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
2019-10-25钟芝恳
钟芝恳
【摘 要】本文概述建构主义理论,论述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并以实际的两个案例讲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生物 构建主义 生物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44-02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应在自身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构建新的认识和知识体系。生物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的学科,探究生命的规律。为此教师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生物教学,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生物素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立自身知识认知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通过被动的知识灌输的方式开展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个体和学习环境之间产生交互,使学生能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知识经验。因此构建主义学习观要求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学习,利用外部环境,进行交互性学习,比如,采用对话的方式,对具体事物进行认识等。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但它要求教学在此过程中,不应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而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消化知识内容,教师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引领者和辅助者。也就是说,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在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教师是学生学习情境的构建者,要求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然后在此基礎上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创新、反思,使新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知识,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三)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所关心的首先是知识问题—— 知识是什么以及知识来自何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后提出的假设和解释,它会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知识会不断被改写和完善,认为知识具有主观性、生成性和不稳定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知识。不同的学生在理解相同知识点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学生在理解同一知识点时,如果时间、环境不同,那么结果也会有所差别。
二、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等,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一个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以转移,而且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生物知识。例如,讲解“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直观的手段,展示“植物温室中的日光灯的作用”视频。再展示以红色塑料膜覆盖的蔬菜大棚的视频,让学生注意观察大棚的上方悬挂的散发红光的灯。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1)为什么要采用红色的灯光?光照的颜色不同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吗?(2)为何采用红色塑料膜而不是其他颜色的塑料膜,有何依据?通过设问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中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设置情境,让学生有熟悉的感觉,进而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或者通过实践的方式创造情境,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植物园,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生态调查等,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路径或采用不同的方式,最终使学习得以进步。为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因为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当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教师此时若使用同一教学目标,那么有部分学生可能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无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种教学目标。例如,在开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假设并进行探究。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重视,并给予充分的鼓励。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适时引导学生,以便得出阳光、水分、胚芽、温度都会影响种子发芽的结论。
(三)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抛弃灌输式教学,更多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懂得自我思考以及合作学习,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构建新的生物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针对探究活动的主题进行自主思考,以获取新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生物起源”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试管婴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出“人的由来”课题学习,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又比如,选修内容“泡菜的制作”,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泡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
三、建构主义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
(一)《DNA的复制》。具体如下:
〖设计思路〗
以建构主义随机进入式教学为主要方式,探究 DNA 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采用随机进入式教学,课前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并搜集整理,在课程开始前对 DNA 的复制有一个初步了解。课堂上通过不同情境的创建,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最终能完整表述 DNA 的复制过程,了解 DNA 复制的生物意义。
〖教学流程〗
(1)设定教学目标
通过展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最主要的遗传物质为 DNA 这一结论,说明亲代的主要特征会通过 DNA 使子代得以呈现。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和掌握 DNA 分子储存遗传信息的机理。
(2)拆分问题,逐个探究
DNA 复制的具体条件与过程及相关特点。
①何为 DNA 分子复制的基本概念?
②DNA 分子发生复制具体为什么时间?
③DNA 分子复制的具体过程如何?
④DNA 分子复制需要什么条件?
⑤DNA 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⑥DNA 分子复制活动对于生物学有什么意义?
(3)进行随机学习任务,基于前面学习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对已有学习进行拓展,并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
①在知道了 DNA 分子的分裂方式后,怎样借此了解其分子复制的时间?
②DNA 分子在复制时具体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③DNA 能够实现精确复制,具体是依据了什么样的原理?
④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在哪种酶的帮助下进行?
⑤简单概括“子链”具体的形成过程。
(4)开展学习的方式
利用分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分问题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各小组最终得出问题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把控,把各组答案进行整合和总结。
〖效果评价〗通过随机进入式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新的生物知识。利用讨论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蛋白质》。具体如下:
〖设计思路〗
以建构主义合作教学为主要方式。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氨基酸的基本特征和详细形态,了解氨基酸如何组合形成蛋白质,最终认识到蛋白质的结構及功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开展合作教学活动,学生自行组队,并在课程开展前整理好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在教师引导下开展探讨学习。
〖教学流程〗
(1)设立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分小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材阅读,查阅资料,并先在小组内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
(2)拆分问题
①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②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③为何有些食品需要添加特定氨基酸?
④针对“氨基酸”这一名词,探讨其和分子结构之间是否有关联?
⑤可能导致氨基酸不同的具体因素是什么?
⑥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概会经历什么样的层次?
⑦如何理解蛋白质多样性?
⑧蛋白质具有怎样的功能?
(3)教学方式
各个小组通过各成员间的合作自主学习得出初步答案,课堂上再由教师进行引导,让各组组长对本组的答案进行展示,并讲述学习过程的心得,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答案进行详细点评,指正错误,把答案整合为系统知识。
〖效果评价〗建构主义中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且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成绩和自身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高中生物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可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挖掘出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思考建构新的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何莹莹.基于构建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11(89)
[2]扈志敏,纪丽新.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8(2)
[3]刘小梅,张忠华,胡 刚.基于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课时)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7(2)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