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盖骨肿物34例诊治分析

2019-10-22吕健权瑜王举波高李贵巩守平

疑难病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膜颅骨

吕健,权瑜,王举波,高李贵,巩守平

颅盖骨肿物并不少见,种类较多[1],其中以肿瘤居多,包括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时不易鉴别,但鲜有深入研究,文献以个案报道居多。本文回顾性分析34例颅盖骨肿物病例,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以期提高对颅盖骨肿物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34例颅盖骨肿物病例,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1~76(39.15±2.07)岁;病程10 d~25年,平均(41.58±7.6)月。

1.2 临床表现 均因“发现头部肿物”就诊,其中肿物缓慢(病程≥1年)进行性增大者9例(包括术后复发者1例);短期(病程<6个月)内出现并进行性增大者16例;发现多年、大小稳定但因外伤或无诱因在短期内明显增大者4例;发现多年、大小稳定者4例;短期内偶然发现、大小稳定者1例;伴头痛或局部疼痛者13例,伴肢体麻木、发热、周围性面瘫、表面皮肤破溃、贫血各1例。触诊19例质地硬,5例质地较软,10例质地中等。身体其他部位肿瘤手术史2例(肾细胞癌、直肠癌各1例)。

1.3 实验室检查 3例接受骨髓穿刺检查,1例骨髓象表现为“增生性骨髓、巨核细胞易见、粒红可见病态造血现象、网状细胞易见”,1例表现为“中央骨髓中度抑制,外周骨髓轻度扩张”,1例诊断为“组织细胞增生症”。

1.4 影像学检查 均行颅脑CT检查,表现为颅骨局部隆起或破坏,其中22例伴局部骨质破坏并接受MR检查(平扫+增强)。多发2例,单发32例。最大径1.5~6 cm,中位数3 cm。病变部位:左额骨4例,右额骨6例,双侧额骨多发1例;左顶骨7例,右顶骨5例,双侧顶骨多发1例,顶部中线2例;左颞骨3例,右颞骨2例(1例累及颅中窝底);枕骨3例。5例做全身ECT,其中1例发现双侧锁骨异常放射性浓集,1例发现左侧顶骨、左侧第10肋椎关节、第1腰椎椎体、右侧第5、第6前肋异常放射性浓集,1例发现颅骨、右肩关节、右肘关节异常放射性浓集,2例无异常。

1.5 最后诊断 1例经抗生素治愈而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病灶,1例经影像学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因肾细胞癌病史及ECT发现多处骨转移而诊断为颅骨转移瘤,其余31例均经组织学确诊,包括骨瘤12例(图1),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5例(图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图2),脑膜瘤2例(间变性、内皮型各1例)(图3),海绵状血管瘤(图3)、Rosai-Dorfman病(R-D病)(图4)、转移瘤(支气管黏膜小细胞癌)(图1)、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图1)、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图1)和骨样骨瘤各1例。11例初步诊断与最后诊断不符,占32.35%(11/34)。

1.6 治疗与预后 首选手术治疗。疑似感染性疾病者先行抗生素治疗。恶性肿瘤或系统性疾病采取综合治疗。病变若仅累及外板,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外板和板障,保留内板;累及全层者切除全部受累颅骨,一期完成颅骨修补术。

1例多发性骨髓瘤和1例肺癌颅骨转移接受化疗,1例肾细胞癌颅骨转移和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弃治疗,1例感染性病灶经抗生素治愈(图3),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选择临床随访,其余28例均手术切除,其中局麻3例,全麻25例;次全切除2例(2/28,7.14%),全切除26例(26/28,92.86%)。6例术中见硬脑膜被侵袭,切除受侵袭的硬脑膜并用人工硬脑膜修补。一期颅骨修补术16例。2例遗留颅骨缺损未修补。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2例和切口延期愈合1例。

NHL和肺癌颅骨转移患者均随访6个月,未见病变进展或复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肾细胞癌颅骨转移患者失访;其余3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病变进展或复发。

