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风险的管理效果分析
2019-10-22丛朵
丛 朵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疾病科,辽宁 大连 11600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极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现象,导致治疗周期延长,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情绪,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极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所以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键[1]。为此,本次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护理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8例、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47.5±3.2)岁;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9例、20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0±3.3)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日常用药及饮食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研究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首先要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主管护师1名、专科护士2名、责任护士3名,由主管护师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和疾病监护能力,并通过考核方式强化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监督和指导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正确用药方法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不良情绪管理: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针对患者疾病程度给予氧疗、气管插管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及合理作息方案,增强患者身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2]。
1.3 观察标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坠床、跌倒、管道脱落及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将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遵医用药、合理调控饮食及作息等治疗依从性以(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三个标准进行记录对比,治疗依从性判定标准=(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数据资料计量以()和(n、%)表示,采用t及χ2检验,P<0.05则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18.4%,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详情(n)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通过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8%,组间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详情(n)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发作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低氧血症等。由于该病易反复发作,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同时因大部分患者的安全意识淡薄,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因此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极易发生坠床、跌倒、管道脱落及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最终导致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3]。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4]。护理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和疾病监护能力,降低患者坠床、跌倒、管道脱落及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正确了解哮喘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5]。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护理风险管理与临床常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