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作用探讨

2019-10-22孙晓妲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
关键词:压积凝血酶原肝功能

孙晓妲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且目前临床上较为多见。病情处于早期的患者,因其仍有较强的肝脏代谢功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处于后期的患者会逐渐出现肝功能减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受损,从而加大了肝硬化患者出血的风险,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因此及时诊断、治疗肝硬化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检验从而预测患者的出血情况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疗的5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58例肝硬化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6.5-79岁,平均年龄(58.21±9.35)岁。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58例健康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9.73±8.82)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同意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2周内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药物。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②具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或重大器官病变者。

1.2 一般方法:在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时对其进行静脉采血,使用2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充分摇匀,以检测血常规;血凝试管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2~3 mL,加0.2 mL枸橼酸钠溶液混合,摇晃均匀,以3000 r/min离心处理,保证血浆的充分分离。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采用全自动血凝检测仪及相应的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密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均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相应的配套试剂进行检测。采血后2 h内完成所有的标本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1.3 评价标准:分析两组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结果,其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确认无误后输入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相关参数)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肝脏是体内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其在抗凝血与维护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受到损害,造成肝细胞受到破损与坏死,使其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进而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最终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凝血酶原时间能有效的反应机体的肝功能受损情况,其与患者的肝功能程度呈现正相关,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越长,表明患者的肝脏功能越差。本研究中研究组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相比于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明显变长(P<0.05),这表明凝血酶原时间与肝硬化的疾病发展与出血有着重要关系。

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需要进行早期的确诊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肝硬化患者,患病后其体内细胞长时间受到各种因素反复破坏,进而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受损,影响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肝硬化患者因为其肝脏组织与肝细胞受到损害甚至出现坏死,因此会对机体的凝血因子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其出现下降反应,并且延长凝血酶原时间,肝硬化患者的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造成凝血因子的合成受到阻碍,对组织凝血活酶与被激活纤溶因子的清除作用产生抑制效果,阻碍肝素酶合成,影响肝素灭活能力,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所以,与健康者对比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会变得更长。

血小板主要由机体血液系统内的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密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压积等四项参数与血小板有着重要联系,它们可以直接反映出血小板的功能情况,如果上述指标发生异常,则表示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现障碍[4]。肝硬化影响血小板功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肝硬化会引起脾功能亢进,产生免疫复合物,进而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寿命明显降低,使血小板数目显著减少[5]。血小板数目的减少会使骨髓巨核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引起一系列的血小板反应,使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进而发生“应激性大血小板”[6]。②肝炎病毒会抑制骨髓巨核细胞系统的作用,使其增生不良,进而是血小板计数减少[7]。③肝硬化会诱导血小板出现释放反应,引起血小板衰竭,进而导致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本研究显示研究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用于诊断肝硬化效果显著,并且可有效的反应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及肝脏出血情况,对于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患者愈后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表1 2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比较()

表1 2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比较()

猜你喜欢

压积凝血酶原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红细胞压积对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新生儿母子AB0血型不合溶血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血换血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