2 典型病例

例1.女,30岁,以“发现左顶部进行性增大伴疼痛的肿物2月余”为主诉入院。查体可见左顶部软组织肿物,质硬,无搏动,压痛(+),不随头皮移动,表面皮肤色泽正常。X线显示左顶骨内、外板类圆形溶骨性破坏。CT见左顶部软组织肿物伴局部骨质缺如、骨边缘不平整。MR显示左顶部团块呈T1等信号、T2混杂稍高信号,与周围骨质界限不清,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组织受压。胸部X线见右侧第5、第6肋骨局部膨大破坏。全身ECT见左侧顶骨、左侧第10肋椎关节、第1腰椎椎体、右侧第5~6前肋异常放射性浓集。初步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骨髓细胞检查报告“组织细胞增生症”。全麻下开颅,见直径4 cm的暗黄色鱼肉样肿物穿破颅骨全层,质脆,易出血,帽状腱膜和硬脑膜均被侵袭,硬脑膜呈紫红色,渗血多,肿物突破硬脑膜与脑表面粘连,脑表面被侵袭,彻底切除肿物及受侵袭的硬脑膜、颅骨。硬脑膜缺损和颅骨缺损分别用自体骨膜和钛网修补。组织学诊断为LCH,Ki-67指数为20%,P53散在(+)。术后转血液内科给予激素和化疗。随访第18个月,ECT显示左侧髂骨近骶髂关节区又出现一处新的异常放射性浓集,其余病灶稳定。

例2.女,48岁,以“头皮肿物切除术后10月,复发1月余”为主诉入院。10个月前,偶然发现右顶部头皮肿物,在当地医院切除但未做病理检查。1个月前,发现肿物复发。查体可见右顶部中线旁粉红色肿物,无压痛及破溃。颅骨切线位X线见右顶骨缺损。MR见右顶部中线旁1个不规则形结节状颅内外沟通性肿物,均匀明显强化,伴脑膜尾征和脑水肿。MRV见上矢状窦受累,但未见充盈缺损。初步诊断为“脑膜瘤”。术中见右顶骨中线旁有2处骨缺损,肿物呈灰红色,质韧,血供丰富,穿破颅骨和硬脑膜,与上矢状窦粘连紧密,脑表面受压并被侵袭。彻底切除肿物及受累的硬脑膜和颅骨。硬脑膜缺损和颅骨缺损分别用自体骨膜和钛网修补。组织学诊断为“R-D病”。骨髓细胞检查显示增生性骨髓、巨核细胞易见、粒红可见病态造血现象、网状细胞易见。术后口服泼尼松1个月。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

注:A、B.骨瘤,CT及其骨窗位可见起源于颅骨外板的广基规则高密度影;C、D.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CT和MR均可见颅顶中线头皮下肿物伴局部骨质破坏,上矢状窦受累;E、F.肺癌颅骨转移,CT可见双侧顶骨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MR可见顶部中线软组织肿物;G、H.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可见骨破坏及软组织影,MR增强可见病变内有坏死

图1 骨瘤、转移瘤、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注:A~C.LCH,颅脑CT可见左顶部软组织肿物伴局部骨质缺损,MR显示左顶部团块影,与周围骨质界限不清,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组织受压;D~F.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可见枕骨右侧板障增厚并含囊性低密度影,MR可见枕骨右侧板障内局部膨胀性改变,强化扫描呈大片不规则不强化低信号影,边缘呈轻度线状强化

图2 LCH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

注:A~C.海绵状血管瘤,CT可见左颞部肿物伴左侧额骨、颞骨及眶外侧壁膨胀性骨质破坏,MR可见不均匀强化且周边可见低信号环;D~F.间变性脑膜瘤,CT可见右额骨质破坏,MR可见右额颅骨和头皮下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增厚;G~I.感染性病灶,CT可见右侧颞鳞破坏,MR可见右侧颅中凹结节状肿物,界限清晰,近环形显著强化

图3 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和感染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

注:A-B.MR可见右顶部中线旁一不规则形结节状颅内外沟通性肿物,均匀明显强化;C.MRV可见上矢状窦受累

图4 Rosai-Dorfman病的影像学表现

3 讨 论

颅盖骨肿物种类较多,本组34例中就有13种诊断,良性(包括1例感染性疾病)占79.41%(27/34),恶性占20.59%(7/34)。颅盖骨肿物中,以肿瘤居多,包括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前者起源于颅骨自身,后者包括转移瘤和起源于邻近组织继而侵及颅骨的肿瘤[2-6]。本组资料中,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骨肿瘤,占35.29%;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颅骨肿瘤,占5.88%。

