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的技术及方法研究*

2019-11-01孔凡敏

图书馆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馆藏图书馆

孔凡敏

(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205)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渠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交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信息共享的重要纽带。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为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使得馆藏数字化资源规模迅速扩大。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为图书馆采集、存储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改变了图书馆电子资源无序化的状态,也为用户检索信息提供了便利。随着社会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广大读者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馆藏借阅服务,而是需要图书馆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因此,图书馆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信息整合,势必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打破各自为政的制度壁垒,走馆际资源共享之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优质资源,以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实现馆际资源共享的意义

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相对独立,馆际之间交互较少,在数字资源共享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馆际资源共享,不仅有助于整合优质资源,也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1.1 有助于馆藏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资源迅速增长,来源复杂,形式多样,用户需求更为多样化。面对海量异构分布的信息资源,仅凭单个图书馆的力量,难以保障馆藏资源的全面性,也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加上图书馆采购经费有限,无法保障馆藏建设的及时性与系统性。而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协作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则可以避免文献重复订购,实现各馆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馆际资源共享可以弥补单个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的不足,实现馆藏结构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各馆的资源优势,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2 有利于图书馆降低资源共享成本

网络环境下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为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传递提供了便利[1]。各图书馆通力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将各馆分散的资源汇聚于统一的资源利用平台,方便各成员馆随时调取使用,这样可以减少馆员采集文献的工作量,降低馆际资源利用成本,扩大优质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通过馆际资源共享,实现各馆资源的一站式检索,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各馆的文献资料。例如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高校图书馆成立的资源联合体,就依托各自特点实现了馆藏资源的通借通还,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成本。

1.3 有利于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图书馆实现馆际资源互通共享后,不仅需要为本馆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也需要满足其他馆用户的需求,这在扩大各馆资源流通量的同时,也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为满足用户的信息检索需求,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能够在线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保障在线信息服务的及时性、流畅性与高效性[2]。在馆际互借过程中,各馆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分享彼此的服务经验,也可以共享先进技术,这有助于各成员馆改进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尤其是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不仅方便各馆上传和利用信息,也可以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的常用技术

网络环境下信息来源复杂多变,要实现馆际资源共享,需要解决图书馆不同系统与模块之间的数据兼容问题,这就需要应用到语义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促进馆际资源的畅通传输与共享。

2.1 Web技术

上世纪末万维网项目的发布,标志着第二次互联网发展浪潮的到来,人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借助Web轻松获取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作为基于Internet 的信息检索与共享技术,Web 提供了全球化、分布式、易于导航的信息环境,强调去中心化、聚合性、开放与共享。它让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更多的参与到信息产品生产、传播、共享的各个环节中,提升信息的利用价值[3]。如今Web 技术应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尤其是语义网的应用,可以实现对Web资源的规范说明,方便计算机识别与理解信息资源,也促进了不同机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

2.2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本身可以看作计算池,能够以分散分布的方式将计算任务放置于资源池中,方便服务系统根据需求分配存储空间,以提升信息计算与调取效率。云计算具有规模庞大、虚拟化、经济性的优势,作为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可以同时支持多台服务器,具备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支持海量资源的存储与调用,因此得到了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云计算支持用户使用各类终端设备,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检索存储信息,并将资源以虚拟化的形式存储,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云计算也具有多副本容错功能,能够以廉价的节点构成云端,并通过防火墙避免病毒入侵,可以让用户享受低成本的数据服务,从而使得其相较本地计算机更为安全、经济和可靠。

2.3 网格技术

网格被称为虚拟计算环境,可以整合高性能计算机、传感器、数据库等,为用户提供资源全面共享的虚拟环境。我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指出,网格技术是继Web 之后的新兴技术,可以称作第三代互联网[4]。它以Internet 为基础,试图促进各类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信息共享,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网格技术可以将获取的原始数据,依据特定程序加工为知识产品,并通过广域缓存的方式,根据用户需求将这些知识放在距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方便用户查找、下载与共享。目前网格技术应用十分普遍,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在今后的几年内网格技术将迎来一个高峰,各国也在积极酝酿有关网格的战略发展规划。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结合资源建设与服务需求,建立适应复杂动态信息环境的资源共享系统,以保障各馆之间资源传递的畅通有效性,基本建设框架如图1。

