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感动英国女王的义举
2019-10-30楼伊菁
楼伊菁
英国女王发来请柬
铁明怎么也没想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居然会向他——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发出邀请:1986年10月,英国女王访华,15日抵达上海,专门向他发来请柬。当他应邀踏上黄浦江上的游艇,作为唯一平民站在市领导中间,接受女王的接见时,英国总领事上前一步,向女王介绍说:“他就是从前在牛津大学读中国庚款公费研究生的铁明先生。”女王亲切地微笑着。铁明禁不住吐出了那句萦绕在他心头很久很久的话:“我想,该不是为了对我过去做过的某些事情的肯定吧!”
女王欣慰地点点头:“是的,就是肯定你过去为中英民间友谊做出的努力!”
游轮拉响了快活的汽笛,五彩的飘带撩起了铁明对如烟往事的追忆,他的眼睛模糊了。此刻,一个令他钦佩的英国人史宝廷的名字在他心头震响。铁明仿佛重又回到了1940年,他的眼前重又升腾起与史宝廷先生围着火炉谈笑风生的那个夜晚……
为了一个义举,铁明毅然接受英国挚友的绝妙“挑战”
当铁明还是一个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中国庚款公费研究生的时候,他在牛津认识了《东西方文明》一书的作者史宝廷先生。史宝廷先生作为一个英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却颇有兴趣,而铁明则对英国的宪政史非常关心。“互通有无”,使他们有了谈不完的话题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很快成了知己。
当时正值中国抗战期间,当得悉中国有些大学生在日寇炮火的逼迫下被迫从沿海省份迁往后方,途中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藏书,师生不得不在毫无参考书籍的情况下,艰难地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情况后,史宝廷先生流露出关切的神情。而出身于教育世家的铁明更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担忧,他曾经设想收集留英的中国留学生使用过的旧书,送给沦陷中的祖国。史宝廷先生赞赏他的爱国义举,但认为仅靠收集旧书毕竟是杯水车薪。
那一晚,忧心忡忡的铁明和史宝廷先生谈了很久很久。史宝廷先生沉吟着,在火炉边踱来踱去,末了,他突然停下了脚步,鼓励铁明说:“你应该发起一次运动,一次筹集爱国捐款的运动。”史宝廷先生的眼睛在炉火的映射下炯炯有神,他果断地伸出4个手指,说:“我先给你4千英镑。你若募到5千捐赠款,我再出5千;你若能募到8千英镑,我再给你8千!”——多么绝妙的挑战!火红的炉火跳跃在史宝廷先生的脸上。英国式的挑战也激活了铁明热血沸腾的青春。他上前一步握紧了史宝廷先生有力的大手。
用一本书的钱买了二三本书
铁明步履沉重地走出中国驻英使馆,郭泰祺大使坦率地答复他:捐款的事,大使馆无能为力。
铁明又找到英国民间组织英中协会,找到中国政府派在英国采购粤汉铁路材料的中国人王景春,直言不讳地说:“史宝廷先生能出4千英镑呢,你打算出多少?”
渐渐地铁明胸有成竹了,只要了解一下哪些英国人与东方的中国有关系就成。这时,一个更为神圣的使命在他的捐款活动中升华了,那就是,借此使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在英国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铁明组织了义卖义演,参与的人很多,即便不买他们商品的人也受到了感染,很快在英国营造了氛围。于是,铁明他们参加义演的场租费、电灯费,请名演员的演出费、车马费,人家一概都免收了——为正义而战!共同的心愿将两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第二年的春天,铁明筹集了4千英镑捐赠款,史宝廷先生也履行了他的诺言。捧着这笔浸透英国人民深厚情谊的款子,铁明兴奋不已。他分别找到当时在牛津大学各学科最有权威的学者,由他们开具各学科必不可少和最有价值的科学参考书目。然后,他找到当地一家书店,兴冲冲地对老板说:“这笔款子,是英国人捐赠给中国后方的大学买教学参考书的,作为书店的老板,您怎么表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资助呢?”店老板被这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的爱国义举所感动,急忙召集4家书店的老板,协商后决定联合承接这笔意义非凡的“生意”,并表示,所有的书,全部以旧书的收购价计。他们“按图索骥”,很快凑齐了几万本书。店堂里根本放不下,四家书店从开单到装箱,全都一揽子承包了。在这项集体行动中,书店的老板不赚钱,店员开单装箱没工钱,不是捐赠中国的吗?——尽义务了!
看着一本书的钱现在可买二三本书,铁明欣慰地笑了。
三万多册精心选择的标准参考书全都按时装箱完毕,铁明又慕名找到了跑中国运输生意的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经理。要从书店将成箱的书籍运到码头,然后装到香港,经由香港再转到中国内地,确实是不容易的。轮船公司从无提送货的规矩。可手头的捐款是专款买书所用,铁明怎舍得再额外花钱?此情此景自然也感动了蓝烟囱轮船公司的经理,他赞扬英国人民对中国的捐赠义举,表示自愿挑起义务提货送货到香港大学的重任。
铁明按捺不住满腔激情给香港大学副校长写信,请香港大学协助,将这笔赞助筹集的书籍经由越南运到中国内地,而这笔运费则由香港大学开支。
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人,自觉自愿地参加到这一义举中来,这说明了什么呢?抚今追昔,铁明的思绪随着黄浦江上汽笛的回响飘得很远很远。
半个多世纪后,铁明收到了英国挚友儿子寄来的御寒衣物
又是数年过去,当女王的请柬也成为珍藏的回忆的时候,一天,铁明意外地接到了史宝廷儿子从英国寄来的信,信上说: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您发表在《牛津》上的那篇文章——《中国的大学是怎样得到那些參考书的?》。我想,倘若父亲知道你们当时的计划一直到现在还被怀念着,并被认为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定会非常高兴的。不幸父亲已在1953年去世。他为这项事业提供的捐赠款项,是从他和我母亲建立的义举基金中拨付的……”
啊,史宝廷先生——最受尊敬最可爱的朋友!铁明年轻的时候,脚下曾踏过12个国家的土地,可没有人能取代史宝廷先生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他多想再去英国伦敦——这个曾给他留下过难以忘怀的情谊的地方,然而他毕竟年事已高,且双目失明,无法去故友知己的墓前了却心愿了。
灯下,铁明颤抖着手,在他那台陈旧的英文打字机上摸索着打出给史宝廷儿子的信,两行浑浊的老泪随着打字机的哒哒声,吧嗒吧嗒地溅落在信笺上。“窗外正是严寒……然而我的思绪却奔涌而出……”铁明一面打字,眼前重又浮现出1941年春天,在史宝廷先生的别墅里,他和史宝廷先生非常满意地回顾着这场捐赠运动的成功经历,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周末。然而想不到,最真诚和可信赖的朋友已经永别……
两个月后,一个从英国伦敦寄来的邮包放在铁明的书桌上。铁明小心翼翼地打开抚摸着,原来是一件羊绒夹克衫。史宝廷的儿子在同时寄来的信中说:“但愿这件衣服能为您驱赶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