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2019-10-3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张小钦

小学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雏鹰少先队亲子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 张小钦

一、问题的提出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形式上凸显了少先队活动的主体性,在内容上避免了校内少先队活动的单调,在时空上拓展了校内少先队活动的舞台。活动开展得好,可以使孩子们找到了一种童年的快乐,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创新中展翅。可以说,“雏鹰假日小队”已成为少先队员长知识、学本领、做贡献的大舞台。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假日小队活动的开展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我校是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校内有两类儿童:听力残疾儿童与智力残疾儿童。笔者曾对我校少先队员的假期安排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数据:

问题 选项 选率你的假期一般是怎样度过的?A在家看电视、玩电脑 56%B在家学习 30%C出门走亲戚 7%D到邻居或朋友家玩 5%E外出旅游 2%F在社区中活动 0%G参加假日小队活动 0%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少先队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开展一片空白。队员的假期多半蜗居在家中,除进行必要的学习巩固外,更多地成了“电视”、“电脑游戏”的忠实“守卫者”。在社会交往实践、体验活动上几乎为零。这是一个真实而又严峻的状况。何以在普通学校中轰轰烈烈、简单易行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在这里却销声匿迹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中少先队假日小队活动开展的艰难性与空白性。

1.生源地的大面积化。较普通学校而言,我校学生人数少,且多半来自各个村镇,甚至有外省、市生源。在外界社会干扰因素的影响下,在家长们的过度的保护下,出于安全的考虑,甚至是学校也是不建议学生在假期中过多进行联系。因此,队员们在假日中除利用现代通讯(如手机短信)交流外,要想聚到一起组织一次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时空限制给了假日小队活动直接的影响。

2.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我校队员有不同类别的生理残疾,且每一个个体的残疾程度不一,生活适应能力不一,发展需求不一,缺少共同的话题、缺少共同的目标,自然难以志同道合,走到一起自主组织活动、体验发展。这使假日小队活动的开展失去了它应有的支持力量。

3.社会交际的狭窄性。毋庸置疑的是,生理残疾给孩子们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首先就体现在人际沟通上。沟通不畅使他们过多地封闭在“自我”的生活圈中,社会交际苍白,社会活动单一,缺少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缺少各类教育实践基地、社区等重要社会活动载体的物质保证与熏陶感染。这又给假日小队活动一大打击。

二、采取的对策

诸多的原因导致我校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开展过多地局限在校园内,而家庭、社会才是其社会实践、发展的主阵地。如何引导队员在丰富的假期时段中进行体验锻炼,从而提高认知、掌握技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更好地融入主流生活,是辅导员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队员将大量的假期时间安排在家庭的现状,我们应该考虑到家庭同样是一块活动宝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们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辅导力量。充分发挥家校协同教育这一资源优势,探索建立起“家队双向互动”的少先队实践活动体系和家长辅导员制度体系,从而使少先队活动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强大的支持力量。即在假日小队活动中,改革小队组织形式,整合家长辅导员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亲子小队”,通过家庭亲子实践——中队同伴实践的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家庭资源,在丰富假日小队活动的同时,使少先队活动更贴近队员生活实际,真正服务于队员社会生活。

1.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建立家长辅导员团。对特殊儿童少年来说,生理上的残疾使得他们的生存发展具有更高的挑战。安全自护、生活自理、合作学习、了解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是其进行社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而家庭是队员们生长的摇篮,家庭成员间情感的亲密性使得家庭的教育往往较学校教育更具有长久的影响性。在家庭中,家长们有着不同的特长优势或兴趣爱好,其社会身份背后又蕴藏着众多的社会资源。如有的队员家长在环保一线工作;有的队员家长擅长厨艺;有的队员家长在国家电网部门工作,在队员了解电力生产、安全用电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的队员家长则实实在在地扎根土地,拥有着精湛的种植、养殖知识技能。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家庭资源,吸收其成为家长辅导员,更多地开发一些课堂以外的,家长擅长的,以培养队员生活技能为主的实践活动,对拉近队员家庭亲子关系,提高假日小队活动实效性有着积极而又明显的作用。

