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与祈寿重阳节探源
2019-10-24刘宗迪
刘宗迪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
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
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重阳节佩茱萸、登高的古老风俗,在今天尽管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为有了王维这首诗,登高、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文化符号,却得以永久地铭刻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重阳节物
茱萸是一种我国常见的乔木,其果实殷红,圆润可爱,气味芳烈,可以食用,亦可入药。重阳时节正是茱萸果实成熟的时候,故古人采其果实,佩戴于发间或衣襟,以为节令的象征。《风土记》云:「九月九日……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风土记》为魏晋之际东吴学者周处所撰,可见早在汉魏之际当已有重阳佩戴茱萸的风俗。
王维诗里除了提到登高、佩茱萸之外,还有赏菊花、饮菊花酒的风俗。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某一年的重阳节送了一束菊花给友人钟繇,并附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至于芳菊,纷然独荣……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可见重阳赏菊,在三国时已成为风俗。古人重阳不仅赏菊,而且要饮菊花酒,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云:「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重阳节物,茱萸、菊花之外,就是重阳糕。「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茱萸」)蓬饵就是掺杂蓬蒿的糕饼,唐宋时期的重阳糕则有了更多花样,宋人《岁时杂记》云:「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有面糕黄米糕,或为花糕。」糕中要裹以枣、栗、肉等。或以为重阳节吃糕,是以「糕」寓「高」之义,与重阳登高风俗相呼应。然而,古人并不一定称糕为「糕」,如《荆楚岁时记》即称之为「饵」,其实,重阳食糕,正如端午吃粽子、七夕吃瓜果、中秋吃月饼一样,都是应节食物。重阳节正值秋收之后,此时秋收刚刚结束,用新谷作糕,不过是为了尝新,享受丰收的成果。隋人杜公瞻《玉烛宝典》说:「九日食饵者,其时黍稌并收,以黏米加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就说得很明白。
由周处《风土记》、曹丕《与钟繇书》可知,至迟在汉魏之际,重阳节赏菊、佩茱萸乃至登高的风俗,即皆具备,重阳节即已作为一个具有特定风俗活动和象征意义的节日得以确立。此后两千年,重阳节的习俗大致没有什么重大变化。
重阳起源
说起重阳节的起源,古人通常归之于桓景登高避难的故事。《荆楚岁时记》杜公瞻注云:
九月吉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因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这个故事很有名,费长房和桓景都是东汉人,费长房于《后汉书·方术列传》有传,多为故弄玄虚之事。桓景遵照费长房的嘱托,在九月九这天率全家人上山,佩茱萸,饮菊花酒,躲过了一场灭门之灾。杜公瞻认为后世九月九日登高饮酒、佩茱萸的风俗即源于桓景的这次经历,显然是颠倒因果了。这个故事其实只是一个解释重阳风俗来历的释因传说,与用介子推焚死解释寒食节的来历、用屈原投江解释端午节的来历同其路数。其实,这个故事始见于《续齐谐记》,此书为梁朝吴均所撰,这一故事只能证明在吴均之时重阳登高风俗已经广为流行,却无从证明重阳登高风俗始于费长房和桓景的时代。不过,通过《四民月令》的记载可以证明,九月九这个节日在东汉时确已成立了。《四民月令》为东汉学者崔寔所撰,其书早已散失,却有一条关于九月九的佚文保存于《艺文类聚》,即「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菊花于九月盛开,九月无日不可采菊,而崔寔独独强调九月九日这个日子,说明当时已经有在九月九赏菊的风俗了,至于其时是否有九日登高、佩茱萸的风俗,因其书已佚,不得而知,但即此一条就足以证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东汉时期已经确立。
《西京杂记》的一条记载,似乎表明西汉时期即已有重阳节了。书中说:「戚夫人侍儿贾佩兰……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戚夫人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这一记载似乎说明重阳节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已经固定在九月九日了。其实,《西京杂记》这一记载实不足为据。首先,《西京杂记》虽托名西汉刘歆,据近人考证实为晋人葛洪所撰,甚至有人认为出自六朝文人之手,故其中所记西汉宫廷的逸闻轶事,实为小说家言,不足据为史实。其次,中国古代历法,自商代开始即习惯用干支纪日,即以甲、乙、丙、丁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搭配而成的六十甲子作为日名,周而复始,循环记日,直到西汉时期,仍沿袭这一习惯未改。《史记》《汉书》记西汉史事均以干支纪日,而绝不见以一、二、三等数目字纪日者,直到西汉、东汉之际,在一些碑刻、简牍中才开始出现以数目字纪日的做法。此种纪日法当先兴起于民间,至东汉时逐渐为官方所接受,逐渐取代干支纪日法。东汉以前,因通行干支纪日法,节日日期的决定也只能以干支确定,如上巳节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端午节就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如此确定的节日日期,在一个月中位置是不确定的,上巳节、端午节可能在每个月初一日至十二日之间的任何一天。因此,在此种纪日制度下,重阳节不可能固定在九月九日,因为九月九日这个日子还根本不可能存在。实际上,遍检文献,九月九日这个日子第一次见于记载,是在崔寔的《四民月令》,据此可以断定,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东汉时期方始确立。
中国的几个重要的重数节日,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大致都是在汉魏之际才随着数目字记日制度的推行而渐次固定下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节日是在汉魏之际突然出现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华夏节日风俗也一定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这些节日相关的庆典风俗,肯定早就已经存在,只是在汉魏之际才被固定于一个月的某一天而已。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农时节令和农事庆典有关,如上巳节与春分时节的春社有关,端午节与夏至有关,七夕节与立秋有关。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那么,重阳节的形成与秋天的农事庆典有何关系呢?
