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2019-10-31邹银珍孔银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我院

邹银珍 孔银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在各年龄段的成人中均可发病,患者常表现为症状各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并且多数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1,2]。随着病程的迁延和发展,精神分裂症常反复发作并加重,导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衰退或精神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3,4]。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以第一代、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氨磺必利、氟哌啶醇、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5]。在治疗原则中,推荐以单一用药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多种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6],但也会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本研究对我院近几年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 19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入组标准:患者经诊断符合《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7];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并发全身恶性肿瘤疾病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研究期间失访者。其中单一用药组745 例(33.89%),联合用药组1 453 例(66.11%)。

1.2 调查方法 对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每位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药品名称、药品种类、药品生产厂家、用法用量等,进行分组记录,并对每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PANSS 由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 项共30 项组成,阳性量表得分7~49分,阴性量表得分7~49 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16~112 分,总分为3 项得分之和,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借助Excel 2016 版完成,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 和%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方差分析,进行分组统计,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病例数基本持平,以35~60 岁患者居多,见表1。

表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

2.2 患者用药情况及PANSS 评分统计 在患者用药情况统计中,1 453 例(66.11%)患者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联合用药中包括第1 代+第1 代、第1 代+第2 代、第2 代+第2 代,在不同用药患者PANSS 评分统计中,联合用药组患者PANSS 评分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见表2。

2.3 不同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用药组,提示联合用药组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承担潜在的安全风险,见表3。

表2 患者用药情况及PANSS 评分统计

表3 不同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化,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8,9]。传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由于存在较强的镇静作用及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等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正常的日常活动、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等有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的社交功能进一步减弱。近年来,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不断发展和增多,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性也进一步增大,为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但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临床也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出现,如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的联合应用等,长此以往会使得临床医生产生不良的用药习惯,并给患者带来一定危害性,如增加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安全性方面的潜在风险[10,11]。为此,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有必要对我院近几年的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着重观察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应用及相应的安全性状况,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在本研究中,首先对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病例数基本持平,在年龄分布方面以35~60 岁患者居多。这是因为中老年患者是受到生活、工作压力最大的一类人群,易在高压下出现各种心理情绪的波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在患者用药情况统计中,1 453 例(66.11%)患者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联合用药中包括第1 代+第1 代、第1 代+第2 代、第2 代+第2 代,其中第1 代药物有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氨磺必利、氟哌啶醇等,第2 代药物有奥氮平、利培酮、西酞普兰、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帕利哌酮、帕罗西丁等[12,13]。联合用药情况主要针对病情迁延难愈,难治性大、复发性大、症状难以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中可采用换药、加量、合并或联合治疗的方法,但联合用药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应给予考虑[14]。在不同用药方式患者PANSS 评分统计中,联合用药组患者PANSS 评分低于单一用药组,提示联合用药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多重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加了作用强度,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协同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的目的[16]。但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用时疗效与风险均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采用联合用药的给药方式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取得更快或更好的治疗效果,但联合用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本研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中,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用药组,特别是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更容易出现嗜睡、头晕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提示联合用药组在获得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承担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与既往的临床报道基本相似[16,17]。因此,我们在今后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若单一用药能满足治疗需求则优先使用单一用药,若必须进行联合用药时,则应严密监控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必要时可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减量、停药等,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前提。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但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安全性的监测。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都有精神病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