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性“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
——以H市为例

2019-10-23张智辉李燕芬

社会政策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督导

张智辉 李燕芬

一、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一)社会治理与“社协”

社会治理是指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姜晓萍,2014:24-28)。社会治理也是民众、社会组织和政府共同参与的过程,根据一定的规范,一同协商与合作,解决社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体系建设的过程(王思斌,2015:49-57)。

社会工作者协会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整合与链接社会资源,开展专业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社会科学创新实践,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普惠性,宣传社会工作理念,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协会是一种枢纽型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具有枢纽性、平台性、支持性功能,是社会组织的服务者(卢磊,2017:12-14)。社会工作者协会重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平台功能,既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行业协会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美好期待。地方性社会工作者协会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主体与重要社会力量,其功能在于有效助益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二)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协调各种形式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规范,确保居民基层自治的积极互动,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王名、董俊林,2018:24-27)。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提出,社会工作已成为推动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发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式问题。

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行业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行业基础,其发展情况决定了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为推进社会工作行业迈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道路以更好地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工作行业内部需成立行业组织,社会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社协”)应运而生。“社协”可以规范行业的管理体系,促进行业自治,同时,作为社会工作行业的领头羊,发挥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

十九大报告对于社会组织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强调社会组织的协商作用;二是强调社会组织提供公共社会服务的作用;三是强调在社会组织成员中培养党组织的必要性;四是强调慈善事业的发展可提高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五是强调志愿服务制度化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王名、董俊林,2018:24-27)。一般而言,社会组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优势也尤为突出。“社协”是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协同者。因此,研究“社协”参与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H 市“社协”的实地调研,将运用社会协同理论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收集“社协”参与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等资料,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性“社协”如何参与创新社会治理。

二、理论视角

(一)社会协同理论

协同治理是自然科学中协同论和社会科学中治理理论的交叉领域(赫尔曼·哈肯,2005:2)。社会协同治理,即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胡钊源,2014:18-21)。本文运用社会协同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者协会参与社会治理,强调处于同一治理体系中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目标与行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相互依存、联合行动、共担风险状况,从而产生有序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公共利益(张仲涛、周蓉,2016:48-53)。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的目标和对象有着一定的契合度,政府协同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形成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为群众提供最专业的社会服务,提高人民福祉。

(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总体社会系统由功能各异,层次多样的子系统组成,划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适应、目标实现、整合与模式维护四种功能角色(涂晓芳、魏葱葱,2013:97)(见表1)。帕森斯认为,总体社会系统之所以能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延续 ,是因为其满足这四个功能要求。

表1: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社协”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可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建。笔者将社会工作行业看做总体社会系统,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社协”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性“社协”重视上述四个功能定位,是有效提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路径。

三、H 市“社协”基本概述

(一)“社协”的成立背景

H 市“社协”登记成立于2013年11月,是在H 市民政局主管下的专业性、全市性、非营利和具有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性质的社会团体。协会的服务宗旨是为政府分忧、为行业服务、为社会奉献,致力打造社会工作交流平台。“社协”主要承担政府授予的部分行政职能,如协助政府制定行业规范、社工登记管理等工作。这亦是创新社会治理政府职能转移的试验地。同时,“社协”为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定期开展社工督导和评估。行业组织应切实维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宣传社会工作理念和知识,推动H 市社工机构发展的规范化、专业化,更好地为广大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人才培养和职业伦理熏陶,改善行业生态(何乃柱、赵琳露,2019)。