在操作实践中,要注意根据不同家长辅导员的意愿及优势编排成组,设立“家长辅导员团”。以一个家庭“亲子小队”为基础,几个家庭“亲子小队”组成学校少先队假日小队的一个小队,利用一个或几个家长辅导员的共同志趣与优势来引导队员的体验、实践指导工作。如笔者就曾将中队中家长辅导员的辅导点分为环保宣传队、劳动实践队、文明行动队、生活自理队、水电常识队等。同时为保证家庭亲子小队活动的方向性与规范性,要加强对家长辅导员团的培训、管理及评价工作,并形成网络体系,从而让家长参与到少先队的管理与组织中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理解少先队存在的意义及少先队活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家队双向互动”真正动起来。

2.借亲子小队力量,助队员生活实践。在形成良好的家长辅导员团之后,队员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假日活动主题内容;再由该类型的家长辅导员团交流确定其家庭亲子小队具体的计划以开展实践指导;回到校园(也可在家长辅导员团的组织下选择某一场所)集中交流该小队活动情况。在这种“个体亲子小队——小队亲子活动”的流程中,家长与队员时刻处在亲密配合、互助互进的和谐关系之中,既融洽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又培养了队员们生活实践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使得假日小队活动变得鲜明而又有活力。如中队中有来自不同地域的队员,其母亲基本上都烧得一手可口的家常菜。假日小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她们组成一个“美味佳肴”家长辅导员团,并相应地将校中年龄较大的、且有下厨兴趣的队员编成一个小队,在各位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不同的地方菜、特色家常菜,之后开展了一次家庭聚会,会中欢声笑语、佳肴不断,队员们在家长们的微笑中、称赞中,体味到了油烟中自主学习实践的快乐与生活的幸福。

在各类型、各主题的亲子小队实践、交流、完善中,集合这些小队的活动,加以展示、交流,呈现出的将是队员体验、发展的精彩无比,从而使整个中队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少先队组织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其健康成长服务的基本目标。

3.抓活动管理,扬亲子小队之风采。在优化家长辅导员队伍之后,有了贴近生活实际的假日活动内容,如何组织开展亲子小队活动便成为最核心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活动机制及激励机制,活动效益的长久性将大打折扣。因此需抓住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1)启动仪式。为全面发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应重视开展“雏鹰假日小队”行动誓师大会。在动员会上,介绍活动意义,邀请家长辅导员讲话,给予活动示范及明确评选“文明雏鹰假日小队”的标准,让队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2)申报登记。各中队组建“雏鹰假日小队”后,立即向大队部领取登记表,申报登记,填写队员卡,同时设置小队日志本。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为小队取个响亮的名称,叫响活动的口号。如学习文明仪表言行的“红领巾社仪队”;学习厨艺的“佳肴小队”;学习编织的“巧手小队”等。由这些名称取得各具特色,增添了队员的自豪感、责任感,也清晰地传达出了活动的宗旨与奋斗方向。同时各小队除了须及时向辅导员反映活动情况外,还必须按时递交小队日志(日志中须完整记载活动的过程、方式、效果及队员的心理体验等),汇报活动中的闪光点与具体困难。中队、大队辅导员每周均对此做出点评,提出希望,使队员不断受到激励。(3)激励评价。中队、大队部除了利用例会等组织小队进行活动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气氛。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进行校辅导员、家长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广经验,共同提高。对于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小队与个人,更应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表彰。

总之,作为少先队工作者,组织好假日小队活动就等于搞活了整个少先队工作,就等于给孩子们找到了童年的又一种“幸福指数”。发挥家庭资源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家队紧密合作,在“雏鹰假日小队”的不断实践中,提高队员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雏鹰少先队亲子
认识少先队
雏鹰的逆袭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高质量推进”雏鹰行动“
雏鹰26日起被ST面临退市风险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