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10-3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王正茂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质子泵胃溃疡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王正茂

应激性胃溃疡常发于创伤、烧伤之后,是一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近年来应激性胃溃疡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已引起医生的广泛关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为了研究两药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9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3.59±3.17)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5.07±3.50)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服用止血药物、抗感染药物、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咪替丁40mg溶于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40mg溶于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7d为一疗程,治疗1~2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48h出血停止,无黑便、呕血等症状;有效:48~72h出血停止,此期间黑便、呕血症状减轻;无效:72h后仍有出血症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患者的血清中促胃液素、胃液pH值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3.47%,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7.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促胃液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胃溃疡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中上腹疼痛、饱胀、嗳气、饥饿不适,严重者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激性胃溃疡发病机制主要为胃酸过多、Hp感染。受胃黏膜保护机制遭到破坏的影响,胃黏膜血流供应不足,胃酸侵蚀性增加,从而引起急性胃溃疡。对患此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其胃内有活动性血点,而临床中治疗应激性胃溃疡通常采用奥美拉唑或西咪替丁等药物治疗。研究显示,高酸碱度环境有助于发挥血小板凝血功能,对于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有促进作用[1]。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减少患者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同时奥美拉唑还具有改善血流循环,提高胃黏膜血流速度,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三磷腺苷酶活性H+/K+-ATP酶的活性,具有见效时间快,作用时间长的优点[2]。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药物,患者饭后口服,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是西咪替丁作用时间短,停止用药后胃酸分泌易恢复到原来水平,易容引起胃溃疡复发。西咪替丁多被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出血、慢性结肠炎等疾病中,此药进入人体后会广泛分布于患者体内,但其药理复杂,因此具有较高不良反应率。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3.47%,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7.9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好于西咪替丁。同时观察组促胃液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H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胃状态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西咪替丁的患者不良反应较高,在其用药期间临床医生应该定期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情况,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当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时,不能突然停止服用西咪替丁,应该逐日逐量减少,避免溃疡处因突然停药再次发生穿孔。临床上应指导患者继续服用3个月西咪替丁药物为宜。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质子泵胃溃疡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