(二)“社协”的组织结构

图1:H 市“社协”最初的组织架构

H 市“社协”最初的组织架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长办公会、监事会、监察理事会、督导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团协助和监督会长办公会。其中会长办公会下设秘书处、行政财务部、督导研究部、服务培训部、宣传拓展部(见图1)。“社协”为了适应发展,调整了组织架构。从2018年1月将会长办公会调整为秘书处下设行政部、财务部和宣传部,设立培训教育中心和督导研究中心(见图2)。秘书处负责协会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人事管理与后勤保障、财务管理、宣传工作、党建工作、运营协会各类新媒体等。秘书处同时执行会长或理事会安排的任务、对外联系、项目开发、行业服务与政策倡导、协调各部门工作、承接上级部门委托的任务。培训教育中心相当于社会工作学校,主要负责组建社会服务领域的师资团队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库;开展全市督导、管理人员、一线社会工作者等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承接市级、各县区及其他单位的社会服务类培训,致力于培养H 市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督导研究中心是“社协”的研究院,主要负责:跟进H 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综”)督导服务,推动社区专业服务发展;完善本地督导认证体系、推进督导政策倡导;落实本地督导培养、选拔机制,加强督导管理;承接各市县区的社会服务类社会工作者督导服务,深化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同时,开展课题研究、承接研究项目,推进社会工作行业服务模式研究与探索。

(三)“社协”的发展情况

“四轮驱动”——“社工培训、社工督导、社工宣传、社工评估”这四大领域是“社协”业务发展的驱动力。H 市“社协”在2013-2018年间在六个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社会工作者培训方面,笔者通过访谈培训教育中心主任发现,“社协”已陆续开展了社综运营管理培训、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考前培训、社工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一线社工实务能力培训等相关培训。在社会工作者督导方面,笔者通过访谈督导研究中心主任发现社综督导项目正持续运营。“社协”积极开展H 市督导人才系列培训,培育社会工作专业讲师人才,通过初级督导、督导助理的认定,成功培育H 市本土专业化的督导群。与此同时成立了H 市首批社会工作专业讲师人才队伍,并且其中4 位讲师被当地两所大学社会工作系聘为实务指导教师。在社工宣传方面,成功举办了6 届社工宣传周,改造升级本市社工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编制《H 市社工》杂志,全面建设各种宣传平台,宣传社工文化。在社工评估方面,依托行业组织发展经验,协会从社工项目启动到项目产出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项目管理——机构支持——人才培养——督导培训——项目评估”。督导行动组定期到社工机构和社综进行调研和走访,立足行业发展角度,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在社工党建方面,结合社工业务自主开发设计“党员社工服务社群”项目,其中“党员社工进社区”项目荣获市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在工作对象方面,历经5年,会员由原来的40 个单位会员,160 位个人会员发展为51 个单位会员,近200位个人会员。

(四)“社协”与政府、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主体是多方参与,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有序发展(周红云,2015)。社会治理理念与社会工作在目标和服务对象方面有一定的契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主导力量(冯元、丁思雨,2014:120-127,140)。

社会协同理论认为,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促进各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合作、相互依存与共同行动。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改革,政府逐渐将权力下放,把一些“不好管、不该管、管不了”的公共服务事务委托给社会组织,实现政府职能有效转移(欧黎明、朱秦,2009:118-121)。为了提高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能力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社协”应积极运作项目以提高社工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社协”作为政府、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之间参与治理的协同者,对各行动主体之间的紧密配合起着支持性作用,有效推动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社协”是政府、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联系纽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培育、孵化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社协”同时承担为社工机构或社会工作者提供教育和培训职能。为实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设,“社协”与政府和社工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四、“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概况

(一)“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社会工作在解决我国社会治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大、社会关系失调、社会政策实施不利等问题,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优越性。社会工作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王思斌,2014:9)。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在调动基层群众、开展基层活动、挖掘群众潜力、帮助困难群众再社会化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的优势,其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加困难群体的福利,有利于治理活动的开展。

社会治理呈现多元化,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中唯一的主体,需要社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Elinor Ostrom,2018)。社会治理是实现善治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各司其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层政府提供服务的发展趋势。由于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草根性,在获取基层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否精准,是否符合基层民意和群众需求方面的信息具有天然优势(郭少华,2018:5-9)。“社协”具有非营利性、专业性和代表性等特性,能够凝聚基层社会组织力量,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社协”在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这三者之间能够使得各方的利益得到较公平的照顾,“承上启下”,协调原来不平衡的关系,促进和谐,进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实现有效社会治理。