图1 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的系统模型

3.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共享服务系统最为基础的部分,包括虚拟主机、存储器等虚拟硬件资源。该层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主要借助云计算以硬件嵌入与虚拟化的方式,对各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将这些资源链接至互联网,实现各节点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在馆际资源共享过程中,为满足大规模资源的传输需求,需要建立大型数据库,实现海量信息的快速存储与调用[5]。这就需要依靠数据库技术,由第三方技术平台提供支持,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应用中心,保障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性。而各图书馆应该遵循相同的资源建设标准,将馆藏资源上传至应用中心,以实现馆际资源的互通共享。

3.2 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可以实现对各图书馆海量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包括分布式存储模块、并行程序设计等部分,是共享服务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为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数据,也可以提高服务平台的资源调配、部署、管理效率。该层为服务系统提供了多种管理工具,充分利用了语义Web、云计算等技术,方便图书馆用户接入服务平台,实现对优质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类技术工具,设计针对用户不同需求的显示界面,如借助JSF 技术设计用户界面的开放模式,实现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汇总,满足用户的个性定制与差异化服务需求。为了简化应用程序开发方式,也可以借助事件驱动模式设计用户界面,并利用组件模式改善Web 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让系统内部应用程序更加具有逻辑性[6]。

3.3 资源服务层

作为提供各类资源与服务的平台,资源服务层包括用户管理、信息发布、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服务等部分,可以支持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用户利用微信、WAP 网页等获取服务。为保障馆际资源传递的有效性,需要在应用端设置多种兼容性强的接口,保障各平台外部接口的一致性,方便用户选择合适的信息交互接口,以进入馆际资源云平台获取所需的服务。当开发者需要使用馆藏资源时,可以通过设定外部数据接口函数值的方式,实现对该馆数据的链接,进而实现馆际资源的共享。移动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服务的实现,需要更加注重移动信息服务质量,依托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努力提高个性化推送、个性化定制等服务水平。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的实施策略

馆际资源共享不仅要借助先进信息技术,还需要通过宏观政策指导,解决各馆工作量分配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协调激励措施,提高各馆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共赢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局面。

4.1 宏观战略导向机制

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合作,在深入交流沟通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战略规划与服务标准,是保障资源共建共享有序开展的基础。一方面,区域图书馆可以通过协商建立联盟,确立具有权威性的资源共享协调机构,规定该机构的责任与管理权限,设立馆际资源共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对各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协调与管理,维持各成员馆之间的关系。各图书馆也要严格依据规划行事,依据目标确定发展方向,探索符合馆际共享服务需求的技术与方法[7]。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从立法层面提供支持,保障综合协调机构的合法性,向公众宣示馆际文献资源共享的价值,解决网络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版权保护、在线收费方式等,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共同促进馆际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4.2 技术标准支撑机制

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服务有序性的实现,必须以适宜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作为先进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前沿阵地,图书馆服务本身需要先进技术提供支持,而数字化资源整合与虚拟信息服务,与物理空间服务的差异也在于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若缺乏先进互联网技术,图书馆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基于数字化资源整合的信息服务也将成为空谈[8]。为此,各馆需要根据自身建设实际,确立统一的数据整合标准,设置统一的网络开放协议,保障共享平台的兼容性与通用性,真正实现馆际资源的无缝对接与无障碍共享。各馆之间也要深入开展技术交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支持数字化资源高效、有序、安全传输的信息系统,并通过联机检索、联合编目等技术合作方式,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例如,赣、闽、粤三地的图书馆为实现客家文献资源共享,借助CALIS 系统建立客家文献资源导航库,确立开放式文献共享机制,提供了统一的信息检索服务接口,全面提升了客家文献共享水平(如图2)。

图2 客家文献统一检索服务模式

4.3 多方协同激励机制

在动态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各馆基于相同的服务目标和技术标准,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信息有效交互,促使各馆改变封闭的服务模式,促进馆藏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让各方在利益协调的基础上,共同推进馆藏资源数字化融合发展,实现分工合作与互利共赢。图书馆联盟可以根据本地信息资源布局状况及区域特点确定资源建设任务,明确各馆的权责义务,建立统一的文献采访编目机制,降低文献采访成本,避免重复采购。各馆也可以根据自身性质,对现有馆藏结构、采访类目等进行调整,围绕区域、资源与学科优势,在馆际共享总体规划框架下,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信息产品,以更好地体现信息服务的社会竞争力。

5 结语

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图书馆封闭的发展状态,促进了信息机构之间的深入交流,为馆际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条件。图书馆应该倡导合作、创新、共赢的服务理念,调整馆藏资源建设方向,不以馆藏数量而以馆藏特色作为发展方向,通过对外合作寻求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优质资源。各图书馆也要以馆际资源共享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建立文献联合编目检索系统,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共享体系,全方位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馆藏图书馆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