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路的实践反思

2019-10-23隋学斌王华叶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隋学斌 王华叶

摘  要:建立生活化教学的思路,将一些生活元素有机地引入生活,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维有形象的加工对象,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度。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的关键点是:关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关注小学生生活中哪些素材能够为数学课堂所用;关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素材的有效衔接。同时要追求生活元素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但其中有一个答案应当是公认的,那就是应当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之上。无论是奥苏泊尔所说的“如果要我将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就是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然后进行教学”;还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学生主动建构活动需要重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又或者是传统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生的“前概念”,其实都对学生学习需要经验做基础有相同认同。当前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困难,而要化解这一难题,就需要建立生活化教学的思路,将一些生活元素有机地引入生活,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维有形象的加工对象,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度。本文章以青岛版“完美的图形——圆”教学为例,来阐述笔者的相关观点。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关键点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并不是将生活中的素材直接引入数学课堂,如果真的如此简单,那数学生活化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要抓好如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关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水平。

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把握,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展开,也影响着教师思考哪些生活素材可以引入数学课堂。在“圆”的学习中,笔者注意到青岛版教材通过对马车、手推车、自行车、摩擦车、汽车、飞机等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去观察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从而认识到生活中关于“圆”的元素是非常丰富的。而在这些图片下面设计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问题,本身也能够刺激学生去分析、归纳这些图片,从而将认知指向“圆”。从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如果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认识来思考,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这些素材由静转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转动的轮子,这样更容易对圆形成明确的认知指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小学生阅历浅显,思维水平有限,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喜好,对熟悉的事物兴趣浓厚,抵触理论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将教学生活化,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

二是关注小学生生活中哪些素材能够为数学课堂所用。

上面实际上已经谈到了这个观点,但在此仍然要进一步强调,关注哪些素材可以为数学课堂所用,关键取决于学生对这些素材是否熟悉,又能否支撑起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建构。在“圆”的学习中,引入生活中的“车轮”这一素材,学生无疑是熟悉的,而无论车轮的大小,学生一定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车轮背后的相同点,这个相同点首先表现为学生对圆的形状的认识,用学生的生活语言描述,就是“都是圆的”。但这个时候的圆还是生活性认识,其后要转化为数学认识,这就需要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里其实也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提出问题,如“如果让你去制造一个圆或者画出一个圆,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題所具有的生活化元素,同样可以驱动学生去进一步思考所研究的内容。

三是关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素材的有效衔接。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生活素材与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只有学生能够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顺利建构数学知识,那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才是成功的。小学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内容天然与生活有着联系,教师只要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过程设计,来让这些素材发挥作用即可。

二、生活元素与数学学习有机融合

提炼一下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质,其实就是生活元素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对此,有同行总结出的经验是:生活元素与数学学习的有机融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和已经积累的认知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揭示和运用的过程。而小学数学课堂中所涉猎的案例,对于生活中的情境以及已有知识的再次运用和展示,无疑是架构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之间的桥梁 [2]。

分析这样的表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其实我们可以确定的观点是:学生基于生活素材构建数学知识的关键,就是能否进行有效的数学抽象。

在上面所举的“圆”的例子的教学中,我们说当学生发现车轮无论大小,都具有相同的形状时,这实际上意味着学生已经启动了一般性思维,即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这样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数学抽象已经启动,但由于小学生几乎不可能认识到可以从圆心与半径两个要素去刻画圆的特征,因而学生就不可能直接得到圆的数学定义。这个时候,仍然应当借助于数学抽象来完成圆的定义过程。

青岛版教材中有这样的一个设计,即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去“画一个圆,研究一下”,而学生运用到的方法一般是:用图钉、细线和铅笔画圆,或者是用圆规直接画圆。前者具有明显的生活特征,后者虽然属于数学,但本质上与前者并无区别。此处数学抽象的作用体现,笔者是引导学生去比较两种方法,然后寻找相同之处。比较的过程,是对生活素材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寻找相同之处实际上就是提炼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数学抽象,学生会发现要产生一个圆,关键是要确定一个点,然后再确定一个长度,只要点和长度确定了,那圆就能够确定了。学生还能够发现,点的位置决定了圆的位置,而长度的大小决定了圆的大小。于是这个时候在班级上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风景,学生在草稿纸上通过对点与长度的改变,可以得到大大小小的多个不同的圆。当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形时,实际上意味着学生对圆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了,此时给出圆的定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思路的体现与策略运用,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数学应用的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依托教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做到“提出数学问题——探究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生活化意味,对于“圆”的教学而言也是可行的。青岛版教材在本课后面设计了一个自主练习,其中一题是给出两个现成的圆(已经确定好圆心和直径,以及若干根弦或半径),让学生“找出圆的直径和半径”。这从表面来看是考的对定义的理解,实际上却可以进行改进,比如说给学生一张圆形的纸,让学生去确定圆心和半径。

这就是一个问题解决,其与生活中折叠元素相通,也就是说只要学生通过再次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和半径。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又不那么直接,需要学生深度思考,这促成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即对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有好处的。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再思考

从笔者的学习与实践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思路及策略,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其次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都比生硬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这些认识还都是直观性的、感觉性的。如果站在数学课程的角度来认识生活化教学,那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认识呢?

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当代社会数学已不再单独是一种辅助性工具,已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与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认识,更多的是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如上所说,数学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强调的是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而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与特点,基于数学知识构建的逻辑,这样的生活素材引入与有机融合,显然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经验甚至是智慧。

笔者在实践中常常提醒自己站在数学课程的角度,站在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角度,来认识生活化教学的思路与策略。而进一步结合当前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笔者更加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元素及经验,是引导学生发生深度学习,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基础。因为只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够立足于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而只有有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充分展开——很显然的一点是,由于生活化思路与策略的运用,学生思维加工的对象更加熟悉,学习自然就更加具有深度。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思路与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数学知识的高效建构,进而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地。

参考文献:

[1]  李鸣,陈星羽. 小学数学教学应生活化[J]. 中国教育学刊,2018(03).

[2]  罗冬华.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取向[J]. 数学教学通讯,2017(25).

[3]  陳晓莉.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 数学教学通讯,2016(07).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