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林火灾特点与扑救方法探讨

2019-10-30曲百友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特点

曲百友

摘要:近年来,山林火灾在我国频频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做好山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势在必行。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山林火灾并不容易被扑灭,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针对山林火灾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扑救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对山林火灾的特点、分类及扑救方法加以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控制火势蔓延,尽快扑灭火情,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竭力维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山林火灾;特点;扑救方法

引言:通过对山林火灾特点及扑救工作实施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山林火灾的发生呈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是在春季清明前后会出现山林火灾,这给山林火灾的防控提供了方向。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山林火灾扑救工作中,部门之间协调不畅、职责落实不到位、准备工作不充分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山林火灾扑救工作效果不佳,火势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人员伤亡事件更容易发生,动植物也失去了栖息家园。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山林火灾扑救工作方案,将职责落实到人头上,还要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有力支持,从而保证山林火灾扑救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一、山林火灾的特点

从以往发生的山林火灾来看,山林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一是春季山林火灾突出。入春后,天气渐暖,风干物燥,山林地带枯草、残枝树叶堆积较厚又无人清扫,接触火种易发生火灾,且极易蔓延扩大造成大面积山林被焚。二是除樟树、桉树、枫树等少量阔叶树外,一般阔叶树种因耐火力较强,不易着火。在山林火灾中,发生率最高的火灾是覆盖在地面上的杂草、腐木、落叶、枯枝等燃烧而产生的地表火,特别是地面可燃物较多时,火焰升高,容易产生树冠火和树干火。而大多数针叶树种因树干、树枝和树叶内含有树脂和挥发性油类,非常容易着火。一旦起火,火势将迅速扩大,造成火势的进一步扩大蔓延。树冠火灾发生后,很容易产生飞火,飞火的危害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其它新的火点,有时还会造成地表火和树冠火两层(地表火在先、树冠火在后)燃烧。三是清明节前后的春耕季节是山林火灾发生的旺季。此间主要是进入山林地带的从事劳动,打猎、游玩的人员增多,由于群众放火烧荒、上坟烧纸等,往往造成山林火灾连续发生。

二、山林火灾的分类

1、地表火

在所有山林火灾事件中地表火占据90%以上的比例,这是因为在地表有着多种可燃物,当遇到明火时就会迅速燃烧,波及到所有地被植物,树木根部也会被烧伤,很多树木即使是火灾被扑灭也会面临死亡的命运。地表火主要受到风力、风速和地形的影响,每小时会破坏5km左右的山林,还会诱发其他类型的火灾,酿成的危害巨大。

2、树冠火

树冠火常发生于针叶林,主要是由地表火引起的。随着地表火燃烧势头愈发猛烈,会将枯立木、风倒木或垂树枝烧着,树冠也会随之燃烧,整个树木的树冠、枝叶和地被都无法幸免。在风力作用下,燃烧的火星和树枝会被吹到更远的地方,使得山林火灾的扑救难度急剧上升。

3、地下火

虽然地下火的发生几率较小,但是其造成的破坏力是不容小觑的,需要对地下火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予以明确。所谓地下火指的是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燃烧引起的火灾,通常只能看到烟,不见火苗,对于树木根部的破坏最为严重,会造成树木无法稳定扎根在土壤中,受到微小的外力就会倒下。

大量的研究表明,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正呈综合性发展趋势,最早发生的普遍是地表火,由其引发树冠火和地下火,将会给火灾现场的树木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树立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做好火灾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完善的灭火方案,会让山林火灾扑救工作更具实效性,工作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证。

三、山林火灾的扑救方法

1、灭火的进攻和展开

(1)从延烧方向的侧面进入展开夹击,抑制火势。主要的延烧方向的火势猛烈,或斜面陡度比较大时,从侧面展开队形进行攻击。

(2)烧迹进入展开,压制火头。这是火的前沿火势较强时使用的战术,这种方法可从烧迹进入展开灭火,同时,在确保人员的安全上也是最有利。

(3)从等高线进入延烧区前面设定防火线的方法。丘陵地带的火灾,从火流方向的侧面,面向丘陵进入,并沿着等高线到达延烧方向的前面,利用伐开、注水等方法设定防火线,防火线的设定位置要考虑到延烧速度等,留有充分的余地。

(4)从延烧斜面的相反侧进入,在棱线等处设定防火线。火势较强,利用前三种方法不适当时,可从延烧斜面的相反侧进入,在棱线等处,利用伐开、注水等设定防火线。

(5)沿着峡谷集结部队进入展开。在沿着峡谷的地带,可沿着峡谷集结部队,并作为据点进入展开,在火势比较弱时,比其他方法要容易进行,如果把这一地带作为防御据点,利用伐开、注水设定防火线的话,在防御活动上则更加安全有效。

2、注水灭火

在山林火灾的灭火中,利用注水灭火对确保灭火时间、防止复燃和队员的安全是最有效的方法,应尽可能延长水带进行灭火。山林的高低、缓急,植物的状况、形态以及水利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注水灭火上,应对应山林的实态,组织泵浦消防车和机动泵等进行注水灭火。

3、打火、土埋灭火

利用打火、土埋等进行灭火是水量不足时采用的方法,但是,到完全熄灭需要的时间较长,战斗员体力的消耗较大,危险性也较高。

4、迎火灭火

火势猛烈、延烧扩大,没有其他适当的灭火手段时,在火灾延烧方向的前方放火,使火流合流,以削弱火势。

四、山林火灾扑救策略

(1)各地消防部门要督促有关林业部门和单位,把护林防火工作纳入山林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山林火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具体护林防火措施,切实加强领导。

(2)严格护林防火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要进一步推行落实基层林业干部群众的护林防火责任制,实行责、权、利结合,奖惩分明。建立护林防火队伍,加强护林防火值班、巡视。严格山林用火制度,严格控制火源。在护林防火期,不准个人上山燒荒,不准在林区用火、吸烟,不准群众在山林地段的坟区烧纸,不准儿童上山玩火。山林管理单位要与邻近单位、群众签订并落实护林防火公约,并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森林保护法》,做到自觉护林防火。

(3)开展护林检查,堵塞火险漏洞。要在春季,特别是清明节前后,要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护林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林区所在地面公安机关要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组织干警和治保人员协同林业部门搞好防火检查,加强防范,推动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

(4)积极做好灭火准备工作。各山林管理单位,特别是重点山林区,要设置必要的望台(塔),报警电话和其他通讯设施,加强对护林防火组织、联防组织和群众义务消防组织的消防训练,并根据山林火灾的特点,制定灭火预案,加强指挥,一旦起火,迅速组织群众扑救,减少山林火灾损失。

结语:总而言之,山林火灾的发生会毁灭动植物栖息家园,破坏山林地区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将变得愈发恶劣。要想保证山林火灾能够迅速扑灭,就要充分认识到各种扑救方法的优缺点,根据山林火灾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还要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力度,科学划分各个部门的责任,定期检查防火工作实施情况,致力于为山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泰山山林火灾扑救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3)

[2]于志军.东北林区火灾特点规律及扑救方法[J].消防界(电子版).2019(18)

[3]潘贤强.森林火灾的扑救方式和战术[J].福建林业科技.2012(01)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