(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框架构建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以“政社分开”为核心目标,社会治理从一开始的政府一元主导走向社会主体多元共治。与此同时,加强“社会自治”的培育和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社会工作作为一类帮助服务对象与其外部环境重构平衡和交流的互动性服务活动,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有着关键作用。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工作需要大量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孵化社工机构(冯元、彭华民,2015:27-32)。“社协”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工作行业形成规范,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笔者将社会工作行业视为总体社会系统,运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构建“社协”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框架(见表2)。

表2: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社协”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框架

“社协”充分发挥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目标。其整合内外资源发展社会工作,建构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文化,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政府分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三)“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策略

1.平台化:整合政社资源,打造社会工作交流平台

H 市“社协”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其“整合”功能。每年3月的国际社工日,“社协”联合民政局、社会工作委员会和文明办举办社会工作宣传周,定期与社会工作工会联合会合作,为本市社工机构会员单位开展劳动法规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培训。“社协”链接各地区专家为本市一线社工和督导进行实务培训,并组团去各地“社协”参观交流学习,交流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经验,发现协会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社协”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柔性手段与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跨界合作,积极拓展业务,整合社会资源。比如承接本市的异地产业女职工调研工作,联合本市的工会和高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以H 市的异地产业女工为调查对象,目的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社会服务开发提供依据。

“社协”通过与同行交流合作,定期开展社工机构座谈会和“社工+志愿者”交流会,深入走访调研社综和社工机构,定时电访社综被服务的群体,了解服务成效及居民需求。其与H 市社会工作评估发展中心、H 市为民社会工作评估与研究中心、H 市社会组织评估咨询中心等各个评估中心合作,评估各机构的发展情况,掌握社会工作领域的权威资料,分析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考验,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H市“社协”组建本土社会工作专业讲师人才团队和督导行动小组,促进社工机构和各组织交流与合作,培育本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打造社会工作交流平台。

2.规范化:营造社会工作行业文化

“社协”发挥其“模式维护”功能,有利于营造社会工作文化,形成行业规范,完善社会工作政策。“社协”成立至今,相继协助民政局出台了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政策,使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和专业地位得到提升。比如《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定办法》、《H 市民政局关于志愿服务记录的办法》、《H 市社会工作者行业讲师管理办法(试行)》和《H 市社会工作督导管理细则》等。加强社工行业内部建设,以奖励机制、开展社会工作从业资格证考前培训与社工实务实践培训等方式为社会工作者服务,承接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登记注册”职能,营造社工持证上岗的氛围,提高社工行业的职业规范;推出“H 市督导认证条例”、“督导管理办法”、“机构通讯员考评制度”等规范社会工作行业治理;“社协”开展“优秀社工”和“优秀社会工作案例”评选活动进一步宣传社工精神,激励社工同行工作积极性,激发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热情,弘扬社会工作价值观,促进人才发展。

2019年3月19日,社工宣传周“追梦新征程 社工在行动”为营造社会工作行业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其不仅传递了社工精神,还提升了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无疑,这是一场成功的社工宣传活动。本次宣传周的流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本市95 条街道竖起属于社会工作者的宣传路牌,社会工作者瞬间变成网红,被群众朋友圈广泛流传,全城为社工呐喊“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可见此宣传已初步渗入了群众生活里。第二部分是联合H 市传媒,在市区LED 屏和电视台投放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时的剪影,让匆忙路人不时驻足观望,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是“明星”。第三部分是结合“社协”的公众号运营,各社工机构分发宣传折页给群众,并结合优秀督导和优秀社工开展宣传。该种形式的社工宣传周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不仅宣传了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更是给予广大社会工作者们动力,体验作为社工行业一员的荣幸,共同庆贺国际社工日,共建社会工作行业文化。

3.特色化:积极开拓特色项目参与社会治理

“社协”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开发设计相关项目,其中以党建引领社工发展、社综督导项目和运营H 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为特色。

(1)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发展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社会组织具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的优势(王劲颖,2018:45-49)。从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来说,在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应坚持走群众路线,结合群众及社会需求,遵循社会治理规律,以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发展。

