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瘤型麻风一例

2019-10-22范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抗酸麻风皮肤科

范亚华

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浙江桐乡,314500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云南文山州人。因全身红斑、结节2月余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和四肢出现丘疹、结节,无瘙痒和疼痛,无畏寒发热、胸闷腹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曾在我院门诊拟“血管炎”治疗,应用甲泼尼龙片、非索非那定片,外用复方克霉唑乳膏(二丙酸倍他米松、克霉唑和硫酸庆大霉素复方制剂)治疗,一度好转,但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皮疹反复。近一周来红斑、结节增多,皮疹有触痛,双踝关节处肿胀疼痛,门诊拟“血管炎?麻风?”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父亲体健,母亲因心脏病已故,二兄二姐均体健。

瘤型麻风一例

图11a、1b:治疗前面部和上肢见红斑、肿胀、结节;1c、1d: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消退图22a: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部分呈泡沫样(HE,×100);2b:抗酸染色阳性(×200)

体格检查:T 36.5℃,P 76次/分,R 19次/分,BP 120/76 mmHg。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的红斑、结节、丘疹,部分皮损融合,略隆起(图1a、1b),局部皮温升高,有触痛,无破溃、糜烂、渗出,无水疱、脓疱,双踝关节轻度肿胀伴压痛;周围神经未触及粗大或触痛,无感觉丧失和眼部受累。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86×109/L、中性粒细胞90.3%,超敏C-反应蛋白45.7 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213.59 mg/L。组织病理示:表皮与真皮之间存在境界带,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部分呈泡沫样(图2a),抗酸染色阳性(图2b)。皮肤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示:细菌密度指数(BI)4.0,右眶上5+,右耳垂3+,下颌4+。

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瘤型麻风。治疗:采用成人多菌型方案进行抗麻风治疗。经2个月治疗后,红斑和结节明显消退,颜色变暗(图1c、1d)。目前患者仍在定期随访治疗中。

讨论麻风是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损害可导致畸残。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不同,麻风的临床表现呈现病谱性,一端为瘤型,一端为结核样型,中间为界限类麻风。瘤型麻风发生于T细胞免疫受损的患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黏膜对称分布的多发性红褐色浸润性结节,好发于面部和耳垂,患者常有睫毛和眉毛脱落。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组织液涂片检查,本患者瘤型麻风(多菌型)诊断明确。桐乡市曾经是浙江省麻风病例最多的地区,经过60余年的防控努力,目前已处于低流行状态,新发病例主要依赖皮肤科就诊发现。由于发病率较低,临床医生对其不熟悉,加之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导致延误诊断,增加疾病传播或患者畸残的风险。因此,皮肤科医生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悉各型麻风的典型表现,并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警惕,对于有显著红斑、结节、肿胀而自觉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尽量减少漏诊。另外,本例患者是从外来人口中发现的麻风病例,还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

猜你喜欢

抗酸麻风皮肤科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与Ziehl-Neelsen法在抗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麻风病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何时服用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