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行为调查的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2019-11-01陈德云张德福李大莉

图书馆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图书馆

陈德云 张德福 李大莉

(1.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2.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150050)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即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只要图书馆里的书籍保存完好,人类就完全可以重建自己的文明。”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就在于人类拥有记录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书籍。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知识的创造、交流、再创造并不断积累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而阅读是人类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实力的引擎。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调研、分析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素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

1.1 图书馆馆藏图书借阅数据分析

图书馆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图书馆馆藏图书借阅数据可以反映大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需求。笔者现以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结合馆藏借阅数据分析,试图梳理和把握读利用图书馆的行为规律。

1.1.1 馆藏图书借阅量统计

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图书馆2014—2018年馆藏纸质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五年间馆藏图书借阅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1)。这种状况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高校提高对大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育引导。

图1 2014—2018年馆藏图书借阅量统计

1.1.2 馆藏图书分类借阅统计

馆藏图书分类借阅统计发现,2014—2018 年期间,每年借阅比例排行前五名主要集中在T、I、H、U、O、B 类(见表1)。其中,T、H、U、O 类和学校设置专业相关,I 类是各类型读者普遍喜欢的类目,B类中心理学部分借阅比例较高。

即使借阅比例较高的类目,利用率也偏低。2014—2018 年,T 类利用率19.08%,I 类24.96%,H类18.30%,U类11.57%,O类15.67%,B类24.71%。全部馆藏利用率17.40%。提高馆藏利用率同样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表1 馆藏图书分类借阅统计

1.2 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分析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4 月,利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对大学生阅读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资源、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量及对阅读推广的认识和建议等。共收到问卷306份。

1.2.1 阅读意愿

本次调查306人中,明确自己“不喜欢”阅读的有87人,“非常喜欢”阅读的仅34人。43.79%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 小时以内。平均每学期阅读纸质图书数量有63.73%的学生选择1~5 本;15.03%的学生每学期阅读图书1本以下,即基本不阅读,这部分学生年阅读量远低于2018 年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4.67 本[1];高阅读量人数偏少,每学期阅读10 本以上的人只有6.54%。可见,大学生阅读意识淡漠,阅读意愿降低。

1.2.2 阅读目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提升就业能力”和“考研、考证”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利。另外,有20.59%的学生没有明确目的,阅读只是用来消磨时间(见图2),故有必要通过培养阅读素养来引导其阅读行为。

图2 阅读目的

1.2.3 阅读量减少的原因

阅读量减少,除“没有时间”外,主要原因还有“缺少阅读知识”“不掌握阅读方法”“没有兴趣”(见图3)。所以,通过阅读教育传授阅读知识,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对于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极为重要。

图3 阅读量减少的原因

1.2.4 阅读内容及阅读方式

作为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经典名著因其独特价值,获得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可见,大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是健康向上的。但是,还有45.42%和44.44%的学生将休闲娱乐类、新闻资讯类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学生的阅读选择仍需加以引导。在阅读方式上,选择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阅读的远多于纸质书刊(见图4),说明新技术、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

图4 阅读方式

1.2.5 阅读习惯及阅读技巧

通过阅读习惯及阅读技巧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知识,但是只有21.24%的学生有“做阅读笔记、写心得”的阅读习惯,有24.18%的学生能够“梳理知识框架,绘制思维导图”,而且有22.55%的学生“未掌握阅读技巧”(见表2)。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掌握的阅读技巧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导致阅读能力下降,这也正是大学生阅读量减少的原因。

1.2.6 对阅读推广缺乏了解,参与热情低

被调查大学生普遍对阅读推广缺乏了解,很少参加阅读推广活动。11.11%的同学“经常参加”“偶尔参加”的占55.56%,有33.33%的同学“不参加”。喜欢的阅读推广形式主要有:名家讲座(38.24%)、阅读课程(27.12%)、阅读竞赛(26.14%)、读书沙龙(26.14%)、图书漂流(23.2%)。由于对阅读推广缺乏了解,且很少参加阅读推广活动,所以“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有很多同学填写“无”或者“对阅读推广不了解,无建议”。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阅读意愿降低,对阅读推广活动缺乏兴趣;另一方面说明图书馆宣传工作不到位,影响面不够。填写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扩大宣传”“注重实效”和“使用新媒体,形式新颖”等方面。