2014年7月,中共H 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党总支经H 市社会组织党委批复成立。截止至2017年12月,全市社工机构有党员73 名,成立基层党支部15 个,10 家社工机构已成立联合党支部。协会党总支被评为H 市文明单位党建示范点,成为了社会工作行业党组织学习、交流、服务合作的平台,给予了社工机构的党建工作极大鼓舞。以党建引领社工发展,完善党组织。“社协”积极发挥党总支的作用,凝聚党员社工队伍,积极开创党员社工服务项目,发挥项目拓展功能。打造“市级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发挥宣传、服务效应。其中,“党员社工进社区”项目荣获H 市2016年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2018年8月,“社协”承办H 市第二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党建引领社建、创新改变生活”。本次大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社会力量在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作用,鼓励各社工机构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提出有效且创新的慈善公益项目,共同促进社会创新,助力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大赛的成功举办成为了“社协”的一份宣传折页,同时也为“社协”下一次大型比赛项目的举办奠定了基础和积累经验。

(2)“社协”督导项目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手法之一。通过在社区建立“社协”,承接政府委托的服务任务,扎根一线,发现社区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回应社区居民的需求,针对问题提供社会服务,发挥服务型治理的作用。

H 市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H 市有134 家“社协”的运营工作有序开展。但由于H 市的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导致社工机构承接能力稍弱。为了促进服务型治理,使社工机构有能力承接政府委托的服务任务,“社协”逐步开展“社工+志愿者”微公益项目,通过小型项目逐步提升机构承接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H 市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严重不足,很多“社协”团队由一名专业社工加其他非专业人员构成,而且学历普遍不高,甚至整个“社协”没有一个专业社工,可见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不足。为提高“社协”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性,“社协”于2016年开展“社协”的督导项目,实现督导带领“社协”发展模式。期间,“社协”向全市招募督导,组建督导小组,确保每个“社协”至少有一个督导。督导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前期“社协”驻村的调研,了解该社区概况和群众需求,针对性开展服务,对“社协”的一线社工进行个人督导和团体督导,指导其撰写策划书和开展服务等。“社协”的督导研究中心在其中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定期下点走访或电联各社综,了解督导是否督导到位和社区发展情况,并将“社协”的等级评比列入“社协”对督导们“督导评定”的考察。督导因而更大力支持社综,极大提升“社协”为民服务的专业性。

“社协”督导项目有利于“社协”向社工机构和社综传递政府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方向,监督政府购买项目的实施情况,向上反映政策的适用性。与此同时,督导研究中心的人员通过走访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发现主要问题,研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引导必要的社会资源投向社会工作领域。

(3)“社协”运营H 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为创新社会治理和激活社会组织活力,截止目前,H 市“社协”已经开展六批社会组织入驻基地签约仪式。“社协”经过实地考察、评审等环节,第六批中,审定11 家社会组织成为基地入驻成长类机构,2 家成为基地场外合作机构。譬如H 市新月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H 市德容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H 市医协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有利于实现有效社会治理。H 市民政局经过政府购买服务流程确定H 市“社协”运营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经过实践,“社协”顺利招募、孵化和运营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社协”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功能,以开放的理念、专业的服务手法,在充分了解各社会组织情况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社协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社会组织共同成长,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社协”运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利用其专业性,有利于培育专业的社会组织,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督管理,促进其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实现有效社会治理。

“社协”运营H 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积极规划了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的路径。包括两个阶段:启动阶段和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政策鼓励、资源配备、服务完善、组织发展、舆论支持(见表3)。

表3:“社协”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路径规划

(续)

由上表可知,“社协”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路径规划尤其需要重视启动阶段的不足之处,惟其如此,其在发展阶段才能有效实现创新发展。

(四)“社协”参与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1.协会内部建设不完善,服务意识薄弱

“社协”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各部门的工作分工不甚明确。笔者通过实地观察发现“社协”的专职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人员常处于加班状态,“社协”通常通过招聘实习生来弥补人手的不足。“社协”的专职人员共有8 名,其中5 名学历在本科或本科以上,6 名持有社会工作资格证,但仅3 名工作人员具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这对于一个行业协会而言,此人员配备是远远不够的。再者,“社协”的服务“行政化”颇严重,与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存在“上司”与“下属”的关系。“社协”不仅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登记的地方,还应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的家。“社协”应及时处理社工机构所提交的项目,正如父母及时解答孩子所提出的困惑,协助其成长,创设“社工之家”。

