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研究

2019-10-25陆露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慢就业互联网+互联网

陆露

【摘 要】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心理,分析造成“慢就业”现象的大学生自身能力薄弱、自我定位不明、就业观念落后、抵触新型职业、试错与承压能力弱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因素、高校因素等客观因素;提出毕业生积极进取、更新观念,家庭做好沟通与辅助工作,高校助力走好“最后一公里”等“慢就业”心理纠偏路径,以引导大学生“慢就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慢就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132-0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选择“毕业即就业”的生涯规划路径,学业与职业几乎无缝对接。现阶段广泛出现的“慢就业”是指大学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就业”模式,在大学毕业后首先选择留出一段时间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而不立即投身工作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慢就业”,社会舆论对“慢就业”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慢就业”是一把双刃剑,其发生发展源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层次的心理驱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慢就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趋利避害,需要各方集中发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慢就业”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自身能力薄弱。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等院校扩招工作已经持续了20余年,由此产生的最明显的社会现象就是就业压力的增加,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上升到2017年的795万,增长了6倍。毕业生的增加意味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加,进而要求大学毕业生主动提升个人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是事实似乎并不乐观,目前我国大学生培养的质量饱受社会各界诟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在迅速提升,而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远远没有赶上这一速度。

2.自我定位不明。“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就业倾向,即临近毕业季才开始为某一目标职业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而大学期间的大多数时间内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并未形成科学的、深刻的認识,对未来工作也很少做长远思考。这种对自我的定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个人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拓展,但是随着职业的精细划分,如果不对自身进行精确的工作定位,进而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能力,形成“专长”“特长”,那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量毕业生将处于劣势。

3.就业观念落后。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仍然青睐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等职业或单位。这导致相关职业的竞争压力剧增,而公务员等“热门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毕业生继续秉持传统的“铁饭碗”就业观,结果只能是画地为牢,为自身所处的群体制造更大的竞争压力。

4.抵触新型职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需求,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专业,同时各种各样“非典型”职业乘着“互联网+”时代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实是大学里的新型专业难以吸引学生,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此一来就出现了新型岗位供过于求而传统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

5.试错与承压能力弱。“90后”毕业生普遍具有更强的完美主义与个性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就业方面就是毕业生宁愿在毕业后留出一段时间“打磨”自己,也不愿迅速进入一个自己“将信将疑”的工作岗位。换言之,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选择先“观望”一段时间,对目标职业有了更准确和深入的认识之后再求职。但是这种现象的利弊因人而异,对于一部分毕业生而言,这的确是一种缓解竞争压力的方式,但是对于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心理,说明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相比于“70后”和“80后”,“90后”总体有着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被称为“丰裕一代”。“90后”毕业生的家庭条件相较于父辈已经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因此,就业对于他们而言不是“谋生”,而是“发展”。这样一来,毕业生依靠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可以更关注兴趣与前景,而非就业的紧迫性。另外,长辈对于子女的职业规划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同时“90后”的家长普遍具有“安排”子女人生路线的倾向,愿意为行将毕业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更长时间的经济支持以促使子女按照长辈的意愿行事,如此一来,落后的就业观念在两代人之间形成恶性循环,“90后”毕业生越来越逃不出这一“魔咒”。

2.高校因素。首先,高校对于“扩招”的认知不到位。高等院校学生扩招是大势所趋,但是扩招不是人数的简单增加。当前大多数学校实行扩招的专业仍然是传统学科,传统学科的人才需求已经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接下来要做的应当是“提质保量”。社会对于新型职业的需求迅速增加并未引起高校对于新兴学科扩招的重视,新兴专业在大多数高校内仍是“门可罗雀”的惨淡状态。其次,高校在学生生涯规划方面所做的努力远远不够。调查显示,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是慢就业群体中常见的说法之一。这也与我们对于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程度低的判断相吻合,面对大学生在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之间出现的矛盾,高等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不仅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最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松散。近年来教育部长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对大学生“增压”,高校应该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监督和保障,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二、“慢就业”心理纠偏路径

“慢就业”虽然已经成为各地各高校毕业生广泛出现的现象,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相比于整个庞大的毕业生群体,“慢就业”一族并未成为主流,更多的毕业生仍然选择在学业结束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问题在于“慢就业”无法一概而论,那些将其视为提升自我的一个时期的毕业生当然值得鼓励,但是更多的毕业生是将其作为因畏惧就业而选择逃避的“挡箭牌”,这种心理的酝酿对于毕业生自身和整个社会就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进行纠偏。

(一)毕业生积极进取、更新观念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毕业生自身。一方面,大学生应当主动锻造自我,在校期间广泛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应当审视所学专业,对该专业的知识要求、必备技能和就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当主动转变择业观,打破“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起自主就业观。还要注意不要好高骛远,要对自身能力有恰当的定位,避免过高的定位导致就业失败,挫伤再次求职的信心。

(二)家庭做好沟通与辅助工作

毕业生的家长也应该对就业形势有新的认识,不能囿于过去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只有对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客观的认识,家庭才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积极支持。首先,父母应尊重子女的就业意愿,尤其是当子女选择新型职业时,父母应当主动去了解该职业的具体情况,不能一味地排斥和抵制。其次,面对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第一次求职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候父母应当安慰与鼓励,不能给子女更大的压力,尤其是不应该减少对于子女就业的物质支持,避免给子女造成过分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就业恐惧。最后,家长要理性对待子女做出的“慢就业”决定,要理性引导子女正确对待“慢就业”,如果发现子女有逃避就业的心理,要保持沟通,正面引导。

(三)高校助力走好“最后一公里”

高等院校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就业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高校的就业指导。高等院校应当将就业指导类课程低年级化,使大学生能在较早的阶段就对专业和职业有一定的认知。另外,高等院校应当多开设公益类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提供及时、充分的就业信息或就业指导。高校应当与家庭、就业市场保持联系,既要掌握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将消极就业心理防患于未然,又要根據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指导课程,保证就业信息的有效性。

总之,面对就业压力日益增长的社会现实,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观念都面临着危机。为了避免消极“慢就业”现象的蔓延,毕业生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当实现联动,防止任何一个环节中毕业生出现消极“慢就业”的心理。当然,最根本的是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择业和就业观念,客观地衡量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晓君.理性看待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J].知识经济,2018(14)

[2]孟续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主要问题[J].中国劳动,2018(5)

[3]张阳梅,刘鑫,卿倩文,刘璐,王首冠.北京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调查与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5)

[4]姚佳,于涛,贾云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4)

[5]张莼波.“慢就业”折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择业观教育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6]钱铮,蒋婧,袁梦思.“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心理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7]王琴,张帅.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9)

[8]武蕾.“慢就业”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12)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慢就业互联网+互联网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警惕“慢就业”变身“懒就业”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