研究和分析,本文将评分结果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强成长性企业,其总评分大于2;第二层为次强成长性企业,其总评分在0到2之间;第三层为一般成长性企业,其总评分在-2到0之间;最后一层为为弱成长性企业,其总评分低于-2。样本中强成长性企业以及弱成长性企业数量相当且所占比重较小,分別为25家和26家,占比分别为7.46%和7.76%;而一般成长性企业数量很多,总计达到143家,占比42.69%;次强成长性企业共141家,数量仅次于一般成长性企业,占比42.09%。
4 研究结论
根据335家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分析得出这些企业成长性状况不佳,且成长性分布并不均衡,各企业间存在较大差距,且两极差异较为明显。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增长率等七个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企业应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努力提升盈利水平和成长能力,获取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以打开市场并实现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不断挖掘公司的成长潜力以改善未来的发展前景。政府部门可应用本文模型深入了解创业板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性,衡量IPO企业是否具备挂牌条件,及时发现创业板企业目前广泛存在的潜在问题,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创业板企业,实现创业板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2008.
[2]吴永林.创造优势——北京高技术企业成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张秀生,刘伟.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管理,2013,(15):181183.
[4]谢文君.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6(29):4246.
[5]谢晓丽.新三板挂牌公司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6]杨娟.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成长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