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农村初中生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的途径

2019-10-25黄爱艳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记叙文

【摘要】本文论述引导农村初中生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的途径,提出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利用网络资源积累素材等方法,改变学生作文素材不典型、不鲜活的现状。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记叙文 写作素材 生活 阅读 网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56-02

笔者在对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提起写作,回答最多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不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差,而是因为他们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情感体验,而且语言积累太少,导致其作文素材不典型、不鲜活,写出的作文就变得简单、枯燥,让人看了乏味。笔者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探寻指导农村初中生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将写作交还给生活,将生活还原本真,用文字把生活点亮。笔者告诉学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只有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才能写出感动人心的质朴的本真作文,才能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种享受。农村学生的生活也许不如城里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只要农村学生充分利用,把握积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素材的契机,开展各种材料积累活动,学生在写作中就会迸发思维的火花。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两篇随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诸方面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随笔,笔者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写作,随心所欲地表达,只要内容健康并能充分地表达学生内心的思想感情就行。笔者给学生提示写随笔的方向:

(一)写季节

1.相约春天(寻找春、拥抱春、畅言春……)

2.七彩夏日(夏日阳光、夏日激情、缤纷假日……)

3.秋天的精灵(又闻桂花香,秋雨、秋风、秋叶的故事……)

4.冬天的诗意(严冬见精神、冬天的故事……)

(二)写天气

每一次天气的变化都是一次写随笔的契机,阳光灿烂的天气、阴雨绵绵的天气、雨后天晴的天气等,每一种天气的变化都会让人生发一种感悟,可谓一种天气一个世界。有一年秋天,天气突然从阳光明媚转为阴雨绵绵,让人的心情也跟着阴暗起来,因此以此天气的变化为契机,让学生在写随笔时写一写雨中温暖、闪光的瞬间故事,并从中获得感悟和收获。这是学生当时写下的随笔片段:“一场雨带走了燥热,带走了尘埃,带走了琐事,带走了恩恩怨怨,给世界万物披上了一层光辉,给曾失败的人重来的机会,给未来留下了美好的前景。雨给我们以启示,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过不了的坎坷,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场绵绵细雨之后,一切将会是新的起点。”

(三)写人物

可以写自己最熟悉的家庭成员,记录家庭中的乐事、趣事,从中感受亲情、感受幸福、热爱生活;也可以写自己与同学、朋友、老师发生的一些帮助自己成长的小故事;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影视人物和经典文学名著人物,并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格。

(四)写亲身经历

农村学生可以做很多农活,并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大自然。笔者要求学生平常要多积极参加劳动,走进自然,接触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写随笔的素材范围,并每周收取随笔练习仔细批改,还教会学生自改的方法,经常让学生自批自改或采取小组批改、全班批改、轮流批改等方法。在批改中,笔者肯定学生观察细致用心、表达出真情实感、思维严密、分析有道理,然后适时表扬随笔写得优秀的学生,在全班朗读几篇写得好的文章,让学生总结写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笔者还根据写作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相应地讲解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

农村初中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就能主动、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用心观察人生百态、社会万象,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细心地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他们就能把第一手素材内化为心中的感受,叙述描写其形,深入思考其义,引出道德评价、成长反思、哲理体会、情感升华……久而久之,青春在写作中亮丽,头脑在写作中清醒,思想在写作中沉淀,文笔在写作中精彩。

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一)阅读积累的一个途径是课内阅读

由于农村阅读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阅读积累的最好途径就是课内阅读。因此教师让学生学会合理地使用教材进行阅读,从教材中积累素材,从教材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并且创造性地将素材运用到写作训练中,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方法。现在学生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提示,只要学生稍稍关注,就能得到很多的启示。平常筆者对学生的课内阅读要求如下:

1.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要用普通话

农村学生大多生性腼腆,方音浓重。如果不提倡学生说普通话,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闹笑话,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每接管一届新生,笔者都要求他们在与同学、老师交流时要用普通话。学生刚进校时用普通话跟老师交流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到九年级时能自然、沉着、流利地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谈天说地。

2.充分利用早、晚读

现在农村初中生的语文早晚读令诸多教师头痛,因为早读时学生大都“沉默是金”。教师要想打破这种沉默的局面,必须对早、晚读进行规划,使早、晚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进行早、晚读的:

(1)让学生明确读什么

笔者一般把早、晚读的内容分为读音、读词、读义,这些内容每篇课文的文后注解和课后练习都有;读美段、美句,这些在上课时学生已经自己划好;读精读课文里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些在课堂里教师已经分析过;读要求背诵默写的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等。学生有了读的内容和目标,早、晚读就有了读的欲望,读得越多,积累就越多,语感就自然养成了。

(2)检查背诵默写前给学生早、晚读时间

教师如果要检查学生的背诵默写,必须提前给学生早、晚读的时间,还必须注意学生背诵默写有先后差异的区别。不能“一刀切”,刚上完课一两天,就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完成背诵默写任务,有个别学生背诵默写不了就批评、训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最后干脆早、晚读都不读了。

(3)利用早、晚读开展读背、读默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适时地在早、晚读开展读背、读默比赛,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学生在早读时用10分钟读一首诗,再用几分钟时间来背和默;用一半的时间读一段文言文的词义,再用一半时间检查词和句子的翻译。

(4)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朗读

课堂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词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提高。比如笔者在上鲁迅的《故乡》时让学生朗读三次第一、二段,学生读第一遍时就能感受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气氛,朗读第二遍时就能感到作者对故乡失望的心情,朗读第三遍时就能悟出这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了。在上《春》时,学生在反复朗读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后能说出很多有探讨价值的见解,如:“叠词的妙用,使句子表达优美。”“‘钻字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偷偷把无情感的小草写成了有意识、有情感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后起到强调作用,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也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这样的阅读指导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文章、段落、句子、词语的感知、感悟和理解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

(二)阅读积累的另一重要途径是课外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农村学校的读书馆、阅览室越来越完善,但因农村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上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受手机的负面影响,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课外阅读,学校的读书馆形同虚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1.每个学期每人买一本杂志和一本中外名著,放到班里的读书架上,平常利用放学时间,每天看半个小时,并做好阅读记录,一个月由阅读小组长检查一次。

2.七、八年级,笔者让我班学生每周利用固定的一节课去学校阅览室看杂志,并提供阅读篇目,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还要记美词、美句、美段,并派专人进行纪律监管。

这样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学生从开始的被动阅读到现在越来越喜欢阅读,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词句和作文素材,语言储备量越来越多,语文素养也越来越丰富,到九年级时好多学生写作时已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

三、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大千世界便尽在眼前。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的直观形象性,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也可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引导学生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貼”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文档,这样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教师引导农村初中生积累记叙文写作素材,要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将写作交还给生活,用文字把生活点亮。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和途径都应抓好观察生活、课内外阅读、增加信息量三个环节。学生有了素材的充实积累和提炼运用,才会有作文内容的厚度、感情的浓度、思想的深度、立意的高度,写作时才能顺手拈来、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黄爱艳(1977— ),女,壮族,广西马山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等。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