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善学子,做最真的自己
2019-10-30温州市藤桥小学
温州市藤桥小学是鹿城区的一所农村小学,创办于1935年,具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班级36个,在校学生1413人。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五好关工委,温州市数字化学校、温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温州市智能化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新耕读文化”的打造和提升为核心,立足乡土文化特色,开发山水田园课程体系,倡导“文以耕心、力以耕田”的办学理念,进行“亲善教育”,以培养“亲善学子,做最真的自己”为育人目标。
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德育目标的达成度,藤桥小学借助乡村独特的生态文化、生产文化、人文文化等开设了山水田园课程,并融入德育工作,培养“亲善学子”,做到润物细无声。“亲善”——“亲”表示亲切,藤小的孩子从小驰骋在山水田园,身上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保存亲切,向善成长;“善”表示善良,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几乎容纳了其他的一切美德,如:团结合作、勇敢自信、勤劳节约、友善关爱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品八德,立德树人要求相一致。“慈善文化进校园”与藤桥小学的育人目标达成“亲善教育”不谋而合,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藤桥小学在德育工作中“亲善教育”的开展:
一、找准“切入点”,在“课程”中育人
(一)将“亲善教育”列入班会课。如文明礼让、保护环境、乐观向上等主题,班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 “亲善”的种子。
(二)利用丰富的周边资源,将“亲善教育”融入山水田园课程。
藤桥小学课程体系分以下几个板块:
藤桥小学将“走班课程”命名为“水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们以水之灵性,生生不息、百川汇海,普度众生;将“德育课程”命名为“田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们有着泥土情怀,种子精神,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而“山水田园教育”则表示践行生态育人、素质育人、眼界育人。在各式各样的课程设计中,结合学校特色——乡村学校少年宫,融入“四品八德”教育,特开设了“水”课程和“田”课程。学校集校内外老师们所长,根据学校的需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课程进行筛选并归类,如手工制作、糖人体验、舞龙舞狮、农耕课程、文化拓展、十字绣、编织、民俗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外接受学业以外的熏陶。
二、找准“结合点”,在“活动”中育人
(一)利用主题晨会,认识“亲善教育”。
开学初,将“亲善德育”的内容进行分解,一个班级负责一个主题教育的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二)开展校园主题活动,践行“亲善教育”。
1.在科技节、艺术节等四大节中,认真开展各项科技节单项活动,合理安排,尽量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并推优参加区级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有所收获,增加自信。推出七巧板家长培训会,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并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培养的重视。开展六一文艺汇演,让学生多多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
2.实践结对,各班与各村“文化礼堂”结对,开展每月一次“慈善生日宴”,我为爷爷、奶奶送关怀,陪伴是最好的礼物等结对活动,践行“亲善教育”,播种慈善种子。
3.爱心教育。开展校园义卖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财产的合理支配,学会生活技能的实际运用,并将自己的爱心送给有需要的人。
(三)巧借社會资源,深化“四品八德”。
1.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晨会上,让升旗仪式规范化。上好开学第一课;邀请退教协老教师进行红军长征的宣讲;组织学生开展“筑梦路上”演讲比赛;建队节入队活动;石鼓山扫烈士墓;西坑重走红军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携手藤南网格,邀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邀请镇政府相关部门为孩子进行禁毒教育;邀请消防队为孩子每学期做一次安全消防演习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3.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老师为六年级男女生分别做青春期教育讲座。在鹿城区关工委的支持下,开展“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爱心公益宣讲活动,关注弱势儿童、留守儿童。邀请藤桥医院的医生为孩子们开设了“关爱眼睛”的讲座,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并学会保护眼睛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成长。
4.环保教育。通过主题晨会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设置了垃圾分类垃圾桶;开展老科学家进校园环保专题家讲座活动,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像这样的主题活动还有很多,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将“四品八德”熟记于心,实践于行。
三、找准“着眼点”,在“环境”中育人
(一)行规教育学段化。
近几年来,我校不断优化“阳光班级”“阳光学生”学生评价体系,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行规教育,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学校制定学期的行规训练内容,期初制定好本学期行规训练内容的计划,并下发各班主任。 学校针对每次行规训练内容进行一次集体晨会,讲清楚训练要求和训练措施。各年级、各班针对学校行规训练方案,结合年级和班级学生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好班级的训练重点,布置好训练的内容,并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思想教育阵地进行宣传、落实,每个训练内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扎实有效的训练,并及时进行检测。每一次训练的时间为期一月,但是我们的训练有延续性,让学生始终用训练过的规范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校园文化浸润孩子心灵。
《孟子》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生活在文化场景之中,自然而然地能浸润孩子的心灵。为此,自建校以来,藤桥小学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少年宫文化廊,书香文化长廊,学生作品展……让学生们真正地成为校园文化的“创始者”。
四、找准“衔接点”,在“实践”中育人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本教材的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启示着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关注,去学习,去体验,去思考。于是,学校依据藤桥的地域特色,在下庄的浙南生态农庄、后洋设立小科学家实践基地。
除此之外,我们结合拓展课,社团课,带领孩子前往我校楼顶植物园,后垟村小科学家实践基地开展活动,培养孩子学会动手、仔细观察、团结合作、热爱家乡的情怀。
五、找准“合力点”,在“协作”中育人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每学期都分年级段进行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家长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