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的灵魂
2019-10-23叶彩霞
叶彩霞
摘 要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教育事业也走上了最新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之中,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本文就是针对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改善语文课堂教学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合作的研究学习模式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能力,为高中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K2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56-01
高中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不仅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更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习的知识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进而更好的?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应用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为学生带来最新的学习体验,也能够改善传统课堂的弊端,把学科素养与知识传授相互结合,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的模式,其主要就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的支持和引导下,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其也能够在根本上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方法下,完成已经制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同时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保证学生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进而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新鲜感,建立起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开展策略
(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传统教学中,长久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角,担任着所有教学流程的开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中,学生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角色的转换,保证其真正的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鸿门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正式讲课的前期,引导学生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随后展开讨论,并且提出问题:“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大概含义。而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发挥出适当引导和点播的作用,观察学生谈论的时候存在的错误,及时的帮助其进行纠正,然后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结束之后,选择不同的小组说出问题的答案,最终进行总结,保证学生能够了解问题的最终答案,以及自己探讨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二)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合作模式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重点知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词语储备量,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其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在阅读课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阅读的趣味,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在进行《故都的秋》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整体的结构、基本的脉络,以及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总结出作者对于家乡秋天的喜爱,以及其中总分总的写作模式,进而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写景色和季节中所用的词语和修辞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够使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三)课文内容讲解中的合作模式
课文内容的讲解,其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其中难点和重点的知识,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语文课堂的重难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其中应用合作教学的模式,主要还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先分析讨论,后总结的形式。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其主要描写的就是一个舞台剧片段,这也导致学生理解上难度较高,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要求组员内部在课程开始之前,能够预习文章内容,通过网络或者是相关资料,查找这篇文章有关的资料,然后分析文章截取部分的重点,以及核心思想,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此保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够灵活的使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看出,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关注的都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高考临近时期,教师更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总结历年高考重点习题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有效改善高中语文课堂弊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其后期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飞,李相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新走向——基于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8(0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