表2 阅读习惯及阅读技巧掌握情况

1.2.7 认同阅读素养课程重要性,对阅读素养课程期望值高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开设阅读素养课程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开设阅读素养课程“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分别为43.79%和45.42%,只有5.8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4.9%的学生“不清楚”。同时,对阅读素养课程期望值较高,按照选项选择人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培养阅读兴趣”(60.78%)、“了解更多获取优质书籍的渠道”(53.59%)、“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50.98%)、“提升文献检索技能”(40.52%)、“培养鉴赏能力,提升阅读品位”(39.22%)、“提高解读能力”(36.93%)。

2 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温家宝总理指出: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2]。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说过:于个人,读书益智修身;于社会,读书构建秩序与和谐;于国家,读书富国强民。“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阅读素养,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互联网+”时代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媒介形态不断演变,大学生对信息、知识的鉴别、选择能力越来越重要,阅读环境的改变对阅读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2014 年10 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国际组织教育发展重要报告分析”项目总结出全球教育发展的十大最新理念和趋势,并指出阅读素养成为了成功的核心技能[3]。而由调查结果可见,当前大学生阅读素养状况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阅读素养培养极其必要。

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传播知识、推广阅读[4]。2005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写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并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郑重承诺:图书馆以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作为职业目标和社会责任。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是以利用为目的的,对大学生进行阅读素养教育既能提高馆藏利用率,也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更是图书馆完成文化传承任务的重要保障。

3 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3.1 加强统一领导,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之一,提升其阅读素养,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入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完善阅读素养培养机制,建立以阅读课程为主体,以阅读资源为支撑,以阅读活动为辅助,以阅读师资为保障的多措并举的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保障体系(见图5),保证、规范、引导阅读行为,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强化阅读意识,提高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

图5 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保障体系

3.2 开展阅读教育,提高阅读能力

由调查结果可见,当前大学生阅读意识淡漠,阅读能力弱化。阅读能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良好的阅读教育是阅读素养提升的关键。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经典阅读与写作,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引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6]。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把阅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以阅读素养课程为主体,辅以专题讲座、自主学习平台等[7],构建大学生阅读素养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促进大学生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文化素养的全面发育和成长[8]。

大学生阅读素养课程要在国家、学校、图书馆三方面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积极采用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构建基于MOOC、翻转课堂、QQ 群、微信群等多种平台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将图书借阅量、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度等作为学生阅读素养课程成绩考核的一部分[9]。学生通过阅读素养课程学习,能够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熟悉阅读资源,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强化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不断提升阅读质量[10]。

3.3 优化阅读资源,保障阅读需求

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阅读资源是培养大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渠道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结合本馆自身的客观条件,合理确定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配置比例,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馆藏建设,提高资源的针对性[11];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整合馆藏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加工组织,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完善检索系统,实现馆内资源检索、导航、推介等一站式服务[12],方便读者利用馆藏资源。

3.4 深化阅读推广,引导阅读行为

“书是为了用的”,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可以促进“每本书有其读者”,为好书寻找读者,引导读者阅读,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由调查可见,大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参与热情较低,除大学生自身原因外,也说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力不足,需要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完善。

3.4.1 跟踪读者阅读需求,提高阅读推广的针对性

图书馆的海量馆藏,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专业文献,均有其存在的价值,阅读推广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读者群的需求,向读者推介读者真正需要的资源,节省读者时间。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入发展需要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大读者需求调研力度,随时关注读者阅读行为,既可以提高推广的针对性,也更易于为读者接受。

3.4.2 创新阅读推广活动,丰富阅读方式

调查发现,只有创意新颖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基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阅读推广活动就因其实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深受学生好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等优势,线上线下多途径推广,使活动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实现推广形式与推广内容的双创新。

3.5 建设阅读教育师资,提升教育水平

建设阅读教育师资队伍,首先要选择具备一定资质,能够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职或业余人员作为阅读素养教育的教师。可以从学术带头人、教师、辅导员、馆员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层面招募阅读教育专、兼职教师,开展阅读素养教育;其次,图书馆阅读教育师资建设应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专业教育,加强多层次阅读师资培养[13],对现有师资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研讨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知识更新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14];最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

4 结语

阅读素养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互联网+”时代,阅读环境的变化,更加突显阅读素养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开设阅读素养课程、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是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也会促进高校图书馆不断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同时,带动全民阅读,促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图书馆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