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2019-10-23陈国华
陈国华
临床中,腹股沟疝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此病包括两种即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导致此病的常见原因为腹压变高、腹壁肌肉松懈。此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1]。该病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复发率高,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治疗,临床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2]。随着医学的进步和腹腔镜技术的推广,TAPP术式的治疗效果也逐渐倍受重视,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具有后入路、直视下操作、可观察性强等优势,尤其在难复性疝、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治疗中效果更为突出。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意义重大[3-4]。本次研究为探究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以7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另36例采取TAPP治疗,预期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均为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9±5.2)岁。斜疝31例,直疝5例。单侧34例,双侧2例;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2±4.9)岁。斜疝32例,直疝4例。单侧33例,双侧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选择标准:年龄范围在60~75岁之间;符合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诊断标准;原发性或复发性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疝;已告知患者实验目的和过程,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会批准。病例排除标准:排除需要急症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排除存在下腹部大手术史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排除凝血障碍、腹腔感染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硬外麻醉,将腹股沟前壁、皮肤、皮下切开,暴露疝囊,疝囊游离后将精索提起,切断疝囊口,在近端高位处结扎,远端旷置,按照缺口大小修剪补片,放置补片于精索后方,将联合腱、趾骨结节、腹股沟韧带与补片缝合,后将腹部切口逐层缝合。
观察组实施TAPP,患者全麻,在脐周下缘取10 mm切口,在腹直肌外缘的两侧插入5 mm与10 mm套管。从腹腔内将疝囊提起,顺着腹壁缺损处疝环边缘游离四周,分离腹膜前间隙,找出腹股沟韧带、腹横肌弓状元、腹壁下血管、联合腱、精索、趾骨梳韧带等结构。卷好聚丙烯网状补片,送入腹腔,在腹壁缺损处周围覆盖,覆盖范围最少2 cm,固定补片,固定联合腱等有关组织。缝合后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效果(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尿潴留、神经感觉异常、术后血肿)。
(2)采取视觉模拟法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5]评价患者术后疼痛,即取白纸一张,画一条长10 cm线段,标注0~10,每个数字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度疼痛,4~7表示中度疼痛,8~10表示剧痛。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线段上标注。
(3)术前、术后检验患者的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行χ2检验,炎性因子各指标及手术效果均用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CRP、WBC、ESR术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各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腹外疝又称“疝气”,指腹腔内器官突出腹股沟区体表而形成的疝[6-7]。手术治疗中,传统疝修补术是修补组织,即缝合肌腱、肌肉,将腹壁强度提高,但是,手术虽然效果较好,且禁止人工补片而造成的免疫排斥反应,但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重,同时在早期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术后恢复时间长[8-9]。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依靠人工补片来提升腹股沟管后壁,且此方式术后复发率低,对于周围组织无拉扯力,所以,临床效果显著,同时人工补片免疫排斥反应随着组织材料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降低,但是,此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10]。现阶段,显微镜技术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备受医疗学者以及患者的欢迎,同时手术创伤小,开拓了手术视野,且视线更加清晰[11]。
根据梁瑞琳[12]报道,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TAPP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65.7±13.4) min vs(43.8±14.2)min,术后活动时间较早(5.7±2.9)h vs(12.8±3.8)h,术后疼痛评分较低(2.4±0.7)分vs(4.7±0.9)分,住院时间短(3.2±1.3)d vs(7.4±1.6)d。本次研究结果较对照组比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说明较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CRP、WBC、ESR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手术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感染的几率更低。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组别 n 平均术(后d住)院时间 术后疼(痛d持)续时间 术后(下h床)时间 手(术m时in)间 术后(V分A S)评分 术后(排h气)时间观察组 36 3.1±1.3 2.1±1.2 5.3±2.6 75.1±11.3 2.3±0.6 24.5±3.8对照组 36 7.3±1.7 5.2±0.8 11.3±3.2 46.3±12.1 4.8±0.8 27.6±4.2 t 值 - 3.51 4.02 5.61 5.24 5.67 5.38 P 值 - 0.04 0.03 0.04 0.01 0.02 0.01
表 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n 时间 CRP(mg/L) WBC(×109/L) ESR(mm/h)观察组 36 术前 3.6±0.9 16.7±7.6 93.8±36.9对照组 36 术前 3.5±0.9 17.2±7.9 94.2±37.5 t 值 - - 0.64 0.54 0.47 P 值 - - 0.06 0.07 0.08观察组 36 术后 10.3±2.8 9.5±2.1 31.2±9.5对照组 36 术后 13.9±2.8 14.3±7.1 42.6±11.8 t 值 - - 6.51 5.84 5.32 P 值 - - 0.04 0.03 0.02
综上所述,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并发症小,值得在以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