嗜酸性肉芽肿是LCH的一种表现,后者曾长期被定义为一种全身性非肿瘤性疾病[7],但2013年WHO将LCH定义为中间型(局部侵袭性)骨肿瘤。病因不明,扁骨和长骨常受累,病程较短。颅骨是单发LCH的最常见部位[8],很少侵袭脑组织,影像学上常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缘清晰,无硬化带或骨膜反应,可见纽扣样死骨、地图样改变、“双边征”;多有软组织肿块,可明显强化,但强化不如脑膜瘤;可伴局部疼痛、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低热、乏力。尽管文献中有些病例有自限性,但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甚至需联合化疗和/或放疗。有些病例呈难治性,需长期治疗和严密随访,有学者建议应随访10年以上。多个器官受累是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组5例中,4例单发,预后良好;1例(典型病例1)呈多灶性且侵袭脑组织,“手术+激素+化疗”后仍在第18个月的ECT上发现新病灶。可见,LCH患者的全身ECT、骨髓检查、综合治疗和长期随访必须重视。

R-D病,又名“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extranodal 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特发性非肿瘤性疾病[9]。1969年首次报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体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常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只有43%的患者有淋巴结外器官受累。迄今文献报道中只有100多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10],多见于矢状窦旁或颅底,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边界清,伴不规则孔状骨质破坏,可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不易与侵袭硬膜或颅骨的其他肿瘤(如脑膜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等)鉴别,需组织病理学诊断。有报道认为大多数R-D病有自限性,但其自然史尚不清楚。手术治疗仍是合理的选择,术后可联合放疗或激素治疗。本组1例(典型病例2)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无淋巴结肿大,罕见,手术切除病灶并辅以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NHL患者骨骼受累并不少见,但首发于颅骨者少见,约占0.2%[11]。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表现,难以与其他伴有颅骨或硬膜损害的实体性病变(如脑膜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等)鉴别,必须取得组织学诊断。由于病例少,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手术联合放疗、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骨内海绵状血管瘤(PICH)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脊柱,但罕见于颅骨,于1845年首次报道,1845年—2015年文献仅报道93例颅骨PICH[12],多见于颅盖,尤其额骨,起源于板障内的血管,其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因含铁血黄素沉积,在MR的T2加权像上病变周围常有低信号环,可作为PICH的一个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颅骨转移在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中其发生率仅2.3%,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多见于颅盖,常多发,表现为穿凿样、鼠咬样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无硬化带,邻近有软组织肿块。本组有2例,原发灶或其他器官转移灶的存在有助于确诊。MR在颅骨和脑转移瘤的筛查上有优势,ECT有助于查找原发灶和全身转移灶。

颅盖骨肿物因其多样性,且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常接近,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有时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一些少见的或表现不典型的病变会被误诊。本组34例中有11例初步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不符,占32.35%,可见,颅盖骨肿物鉴别诊断的复杂性可能被低估。

合理应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有助于颅盖骨肿物的鉴别诊断。良性肿瘤多边界清楚、有硬化带、与正常骨质之间的过渡区窄;恶性肿瘤则界限不清、有侵袭性骨膜反应、无硬化带、过渡区宽泛[2-3]。与X线相比,CT可显示骨质的细微改变及钙化,亦可发现部分软组织病灶。MR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颅骨受侵袭或破坏程度,对软组织和脑膜受累程度的显示优于CT,还可早期发现局限在板障内的病灶,多种序列有助于评估病变性质。

颅盖骨肿物中,有些具有特征性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如海绵状血管瘤、LCH、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较易诊断,但有些因缺乏特征性的临床或影像学征象而不易鉴别[2-6],如脑膜瘤与NHL或R-D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脑膜瘤或转移瘤,需组织病理学检查方能确诊,因此,对于这些鉴别诊断困难的颅骨肿物,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总之,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和临床表现,绝大多数颅盖骨肿物可以正确地鉴别,对于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难以鉴别或已有骨质破坏者,应及时手术,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膜颅骨
外伤撞头莫轻视硬脑膜下或血肿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脑膜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伴听神经侵犯的肺腺癌脑膜转移的T1-SPACE或T1-CUBE MRI强化特点分析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关于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认识
查出脑瘤怎么办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