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留白” 演绎想象空间
2019-10-23彭玲
彭玲
摘 要“留白”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特色和魅力,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教学艺术,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
关键词 留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49-02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宏伟的想象空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的“空白点”。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巧用文本中的留白,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演绎更多的课堂精彩。
一、应用问题“留白”,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活泼、好奇心强,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文本“留白”,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有心理学理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存在追求完美的心理,当其发现一个事物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某些空白的时候,其大脑会出现积极的兴奋。这种积极的兴奋会促使他们应用相关的活动去进行某种探究性的活动,进而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进行“留白”教学。例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进行如下的文本“留白”创设。首先,应用多媒体播放乌鸦找水的动画,然后提出问题:乌鸦飞到哪了?它找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的呢?在它没有找到水之前,它是怎样的心情?找到一瓶水后,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为学生留下了很多文本空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其次,用举手发言的形式来听取学生的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这样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学生制造了很多悬念,可有效激发起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欲望。
二、呈现画外“留白”,激发情感随文练笔
语文教材内涵丰富,很多课文结尾处似一幅欲说还休的留白画面。只要教师认真地研究,细心地挖掘,就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出留白进行随文练笔的有效结合点。人教版语文教材为语文老师提供了许多的空白点,如《白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可利用的空白点就有很多。我们应该“潜心会文”,根据文本的思路,寻找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倾吐欲望的空白点,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化、对学生情感进行延伸,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仿写……
如,《白杨》一文结尾处:“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我被西部建设者的伟大精神感动了。
生2:我仿佛看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他的儿女却仍然在为西藏的建设而努力着。
……
师:那么,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吧!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沙沙沙”的写字声。我知道,他们沉浸在感动中,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这次的随文小练笔,篇幅不长,却是孩子们最真的情感。我所期待的“情到深处文自流”的美好境界在就这样在一次文本画外“留白”的延伸中产生了!
三、挖掘文本“留白”,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艺术性等多种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密切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课文均是名家作品,每篇课文在语言的表达上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审美力。在文本中,作者实际上已经留有相应的“空白”。这些“空白”均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安排,其在整篇课文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这些“空白点”进有效地“补白”才能真正体会到其韵外之意,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金色的鱼钩》一课,文章的结尾写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这个文本“空白”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读这句话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话蕴含有怎样的深意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便可渐渐地体味话中所蕴含的深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将作者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地表述出来: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四、沙画突显词语“空白”,思悟作者情怀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课文中有许多具有很强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地抓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课文中有许多具有很强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语,这就需要教師沿着这一教学资源去潜入文本,挖掘词语空白,锁定文本的重点词语来感悟文本的真善美,体味人世间的真挚纯情。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的描述找出一些关键词来,并融合美术课上学习的沙画技能将这首词还原成一幅精彩的沙画。在磕磕碰碰中,学生也完成了他们的沙画作品。然后选择几幅最好的沙画展示,将沙画投影打到屏幕上,让学生说说沙画中有哪些人物和景物?让学生先用最简单的话说说景物的特点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经过一番提炼争论后,基本确定了“茅檐”“溪上”“青草”“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关键词语。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了酒,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悟词人所表现的恬静安逸的农村生活。在读到“醉里吴音相媚好”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师生配合练习说话感悟老翁他们幸福的生活。
学生(老翁):“你看,我们的大儿子,多勤劳呀。”
师:“是呀,他从小就是个懂事勤劳的孩子。”
学生(老太太):“你看,咱们的小儿子太顽皮了。在剥着莲蓬。”
师:(笑着说)“有两个勤快的哥哥干活,他就是贪玩,都是被你宠坏了。”
(生笑,感悟一幅甜蜜温馨的田园生活图。想象说话,把简练的词还原成了一幅饱满的生活画面。语文,在语言实践中变得丰富多彩,在表达中变得厚重。)
……
沙画用素描留白手法,勾出诗词的韵味,“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着学生演示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学生在留白的艺术氛围里更能理解老年人生活的安详,更能感受到他们精神的愉快。
五、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激发其想象思维
教师应巧妙地进行教学活动设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空白”进行有效填充。在空白的填充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充分地激发,同时使学生从文本“留白”体验到更加深刻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操得到良好的陶冶。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草虫的村落》一课上,“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分别寻找出虫子们还有哪些各种不同的工作,并描述出其不同的工种。以这样一个补白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从而真切感受到了草虫村落的情趣。文本还有一处留白“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将自己看见的都写出来与读者分享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读懂了作者写文章的意图。”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在草虫的村落了还能看到怎样的情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交流品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时而给予赞扬肯定,时而点拨引导,时而创设情境、展开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品味字里行间的情趣。
文本“留白”的创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准确地指引和诱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对“空白”进行有效地填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进行有效学习,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其学习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