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的疗效观察
2019-10-23王春球李玉勤孟献国陈应超
王春球,李玉勤,孟献国,陈应超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泌尿外科,东莞 523290
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尿路结石,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血尿及尿频尿急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疼痛加重,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剧烈程度,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及休克症状,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为主,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结石直径大于1 cm,碎石后结石排出率低,对结石周围长有息肉时更是无法排出。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大,对肾功能有损害,手术风险大,不利于病情迅速稳定[1-2]。针对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提出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效果好、操作简单,降低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医疗费用,促进病情快速恢复[3]。对此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2005年1月—2019年4月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其中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8.69±2.45)岁,结石直径0.9~1.8 cm,平均直径(1.02±0.74) cm。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6~68岁,平均(49.02±2.53)岁,结石直径0.8~1.6 cm,平均(1.09±0.69) cm。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4]:(1)均符合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诊断标准;(2)资料齐全,意识正常,能够配合研究者;(3)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者沟通障碍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选择体外震波碎石机,将其电压调整为7~9 kV,冲击次数控制2 000~2 500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后1~2 d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选择输尿管硬镜,观察患者膀胱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病变,确定患侧输尿管口,减慢水流,置入导管,旋转并倾斜输尿管镜体,观察其腔内状况,选择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
对照组采取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给予全身麻醉,放入导尿管,协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同时抬高腰桥,在患者第12肋尖下方斜前开一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采用钝性分离法分离,直至腹膜后间隙,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并在患者腰大肌前确定输尿管上段及结石,游离上段输尿管,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抬起输尿管,选择尖刀打开输尿管,取出结石,放入双J管,最后选择可吸收线间断性缝合输尿管切口,放入引流管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观察结石清除成功率,随访两周观察出血、感染及肾周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SF-36(生活质量)评分调查,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SF-36评分:主要对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低[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2.2 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
研究组结石清除成功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tone removal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2.4 比较两组SF-36评分变化
治疗前两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指结石发生于患者输尿管上段,临床表现以腰腹部疼痛、血尿、恶心呕吐为主,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肾周围炎、尿源性脓毒血症等现象,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临床通常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其痛苦,但临床上手术方式较多,不同手术方式对技术要求,患者创伤,手术风险,住院费用可能产生不同效果,因此选择有效治疗方式成为难题[6-7]。
临床既往多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虽然取得过一定应用效果,但前者碎石率较低,后者创伤较大,均不利于病情快速恢复。对于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提出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效果好、操作简单,可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结石清除成功率,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同时减轻患者家庭负担[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更高,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避免并发症产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生活质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属于非侵入性操作,通过对患者腹部软组织进行聚焦,达到分解结石目的,促进尿液顺利排泄,同时避免周边组织受损,但针对结石直径超过9 mm,且结石周边存在粘连或者包裹,可能增加结石排出难度,单一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率降低。若在此基础上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可有效弥补其不足,输尿管镜可在直视下用异物钳将包埋于息肉中的颗粒分离出来,彻底清除结石,并降低手术风险,即使患者结石直径超过9 mm,其手术成功率也明显升高。因此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效果显著,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有效清除结石,促进病情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
表4 两组SF-36评分变化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具有重要作用,减少并发症产生,安全性高,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家庭负担,提升结石清除成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