2.“社协”的自主性欠佳

自主性问题以协会的资金来源进行分析,主要依据是“社协”社会资金和政府资金在社会组织整个运转资金中的占比情况。依据H 市“社协”章程,发现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其他合法收入等。从H 市2014-2016年报的业务报表可知(见表4),H 市“社协”的大多数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市民政局,其发展严重依赖于市民政局。

依据上表可知,H 市“社协”3年的收入合计为5964177.49 元,其中政府补助收入为2330560.00元,占总收入的39%,可见占比较大。2014年和2015年“社协”得到的政府补助收入比“社协”提供服务所得收入多。此外,从“社协”每年的重要活动和事件(诸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班、社工宣传周等)可知,其提供的服务活动基本上是市民政局委托举办的。因此,“社协”很大程度上呈现着依附性发展的处境。

资料来源:2014-2016年的《H 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年报》

3.社会工作行业的社会认同度低

社会工作行业的认同度低问题可从三方面讨论:一是社会工作“新”。“社协”作为行业组织有义务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社会工作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属于“舶来品”。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工作这一行业的存在。但该行业面临的局势是:群众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什么,提供什么服务,社会工作者是不是政府的“下属”,让群众自然地疏离和不认同。二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不平等。“社协”应以合作者的姿态与政府合作,让政府意识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一种合作治理的模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转移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协调,社会工作者常被当做政府的“下属”,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高,不利于有效地进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三是社会工作宣传力度不足。通过查看“社协”的公众号的阅读量获悉,该公众号的读者并不多,网站的探访量不足,可见社工宣传不到位。电访社区的居民,有3 成不清楚社工是什么,甚至以为是义工。

五、加强“社协”在新时代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对策探讨

(一)明确角色定位,强化服务功能

“社协”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整合”功能:一是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社协”是政府、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传声筒”,向下传递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向上传递群众的心声,让社会福利普及更多的人,满足人民的需求,让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二是成为行业交流的平台。“社协”应是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的“社工之家”,为“家人们”链接和整合资源,开展相关培训服务和活动,凝聚行业力量,让每一个“回家”的社会工作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三是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器。“社协”在评估、教育和培训方面具有专业性、组织性和行业性,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为社会工作行业服务,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推动创新社会治理建设。

(二)加强“社协”的自主性建设,完善行业自治管理

发挥“社协”参与社会治理的“适应”功能。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实施与深度推进,“社协”积极参与项目运作和公益项目的承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创收。其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和推进社会工作行业自治:一是提升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社协”的培训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H 市社工行业讲师队伍,培养社工骨干力量,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开展督导人才培训。二是提升内部建设能力。提高“社协”全职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能力。财务模块实现公开透明,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人才激励机制,才能稳步发展。三是提高对外服务能力。一方面,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协同政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服务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提供行业交流、教育的平台和资源。重视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管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社工机构互相合作,建立伦理处理、行业投诉机制。

(三)发挥职能角色的影响力,加强社工宣传力度

凝聚共识,发挥“目标实现”功能及行业组织的枢纽作用。一是发挥政策倡导、建议功能。“社协”的督导研究中心一方面应发挥其“社协研究院”的作用,积极与各高校通力合作,加强社会工作行业交流;另一方面,掌握本市的社会工作发展基本情况,比如前往社综和社工机构进行走访调研,监督政策是否落实和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进行社会政策倡导和研究。二是“社协”应重视社工整体的对外宣传工作,加强不同地域、部门与行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运用H 市社会工作网站、公众号、期刊杂志等途径宣传社会工作,尤其是加强正面典型案例的宣传,如社会组织救援队参与抢险救灾等;积极发动各类志愿者,开展以社会组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工作者在本市的知名度和认同感,走进基层人民的心里。三是借助政府推广购买服务的利好环境,通过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出色完成社会服务任务,让政府机构认同、让社会各界认可。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督导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青春社工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