秋尝祈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开始秋收,九月霜降后,则农事已毕,五谷归仓。此时,农民们要举行盛大的丰收庆典,一则为享受丰收的果实,二则为报答神灵的恩赐。古人称秋收庆典为秋尝,《礼记·明堂位》说:「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礼记·月令》云:「季秋之月……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大飨帝,尝。」 「尝」即为尝新之义,用刚刚收获的庄稼奉献神灵和祖先,让他们与世人一道享受丰收的成果,是为秋尝。《诗经·豳风·七月》为西周时期的农事诗,记述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农事和庆典活动,关于秋收庆典,诗中说:「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九月霜降后,万物肃杀,场院上的庄稼已经收拾干净,农民们汇聚在公堂之上,杀猪宰羊,举起用水牛角做的酒杯,开怀畅饮,相互祝愿健康长寿,万寿无疆。
在秋尝庆典上祝愿「万寿无疆」,并非仅仅为了讨个口彩,实际上,丰收庆典或秋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祈寿。《诗经》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诗句,如《小雅·楚茨》云:「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飨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信南山》云:「疆场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鲁颂·閟宫》云:「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商颂·烈祖》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这些诗都是周人在秋尝庆典上祭祀群神先祖的乐歌,而向神灵和祖先祈求眉寿则是其重要诉求。
秋尝祈寿,因此,古人有在秋收时节敬养老人的习俗,《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即在仲秋八月给老人发福利,赐给老人靠几、拐杖,还有专门为老人熬制的稀烂的粥。仲秋养衰老,目的正是希望老人们能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实与九月尝祭同其用意。《月令》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中的岁时活动安排已经高度形式化,于仲秋八月赐给老人几杖、肉粥,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八月才能敬养老人。实际上,按照《管子·幼官篇》的记述,秋令「养老弱」,并不限于仲秋之月。
汉代即推行过仲秋养老的习俗,史书有明文记载。《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一年岁时祭祀活动,其中就说道:「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每年仲秋之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凡是年过七十的老人都享受朝廷的养老福利待遇,七十岁以上者赐给拐杖和糜粥,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还有别的赏赐。书中还具体记述了王杖的构造:「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王杖的杖头装饰有斑鸠的造型,老人家牙口不好,且消化功能衰退,吃饭易被噎,据说斑鸠不会被噎到,在王杖装饰斑鸠的造型,旨在祝愿老人能吃能喝,吃饭不噎,跟赐给老人煮得稀烂的糜粥是一个意思。
以上说了半天,难免会让人疑惑:无论是九月尝祭祈寿,还是八月敬老赐粥,好像都跟重阳节风俗不搭界啊!重阳节的风俗,无论是登高、佩茱萸还是赏菊、饮菊花酒,也没有一项出现在上述关于尝祭或敬老的记述之中,而汉代的赐鸠杖、赐糜粥在后来的重阳节风俗中也不见踪迹。
其实,节日是时间的关键节点,决定一个节日的本质,首先在于其在一年的岁时周期中的位置。一个日子,在什么时间点,就有什么样的意义,就是什么样的节日,至于具体的风俗事项,则大可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只要是在春分前后过的节日,不管是上巳、清明还是寒食,都是春天的庆典,都跟青春、爱情和生殖崇拜有关。同样,只要是在秋分后过的节日,不管是在八月中,还是在九月初,都跟丰收庆典和秋尝祭祀有关,都具有敬老、祈寿、求长生的意义。民俗表象可能大相径庭,却不妨具有相同的意义和诉求,因此,就不妨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周代和汉代的九月秋尝和八月敬老赐鸠杖,旨在祈求长命百岁,祝愿老人健康长寿,汉魏之后重阳节上的插茱萸、赏菊花、登高游赏,也无非是为了祈求消灾免祸、健康长寿。这一点,在《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和《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中都说得很明白,且所说几乎如出一辙。唐郭元振《秋歌》云:「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皆将茱萸、菊花与长寿联系起来。而早在扬雄《反离骚》中,就有「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的说法,菊花被赋予了长寿的象征意义。桓景全家登高避祸的传说,则把重阳登高与消灾免祸、健康长寿联系了起来。其实,登高虽能强身健体,但登高本身却与长寿并无直接的象征关系,古人也并不仅仅在重阳节才登高。《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说的是春社庆典的情景,可见春社时也有登高活动。仲春之时,风和日丽,仲秋之时,天高气爽,人们在仲春、仲秋时,趁着天气清和,登高逍遥,原是发自本能的自发活动,并不必有什么宗教诉求或象征意义,但由于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祈寿的节日,因此,重阳登高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消灾免祸的象征意义,桓景登高避祸的传说不过是这一意义的故事化表达。
重阳节的节日习俗,无不指向长寿,表明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东汉以前,仲秋敬老,季秋祈寿,原本分散在两个月,至东汉时期将重阳节固定于九月九日,与敬老祈寿有关的意义也随之被集中到了这一天,重阳节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敬老祈寿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