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19-10-23王卫红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王卫红

【摘    要】  职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电工基础的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存在于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存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有策略的源泉,不外乎“做”与“学”,当做与学变成职业能力的两翼时,职业能力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做中学”实际上是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源泉。

【关键词】  电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职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应当蕴含在具体的专业学科教学内容之中的。电工基础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过程评价方式改革等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注意到,这个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具有高度的校本化、班本化甚至是师本化特征,同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情境下实施,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以电工基础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的相关思考。

一、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并不完全是表现为技能性的,实际上职业能力最基础的反而是学习能力。今天的各行各业,其对操作者的能力要求不仅仅是熟练操作,更应当是学习能力,只有一个对新兴事物有高度敏感性,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展现学习效果的操作者,才能被真正称之为职业人才,而在电工基础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就有着很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

建构电工基础知识的过程,主要对应着新的知识学习过程,在这个過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些基于生活素材的情境,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到多种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可以支撑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

例如,在电阻、欧姆定律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那为什么会用欧姆作为电阻的单位呢?这是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欧姆对电阻的研究以及对电流规律的研究有着很大的贡献。童年时代的欧姆勤奋好学,尤其喜欢数学与哲学,他还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尤其是自制器材做实验。在他研究电流规律的时候,当时社会上连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都没有,更加不要说电流表和电压表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通过自己勤奋的思考与强大的动手能力,发现了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将它写成一篇论文,名叫《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给学生呈现这段物理学发展史的时候,他们听得非常认真,我想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决定了他们对通俗易懂的物理学史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在欧姆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而这样的认识正是职业能力的基础。

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综合能力的表现,最终体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电工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丰富的问题解决机会,这些机会同样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机会。研究发现,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关键是要结合课程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将一些习题改造成问题,比如说笔者曾经给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相关内容之后,如果想估算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的单相触电电流,那可以怎样进行?

这个问题,学生刚刚读起来的时候是感觉有些抽象的,在学生有这种感觉的时候笔者并没有回避,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既然这个问题出现在串联电路中,将这个问题一直串联电路中的哪一些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既然是估算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的单相触电电流,那你大脑里面能否回想出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相四线制电路、单相触电电流等基本概念?

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开始深入的思考,并回忆相关的知识。此时他们还会自发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于是学生就进入了一个高效的问题解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回顾与运用进行得非常充分,实际上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由于这个问题是面向实际问题的,在从事与电工基础相关的工作时,是有可能遇到这个问题的,因此在课堂上的这个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就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事实上,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的电阻与接地的电阻,实际上是一个串联连接方式,而又由于接地电阻存在一个最大值,因此卜算出来的电流也就有一个最小值。在学生形成这样的思路之后,如果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的赋值,那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更为顺畅,能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更加顺畅。

三、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如果渗透在具体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电工基础这门学科中,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保障,实验的开展、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当思维与动手完全结合起来时,实际上就变成了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

“做中学”对职业能力的形成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生在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中,做与学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就形成了职业能力的“双翼”,只要这对双翼得到保证,那职业能力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事。

【参考文献】

[1]王威力.例谈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5(9):96-97.

[2]徐作华.基于“工学结合”的《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J].电子制作,2013(9x):180-180.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