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019-10-23董淑芳
董淑芳
摘 要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断层现象。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熟知教材编排的衔接内容,了解相关的教学要求与方法,加強学习,多向交流,真正体现出九年一贯制办学的优势,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及数学素养方面的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研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42-01
小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中一脉相承的两个教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基础,中学数学教学又是小学数学的深入和扩展,这两个阶段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其各自独立性。小学到初中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从“数”到“式”,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可以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就是为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铺路搭桥的关键人物。经过此次课题的研究,我觉得老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六七年级的教学衔接:
一、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能否快乐的找到老师所指的成功方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能力。所以我们得做一个博学多识的老师,这就要求每个老师掌握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于即将进入七年级的生活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老师必须明确,哪些内容将是七年级会遇到的,偶尔给他们扩充一下知识的外延,使得孩子感觉到原来初中知识与现在是有关系的,而不是很难,既增强了孩子对初中生活的信心又懂得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必须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而对于已经步入了七年级的学生,老师不要过早以中考为目标,过早要求解答格式加大题目难度,应该从小学的知识上顺其自然的延续。
二、内容的衔接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
数的扩充,使得很多在小学里的对的内容到初中老师会说是错的或者是不完整的。在这里,七年级的老师必须要肯定小学老师的正确性,还必须跟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太唐突。以下几个知识就是过渡点:五年级上册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是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的衔接点,六年级上册学习的“负数的初步认识”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点。在数量关系方面,六年级下册学习的“正比例、反比例”是小学认识的常见数量关系与中学较系统地学习函数知识的衔接点。
(二)从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
在小学解答应用题,前四年都用算术方法解,由于时间很长,学生习惯于算术解法,形成思维定势,这对后来初一学习代数解法非常不利,因此在教学“简易方程”一章时,要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小学老师要注意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的异同的讲解和如何选择方法。让学生明白两种解法实质上用的是题目中相同的等量关系。在教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主要抓好:(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用方程式表示数量关系;(3)分析题意,根据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从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
小学教学中介绍的几何初步知识,是以图形直观、实验、归纳的方法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事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去发现规律,然后再给予理论证明.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应先要学生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任意画三个三角形,将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后拼在一起,看看这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多少度?并要求他们叙述实验的结果,然后提示,这结论是我们实验得到的,它还需要经过理论上的证明,最后给出证明.通过这样教学,可使学生逐步养成对实验和归纳得出的结论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证的习惯,并能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观点出发,加深对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锻炼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方法的衔接
(一)教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一般具有直观性强,讲得较细,练得多等特点,学生习惯了这种讲课方法。所以进入初中,教师讲课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听课特点,既要照应小学讲法,又要考虑小学讲法的局限性。开始不应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应尽量运用实物、实例、教具、图形等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引导学生使用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进一步领会有理数的有序性,抽象知识在具体运用中得到巩固深化。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直观性结合起来,快速完善完成学生新的知识结构。
(二)学法的衔接
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一些概念、定义、法则的学习习惯于多读硬背。学生升入中学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能再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上,它既不适应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需要,也不适应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就要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机械记忆”转化到“理解记忆”。学生要做到“四先四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思考后请教。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应携起手来,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多向交流,潜心研究和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真正体现出九年一贯制办学的优势,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数学素养方面和谐、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宝民.多措并举架构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桥梁[J].数理化学习,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