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有温度的德育
2019-10-23陈冠秀
陈冠秀
摘 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不熱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数学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本教育,所以,数学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的火花,更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礼貌,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 数学;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C931.1,7,[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8-0024-0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分年龄,不分学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魂,相比一个无德无魂的学霸和一个品德高尚的学困生,我倾向于后者。那么,在数学课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以景入情,在情境导入中渗透德育
新修订的教材,每个单元及每个例题都有一幅情境图,内容涉及生活、道德、体育、文艺等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好情境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数学教材“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以买东西,储钱罐的情境导入新课,既联系了现实生活,又可以借助储钱罐对孩子进行爱惜人民币的教育,不用的零花钱可以储存起来,要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不攀比,不乱花钱。 并让孩子说说:“如果把存下的钱用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你准备做什么?”有的孩子说要为妈妈买一双手套,因为妈妈天天干家务,手都开裂了;还有孩子说要买一本书捐给山区的孩子……多好多善良的孩子们,人民币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承载了孩子们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同伴的爱。
二、以形入情,在知识延伸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多半是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估计是数学教师学科的特点,与孩子情感上交流不够,导致师生关系不如语文教师那般亲密。亲其师而信其道,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只是技能,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所以,可以巧妙的设计课程,在知识中融入情感!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拓展环节我这样设计:圆具有匀称、对称、不偏不倚的公正品质,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圆形的月亮,代表团团圆圆;圆形的会议桌,表示尊重;圆形的屋顶,代表宗教信仰;朋友圈的软件图案,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六年级的孩子快要毕业了,我在课间上设计了一张毕业照,配上深情的音乐,动情的说:孩子们,你们即将毕业,如果你们是圆,小学就是圆心,不管以后走到哪里,记得常回母校看看,老师永远爱你们。”还没有讲完,我自己先流下了泪水,孩子们也是泣不成声,这一刻,圆把我们紧密联系到一起,师生关系得到升华!
三、以评入情,在课堂评价中渗透德育
课程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促进孩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评价有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及《小学生学业评价手册》等。
课堂评价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闪光点,不打击后进生,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小组评价,同桌互评,在评价中共同进步,增进友谊。
作业的评价不仅是等级划分,应该包含作业情况后面蕴含的人文关怀。如:某孩子之前作业认真工整,最近却字迹潦草,还经常缺交作业,教师通过仔细询问得知孩子的妈妈生了重病,父亲在医院照料,无暇顾及孩子。了解情况后,老师去医院探望了孩子的母亲,并对孩子单独辅导,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感谢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了老师的爱,爸爸对妈妈的爱,他也学会了传递爱:主动照顾生病的妈妈,为老师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一本作业本,传递了爱,只要有心,孩子家长老师便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三方高效合作的整体。
《小学生评价手册》评价方法多样,其中德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师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学期末根据考核填写相关的情况。要用好评价手册,督促孩子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四、以“写”入情,在数学日记中渗透德育
知识技能、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四个目标,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要充分整合以上四点。
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在反馈中看到目标达成与否,那么情感态度呢?数学日记是沟通学生和教师情感的桥梁。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的困惑,可以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是想对老师说的话,也可是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自己的小隐私和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在数学日记中交流情感,教师可以在批改中写上想对孩子说的话,纸上交流更易于情感的流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有德,教师有德,孩子在大环境中才能立德。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惟愿以我之努力,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为和谐社会的建成添一砖,加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